刍论技术人工物基本逻辑架构重建之十七:技术人工物基本假设
摘要
本文在研究了技术人工物涉及的各种各样的假设(不包括假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所有技术人工物的两个新假设。新假设与现有假设构成一个假设集合。对假设集合做了层次划分。指出,新提出的假设属于第一级即基础级假设和第二级假设。现有的假设属于第三级假设。第二级假设依据第一级假设提出,第三级假设是在第一级假设和第三级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的。
第一级假设即基础假设是:假设:人们可以赋予变化的或多样性的物体特性以某种规律或某种确定性。
第二级假设分为两个,其一是几何二重性假设。其二是物质特性二重性假设。
几何二重性表达如下:技术人工物中的几何元素同时具有抽象几何和实用几何两个方面的特性。即几何元素具有二重性。
物性二重性表达如下:当我们假设物体具有某种特性时,我们还可以假设物体具有相反的特性。即物体具有物性二重性。
第三级假设是现有的各种各样的假设,例如刚体假设,质点假设连续性假设等等,等等。
正文
一、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技术人工物涉及的各种各样的假设(不包括假说)。
1.2研究方法
本文应用的主要方法是归纳法等。
1.3研究目的
提出适用于所有技术人工物的新假设。构建一个技术人工物假设集合。
二、研究现状
2.1假设的重要性
从科学研究的起源到现代科技的发展,假设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理论体系往往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上。假设为理论提供了基础,使得科学家能够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地构建理论框架。例如,牛顿力学建立在三大假设之上:绝对时空观、惯性定律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这些假设使牛顿力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力工具。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实验是验证假设的重要手段。假设为实验设计提供了依据,使实验者能够有针对性地设置实验条件、选择实验材料和仪器。通过实验,科学家可以检验假设的正确性,进而完善和发展理论。
2.2研究现状
在工程技术中,有许多重要的假设,它们构成了设计和实施各种工程解决方案的基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假设:
j1. 线性假设:在许多工程分析中,假设系统或组件的行为是线性的,即它们遵循叠加原理,输出与输入成正比。
j2. 均匀性和各向同性假设:在材料力学和热力学中,常常假设材料是均匀的(性质在宏观尺度上处处相同)和各向同性的(性质在所有方向上相同)。
j3. 小变形假设:在结构分析中,通常假设材料在小变形范围内工作,这样可以使用线性弹性理论来预测结构的行为。
j4. 理想化模型:工程师常常使用简化的模型来代表复杂的系统,例如理想弹簧、理想变压器、理想流体等,这些模型忽略了实际系统中的次要因素。
j6. 绝热过程假设:在热力学中,有时假设过程是绝热的,即没有热量交换。
j7. 等温过程假设:在热力学和化学工程中,有时假设过程发生在恒定的温度下。
J8. 理想气体假设:在气体动力学和热力学中,常常使用理想气体定律来简化计算,忽略了气体分子的体积和分子间作用力。
j10. 伯努利方程假设:在流体力学中,伯努利方程假设流体是不可压缩、没有粘性且流动是稳态的。
j11. 均匀流假设:在流体力学中,有时假设流体在管道或开放通道中的流动是均匀的,即流速在横截面上处处相同。
j14. 环境假设:在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中,通常需要对环境条件做出假设,如温度、湿度、风速等,以确保设计的适用性。
J15弹性假设:假设材料在受力后能够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忽略塑性变形。
j16 均匀分布载荷:假设施加在结构上的载荷是均匀分布的,而不是集中在某些点上。
j17对称性:假设结构是对称的,因此分析可以简化为对称部分的问题。
j16理想组件:假设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感等组件是理想的,没有损耗或偏差。
j21 机械工程:无摩擦:在分析机械系统时,假设系统中没有摩擦力,或者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
j22 刚性体:假设机械部件是刚性的,即不会发生变形。
j23光滑表面:在流体机械中,假设接触表面是光滑的,忽略表面粗糙度对流动的影响。
j24化学工程:完全混合:在反应器设计中,假设反应物在反应器内是完全混合的。
j27 土木工程:均质土壤:在地质工程中,假设土壤是均质的,具有一致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j28线弹性土壤:假设土壤的应力-应变关系是线性的,忽略非线性效应。
j 29 环境工程:稳定环境条件:假设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风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2.3 存在问题
