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知乎上有位研究生向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想做众筹模式中参与主体行为的演化博弈,但在开题过程中老师反复强调问我到底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博弈的依据是什么?就像您之前在答复中说的博弈情境不能随意捏造。但我觉得很困惑,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确有这种情境,众筹各方都有自身策略选择,根据案例或者文献梳理都知道的,为什么老师还在问我研究这个问题能不能用博弈?我应该如何回答他?”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答复,同时由此引申阐述了我对该如何进行博弈分析的方法论性的一些思考和观点。
众筹中的博弈这个问题我以前没有想过,不过的确也挺有意思。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我想首先(第一步)应该是研究众筹项目本身的价值、吸引力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个人信誉的影响等等因素,其次(第二步)才是更加深入地去探究参与众筹的人与发起众筹者的博弈,以及参与众筹的人互相之间的博弈,当然还包括早期参与众筹者与后来参与者之间的博弈等等。如果第一步你已经有足够的了解、理解和把握了,自然而然会需要做后来更加深入的博弈策略对众筹的作用的问题。因此,众筹参与这个问题当然是可以用博弈来分析和研究的,只是这个问题是更加深入的问题,是更加细节化更加深入的问题了。
此外,博弈不仅仅是分析有对抗或竞争关系的问题的,合作同样是其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只要涉及到多方利益的考虑的问题,就可以用博弈分析来进行研究,众筹也同样如此,所以,你想用博弈来研究这个问题的直觉是没问题的,关键是要深入进去具体地进行应用,做过一些初步的定量化博弈分析之后,就应该会有越来越清晰的理解和把握的,大胆地努力地做去吧,加油。
当然,在具体做的过程中,第一步仍然是我前面提到的,必须先就众筹项目本身进行有物理意义的梳理,比如项目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梳理判断,可行性的分析判断,项目实施人员实施团队的能力素质方面的判断(这也是一种价值判断),与其他同类项目同类团队的竞争性优势的判断等等。也就是说,要做这种分析,先要自己把自己代入进去,当作自己就是一个参与众筹的投资者去进行思考,你会去关注哪些问题,哪些问题必须关注和必须去做详细的考量等等。在这个角色带入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地去思考,整个这件事情里会有哪些利害关系需要去琢磨和调查的了。类似纳什均衡的发现,据说纳什首先是在如何追女朋友的过程中,学术性地思考其中的机制,最后才得到纳什均衡的领悟并用定量化的数学工具给描述和求解出来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物理意义的梳理和领悟,与定量化关系的描述和计算是同样重要的,且前者(物理意义的思考)为先,后者(定量化数学分析)是锦上添花(当然,有时也会出现在定量化数学分析中进一步更加明确对该事物的物理机制的理解,甚至得到理解上和解答上的升华的现象,纳什均衡的发现应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总的来说,针对一个具体案例去体会乃至领悟这样一个研究思考的过程,其本身就是非常有趣的和有意义的过程,对自己的思辨力是一次系统的锻炼和提高,如果能得到有价值的分析结果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结果的话,就更是非常好的事情了。所以,你做的这个思路方向是对的,加油去做吧。
此外,还有一个需要补充的重要问题是:虽然我一再强调了要在建立博弈策略集时尽可能地考虑各种可能的博弈情景,尽可能地全集式地进行思辨分析,但在真正的模型分析实验过程中,并不是(也无法)一次性地把所有可能的情景都放进去一个一个地进行试验的(这样做太耗时间效率太低且并非完全必要),而应该是有挑选地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博弈情景去进行实验分析,看看其分析后的结果是否可以给出一些有意思和有启发性的分析结果(具体什么样的情景会是有代表性的哪些是不够有代表性的,这需要研究者/实验者自己的物理感觉和经验,而且未必一定能提前判断得非常精确,这也是一种试验,是和瓶瓶罐罐试验不同的数学模型试验而已),然后再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原有博弈情景的梳理或补充新的博弈情景进行具体分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仍然要坚守的一个原则是:你所代入进行分析运算的任何一个博弈策略情景,都必须是真实会发生的,而不能是现实中其实并不会发生或并不存在的情景。上述试验做完后,最终的分析结果,尤其是拿来写出论文的分析结果,其博弈策略集应该是在上述分析过程中,所得到的那些最为有代表性的、最为有启发价值的(也许还会是最为简洁凝练的)博弈策略情景。对于我讲的上述这些过程,你如果觉得太抽象的话,可以去参考阅读我在“漫谈博弈论之二:囚徒困境该如何理解以及有何真正启示?”一文中所做的具体案例分析,在那些案例分析中,就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经过凝练后的简洁而又有代表性的博弈策略集的现象。当然,如果你自己觉得那些博弈策略集还不够,还想补充或尝试其他的博弈策略集的话,也可以继续去做,在这种做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许多也许是新的启发或是更多的经验的获得的现象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