现有的假设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 缺失通用的假设。在现实中,这些假设应用是有条件的。工程假设是针对每一个具体问题,和特定的研究对象,没有适用于所有技术人工物的基本假设。
(2)缺乏构建假设的必要的理论依据。通常,把假设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提出假设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人工物通用假设的产生过程
3.1 从机械原理出生的应用几何点线面假
2024年11月01日上午,浏览发表的博文所展示的逻辑架构,感觉缺少适用于所有技术人工物的假设。把已有的一些假设排查了一遍,感觉不合适。 10点30分去游泳的路上,想到用应用几何的点线面假设作为人工物的假设。游泳时想到不妥。因为,还有用到抽象几何的点线面的情况。机械原理中,两种情况都有应用。人工物领域也是。于是,想到二重性的概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两种点线面都应用。
点线面假设,在前面文章中谈到,是应用于机械原理的。但是那时没有用到二重性一词。因为在机械原理当中,有时候就是抽象几何的点线面,有时候就是应用几何的点线面,两种情况都允许,就是说已经涉及到二重性。后来,在构建物体二重性的过程中,又加入了几何关系的二重性假设。几何二重性假设更丰富,更全面。
3.2 从几何二重性假设到物性二重性假设
然后就想到(还是在这次游泳时),实物的特性也有二重性,例如有刚体假设,有塑性假设。
推广到人工物,于是产生一个实物特性方面的二重性假设的雏形:一个实物的二重性假设。认为人工物的某些特性是具有二重性的。二重性是技术哲学提到的一个概念。在人工物领域,认为物体的性质,具有矛盾的两个方面。有时是这个特性的,有时候是那个特性的。这就是二重性。例如,有时是刚性,有时是弹性,钢性和弹性的是一对矛盾的特性。有时是弹性的,有时又是塑性的。塑形和弹性呢是一对矛盾。这个假设为后边儿的好多假设提供了一个理论支承。还有其它一些矛盾的特性,如有摩擦力,无摩擦力,有间隙与无间隙。还有连续与间断,实际上不连续,理论上看作连续。尽管他们互相矛盾,又是允许的。他们有了二重性假设作为基础,就是理所当然得了。
人工物结构理论,有两个假设。一个是几何方面的二重性假设,再一个实物方面的二重性假设。有这个二重性假设作为基础,这样,你看到一会儿刚性假设一会儿弹性假设,就不会感到突兀了,不再显得矛盾。
二重性假设是关于假设的假设。为后面的相互矛盾的假设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笔者提出的二重性假设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几何二重性假设,另一个是物性二重性假设。物性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特性等。理论上讲,物理特性包括几何特性。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几何具有特别的意义。故本文把几何特性的二重性独立出来。
3.3 基础性假设的产生
2024年1月8日,在修改这篇博文的过程中,又想到一个更基本的假设。人工物特性的可假设性假设。简言之,假设物体的特性是可以假设的。在产生这种想法时,笔者想到皮亚诺公理。皮亚诺公理是一组用于定义自然数的基础公理,由意大利数学家朱塞佩·皮亚诺在19世纪末提出。这些公理为自然数系统提供了一个形式化的基础,使得数学家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复杂的数学结构。
四 、关于技术人工物的三个假设
4.1 第一个假设:基础假设
在技术人工物中,其特性是复杂的,变化的。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可以赋予这些特性某种确定性,某种静态特性或者赋予它某种规律,这种被赋予的一种特性就称为人工物物体的假设,就是说,假设是被允许的。人工物的特性是可以被假设的。这是人工物的一个最基本的假设。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假设,即假设人工物理的特性是可以被假设的。称为人工物特性的可假设性假设。
这个假设——“人工物特性的可假设性假设”是人工物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概念。
该假设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了便利。在现实世界中,技术人工物的复杂性很高,通过赋予其确定性、静态特性或规律性,可以简化问题,便于分析和研究。这种假设在科学方法论上是合理的。这一假设体现了实用主义精神,即在实际操作中,为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可以对复杂现实进行必要的简化和抽象。这在工程实践中尤为常见,有助于快速推进技术进步。通过对人工物特性的假设,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创新设计。在假设的基础上,可以探索更多可能性,从而推动新技术、新理论的诞生。
在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在理论研究和技术设计初期,常常需要对物体的特性进行假设。这些假设可以作为研究的基础,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建立模型和理论框架。在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领域,为了简化问题,常常会构建理想化的模型。在这些模型中,物体的特性(如质量、弹性、电阻等)被假设为具有特定的值或者遵循特定的规律。例如,在理想气体定律中,气体被假设为没有体积、分子间没有作用力等,这些假设在一定条件下是合理的。在工程实践中,为了计算方便,常常会对物体的特性进行近似处理。例如,假设材料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或者假设在某个温度范围内物体的热膨胀系数是恒定的。
人工物特性的可假设性假设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且具有重要价值的科学假设。它在推动技术进步、理论发展和促进跨学科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几何二重性假设和物体特性二重性假设是对人工物特性的可假设性假设的发展和延申。
4.2 几何二重性假设,包括两个假设
4.2.1 抽象几何与应用几何
抽象几何与应用几何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不同。
(一)、抽象几何定义
抽象几何:侧重于理论研究和数学模型的构建。它舍弃了物质的所有其他性质,只保留空间形式和关系作为研究的对象。因此,抽象几何的点、线、面等元素都是没有大小、粗细、厚薄等物理属性的理想化概念。例如,欧几里得几何就是典型的抽象几何,它讨论的是图形(点、线、面、角、圆等)在运动下的不变性质。
抽象几何的研究对象具有精确的数学定义和性质,这使得它能够在理论上达到很高的精确度。抽象几何更侧重于理论推导和证明,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公式来揭示几何规律。
(二)应用几何概念:
应用几何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几何学原理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应用几何侧重于几何学原理的实际应用,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特点包括:应用几何通常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如物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它需要将几何学原理与其他领域的知识相结合。 在应用几何中,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可能需要非常精确的几何计算,也可能需要使用近似方法来简化问题。应用几何,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交叉学科的特点。
在应用几何中,点、线、面有大小,线段通常具有特定的长度,有粗细,面有厚薄,具有面积。面可以是任何形状,如矩形、圆形或多边形,不同的形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这些基本几何元素的特点会根据它们所处的应用领域有所不同。
在应用几何中, 有界面的概念。界面是指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的区域。在物质科学、化学、物理学和材料科学中,界面可以是固-固、固-液、固-气、液-液或液-气等不同相之间的接触面。如水滴在玻璃表面如油水分离时的界面如水面等。
“界面”通常指的是两个不同相或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这个区域具有一定的厚度,这个厚度可能非常小。在半导体物理中,PN结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形成的,它们在交界面处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是界面效应发生的地方。界面效应是指发生在两种不同物质接触界面处的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性质的变化。界面具有一定的厚度。
在PN结的情况下,这个界面通常被称为空间电荷区或耗尽区。
在实际的半导体器件中,空间电荷区的厚度通常在微米(μm)到纳米(nm)的量级。虽然这个区域相对于整个器件来说非常薄,但它对器件的电气特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三)几何元素和几何关系的多样性
在几何学中,除了基本的几何元素点、线、面之外,还包括以下多种元素:
(1). 体(Solid):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三维空间对象,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体有点线面组成,点称为顶点,线是棱线。
(2). 角(Angle):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顶点)和非公共部分组成的几何形状。
(3). 圆(Circle):平面上所有与给定点(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4). 弧(Arc):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部分,是圆周的一部分
(5). 扇形(Sector):由圆的两条半径和它们之间的圆弧围成的区域。
(6). 弦(Chord):圆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不经过圆心。
(7).直径(Diameter):通过圆心并且两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是圆中最长的弦。
(8). 切线(Tangent):与圆恰好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
(9). 法线(Normal):在几何学中,通常指垂直于曲线或曲面的线。
(10). 曲线(Curve):由无数点连成的连续路径,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非直的。
(11). 曲面(Surface):二维的几何对象,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弯曲的,如球面、圆柱面等。
(12). 多边形(Polygon):由直线段围成的闭合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
(13). 多面体(Polyhedron):由平面多边形围成的三维形状,如四面体、立方体等。
(14). 向量(Vector):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几何对象,常用于表示力、速度等物理量。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还有其他的几何元素。
几何关系是描述几何图形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一类术语。除了平行、垂直、相交和重合之外,以下是一些其他的几何关系:
(1). 相切:两个几何图形有一个公共点,并且在该点处只有一个公共切线。
(2). 同心:指的是多个图形有同一个中心点,例如同心圆。
(3). 相似: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但大小可以不同。
(4). 全等:两个图形在形状和大小上完全相同。
(5). 对称:一个图形相对于某条线(对称轴)、点(对称中心)或平面(对称平面)具有镜像关系。
(6). 连贯:通常指两个或多个图形共享一个共同的边界或部分。
(7). 包含:一个图形完全在另一个图形内部。
(8). 内接:一个图形完全位于另一个图形内部,且与另一个图形的边界至少有一个公共点,如内接圆。
(9). 外切:一个图形与另一个图形外部相接触,且在接触点处恰好有一个公共切线。
(10.) 等距:两个图形上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11). 角度关系:包括互补(两角和为90度)、余角(两角和为180度)等。
(12). 比例关系:指图形的边长或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
(13). 共线性:指的是多个点位于同一直线上。
(14). 共圆性:指的是多个点位于同一圆上。
(15). 同位角:当一条直线与两平行线相交时,在同一边形成的一对角。
(16). 内错角:当一条直线与两平行线相交时,位于两平行线之间的一对角。
(17). 对应角:在两个相似或全等图形中,位置相对应的角。
(18). 对顶角:当两条直线相交时,形成的一对非相邻的角。
(19). 邻补角:共享一个边和一个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非公共边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角。
(20). 圆周角:顶点在圆上,且两边分别与圆相交的角。
(21). 弦切角:由圆的弦与切线所夹的角。
(22). 圆心角:顶点是圆心,两边是圆的半径的角。
(23). 外角: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邻补角。
(24). 内角:多边形内部的一个角。
(25). 钝角、直角、锐角:根据角度大小对角进行的分类。
(26). 周界:一个图形的边界,通常指多边形的边或曲线的长度。
(27). 面积关系:两个或多个图形之间的面积比较,如相等、比例等。
(28). 体积关系:在三维空间中,描述物体占据空间大小的关系。
这些几何关系在几何学中用于证明定理、解决问题和理解图形的性质。在不同的数学分支和应用中,还可能存在其他特定的几何关系。
4.2.2几何元素的二重性假设:
在几何学领域,提出了两个关于几何元素及其关系的二重性假设,具体如下:
(一)几何元素二重性假设
几何元素二重性假设指出,构成人工物的几何形体中的点、线、面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们可以被视为抽象几何中的点、线、面,这些元素在理论上是无维度的,即点无大小、线无宽窄、面无厚度。另一方面,它们也可以被视为应用几何中的点、线、面,这些元素具有实际的物理属性,即点具有大小、线具有宽度和粗细、面具有厚度。这种区分允许我们在理论和应用之间进行灵活的转换,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条件。
(二)几何元素关系的二重性假设:
工程中几何元素或几何形体之间关系具有双重性质。各种几何关系,例如,相等、平行、垂直、重合,角度和距离等几何关系,既可以作为抽象几何中的概念来处理,也可以作为应用几何中的概念来处理。这就是几何元素的二重性。在抽象几何中,2与2.01是不相等的,但在应用几何中,考虑到工程公差,它们可以被视为相等。这种二重性意味着,在实际工程实践中,绝对的相等、平行和垂直是不存在的,而是通过公差和近似来实现的。因此,抽象几何中的绝对相等与应用几何中的相对相等都是设计和制造人工物时不可或缺的概念。
这两个几何二重性假设共同构成了几何学的二重性假设理论,它们强调了在理论和实践之间进行转换的重要性,并指导我们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平衡理想与现实。
几何二重性假设的意义与应用
几何二重性假设不仅揭示了抽象几何与应用几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也为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处理几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首先,它提醒我们要灵活地看待几何学在不同领域和层次上的应用。在追求精确性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这有助于我们避免过度理想化或简化问题,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几何问题。
其次,几何二重性假设强调了公差和近似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通过引入这些概念,我们能够更灵活地处理几何关系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设计和制造的效率和可行性,还能够降低因追求绝对精确性而带来的成本和风险。
几何二重性假设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视角来审视和解决问题。它鼓励我们在面对复杂的几何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抽象几何的精确性,还要关注应用几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4.3 物性二重性假设
4.3.1 物体特性二重性假设内容的三种表达方式:
第一种表达方式
“在技术人工物科学中,每一个假设都有可能存在一个与之相反的假设”。
第二种表方式达
“在技术人工物科学中,对于任何一个可论证的假设,都存在一个逻辑上可能的相反假设,且这两个假设在理论上都可以被探索和检验。”
第三种表达方式
“在技术人工物科学中,对于任何一个可论证的假设(称为正假设),都存在一个逻辑上可能的相反假设(称为反假设)或介于正假设无反假设之间的假设(称为模糊假设),且这些个假设在理论上都可以被探索和检验。”
三种假设的表达方式是等价的。
4.3.2对二重性假设的第一种表达方式的理解和阐释
(1).认识论基础
认识论探讨知识的本质、起源和范围。不同的认识论立场可能导致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解释,从而产生相反的假设。例如,经验主义者可能强调通过感官经验获得知识,而理性主义者可能更看重理性和逻辑推理
由于人类知识的局限性,我们对世界的任何理解都可能不完全,这为相反假设的存在提供了空间。科学知识的进步往往伴随着旧假设的修正或新假设的提出。
(2).逻辑学角度
在逻辑学中,一个命题的否定是其逻辑对立。如果一个假设可以被表达为一个命题,那么理论上总可以构造出一个与之相反的假设命题。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对立统一来推动的。在这种观点下,每一个假设都可能存在一个与之相反的假设,两者之间的斗争推动了理论的发展。
(3).科学哲学视角
科学实在论认为科学理论揭示了客观世界的真实结构,而反实在论则认为科学理论只是我们对现象的主观构建。这两种立场可能导致对科学假设的根本性对立
(4).科学实践
在科学实践中,不同的理论为了解释同一现象而竞争,这些理论往往包含相反的假设。例如,地心说与日心说的竞争。
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指出,科学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通过范式转换来实现的。在范式转换过程中,旧的假设被新的、相反的假设所取代。
在人工物科学中,每一个假设都有可能存在一个与之相反的假设"这个结论涉及到复杂的认识论、逻辑学和科学哲学问题。这个结论强调了知识的不确定性、理论的多样性和科学探索的开放性。为我们提供了基础工具。
人工物特性二重性假设的提出,为我们深入探究人工物的本质和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一假设不仅涉及到人工物实体特性的双重性质,还延伸到性能指标的二重性,且与自然科学中的其他二重性理论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4.2.3对二重性假设的第二种表达方式的理解和阐释
“在技术人工物科学中,对于任何一个可论证的假设,都存在一个逻辑上可能的相反假设,且这两个假设在理论上都可以被探索和检验。”这是第二种表达方式。
(一)、这个二重性假设的陈述具有以下特点:
(1). 可论证性:强调了假设应该是可以被论证的,这意味着它应该基于一定的逻辑或实证基础。
(2). 逻辑可能性:指出相反假设的存在是基于逻辑上的可能性,而不是实际的存在。这允许了对于假设的全面探索,即使相反的假设在现实中可能并不成立。
(3). 可探索和可检验性:强调了假设及其相反假设都应该在理论上可以被探索和检验,这符合科学方法的要求。
这个二重性假设的第三种陈述更加严谨,因为它考虑了假设的逻辑结构和科学方法论的要求。
(二)、物性二重性假设第二种表达,对物质不存在的假设处理方式
在物性二重性假设的第二种陈述下,"物质不存在"的假设仍然可以作为一个逻辑上可能的相反假设提出。如果我们有一个假设说“物质存在”,那么根据物性二重性假设的第二种表达,我们可以说“物质不存在”是一个逻辑上可能的相反假设。
这个相反假设在以下几个方面是有意义的:
(1). 哲学探讨:在哲学史上,关于物质存在的本质和定义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例如,古希腊的怀疑论者就曾质疑物质世界的实在性。
(2). 科学探索:在物理学中,尤其是在量子力学领域,物质的实在性也是一个复杂且深入的问题。例如,量子波动函数坍缩和量子纠缠等现象挑战了传统的物质观念。
(3). 理论构建:在某些理论框架下,如某些形而上学理论或宇宙学模型,可能会探讨一个没有物质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或者物质只是某种更基本实体或现象的表现形式。
"物质不存在"的假设在现实世界中是否成立,则需要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来检验。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科学理论和实验结果都支持物质存在的假设,物质的存在被认为是宇宙的基本特征之一。
因此,尽管"物质不存在"可以作为"物质存在"的逻辑上可能的相反假设,但在实际科学实践中,这个假设并没有得到支持,而是被现有的科学证据所否定。这表明,虽然理论上可以提出相反的假设,但在实证检验中,这些假设可能会被证实是不成立的。
(三)在物性二重性假设的第二种陈述下,如何允许非黑即白外的第三种情况存在?
在二重性假设的第二种陈述中,我们提出了对于任何一个可论证的假设,都存在一个逻辑上可能的相反假设,且这两个假设在理论上都可以被探索和检验。”这个假设本身并不排除非黑即白之外的第三种情况的存在。以下是如何在二重性假设的第二种陈述下,允许第三种情况的处理方法:
(1). 复合假设:允许存在一个假设,它包含了给定假设和相反假设的元素,或者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从而形成第三种情况。例如,如果给定假设是“物质是固态的”,相反假设是“物质是液态的”,那么第三种情况可以是“物质可以同时具有固态和液态的特性(如液晶)”。
(2). 灰色地带:在许多情况下,现实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存在一个连续体。例如,假设“某种药物完全有效”和“某种药物完全无效”是两个极端情况,而实际上可能存在“药物在不同条件下效果不同”的第三种情况。
(3). 条件性假设:提出一个假设,它在特定条件下成立,而在其他条件下不成立。例如,假设“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100摄氏度沸腾”,其相反假设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100摄氏度不沸腾”。第三种情况可以是“水在100摄氏度是否沸腾取决于溶解在水中的气体或其他物质”。
(4). 多层次假设:承认一个假设可能在不同的层次或尺度上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假设“微观粒子遵循经典物理定律”和相反假设“微观粒子不遵循经典物理定律”,第三种情况可以是“微观粒子在宏观尺度上近似遵循经典物理定律,但在量子尺度上遵循量子力学”。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在物性二重性假设的第二种陈述下,使其不仅包含相反的二元对立,还允许更复杂、更符合现实世界多样性的情况存在。这样的处理方式更贴近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
4.2.4对关于二重性假设的第三种表达内容的理解和阐释
物性二重性假设第三种陈述,是这样的
“在人工物科学中对于任何一个可论证的假设(称为正假设),都存在一个逻辑上可能的相反假设(称为反假设)或介于正假设无反假设之间的假设(称为模糊假设),且这些个假设在理论上都可以被探索和检验。”
物性二重性假设的第三种表达更加全面,它考虑了除了明确相反假设之外的可能性,即所谓的“模糊假设”。
这个假设有如下几个优点:
(1). 包容性:通过引入“模糊假设”,这个假设更加包容现实世界的复杂性,承认了存在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灰色地带。
(2). 灵活性:它允许研究者考虑更多种可能性,不仅限于简单的二元对立,这有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探索问题。
(3). 实证性:强调所有假设(无论是正假设、反假设还是模糊假设)都可以在理论上被探索和检验,这符合科学方法论的要求。
4.6各种假设的层级关系。
目前,我们提出了三个假设,连同现有的各种各样的假设。形成一个假设集合。我们发现,这些假设并不位于同一个层次。我们对这些假设做一个层次划分。(研究层次划分有二十年,特别是近一年,几乎天天研究层次划分。形成了习惯,看到啥就想分个层次)。
各类假设的层级划分
基础层次假设,物体特性是可以被假设的,位于基础层次。
第二层级假设,物体特性二重性假设。或会产生其他的第二层级假设。
第三层级假设,物体的具体的特性假设,如刚体假设,质点假设,弹性假设等等。科学技术中现有的各种假设都是第三层级的假设。这一级假设的数量是不断增长的。
五、结论
本文提出了关于假设人工物的多个通用假设。包括物体特性是可以假设的假设,几何二重性假设和物性二重性假设。其中,物体特性是可以假设的假设,是基础性假设,是第一级假设。几何二重性假设和物性二重性假设是第二级假设,是第一级假设衍生的假设。这些假设为现有的各类假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现有的各种各样的假设都是第三级假设,是在前两级的基础上产生的假设,是可以直接应用的假设。
物体特性可假设性假设是最基本的假设。它为各种假设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物性可假设性假设和人工物特性二重性假设在人工物领域具有普遍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兵著 几何学的思想与方法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2、(法)雅罗森著;张莹译.学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尹显明王银玲主编 科学技术概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4、陈波著.逻辑学导论 -3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7
5、胡春风主编 自然辩证法导论/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谷振诣,刘壮虎著.批判性思维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7、栾玉广主编自然辩证法原理/.3版.一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8(2016.6重印)
8、(澳)贝弗里奇著;陈捷译,科学研究的艺术/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6
9、刘彦方著;正梅等译.判性思维与创造力:越思考越会思考/上海:学林出版社,2018.8
10、周靖编著.科学技术概论/2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社,2014.1(2017.8重印)
11、沈殿忠著 打开自然界奥秘的钥匙 自然科学家的思路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1987
12、魏宏森,曾国屏著,系统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13、实用逻辑教程/张绵厘编著.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5
14、韩正之著.通向完美的桥梁:数学方法谈/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5、吴国林主编 自然辩证法概论.一修订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16、(美)托马斯·库恩著;张卜天 科学革命的结构:新译精装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7
17、李文林主编.数学的统一性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
18、蒋志萍汪文贤著.数学思维方法/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6
19、苏步青,华宣积编著 应用几何教程/ 2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6(博学·数学系列)
20、张景中等著.数学哲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0(2014.8重印)
21、陈波著 逻辑哲学导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2、吴国林著.技术哲学研究/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12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韩方元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7547-146374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