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n03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ron038

博文

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

已有 4174 次阅读 2016-10-14 12:58 |个人分类:学术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文化, 哲学, 环境, 知识分子

“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

这是多年前我在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时,摘录下来的一句话。记得那日,窗外有与屋齐高的大树,阳光透过树叶,在屋里肆无忌惮地斑驳,一片片金黄的梧桐叶在窗外飘落。我在风和日丽的深秋享受着冯先生的文字,一切与论文和工作有关的事都被抛在千里之外。每当翻开我多年前的读书笔记时,这句话都如泛黄的纸张一般,散发出一种久远且永不褪色的气息。这味道会在瞬间让时间和空间重叠,让我感受到一种亘古的相随,它来自记忆,它与哲学有关。

幼年听爷爷常说,念完高中的人,就可以算得上是知识分子。我曾因考上大学而沾沾自喜,也自认为在学校围城里那20余载,多少都能让自己与知识分子这一称号有所关联。但现在想来,即使是早在3年前,我亦不能真正理解冯先生那句话的。就那看似简单却又包罗万象的一句,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潜心的思考,是难以领悟的。

是的,我们的自以为是,往往会模糊认知的眼光。总以为书读多了,自然就知道的多了,但殊不知,了解与领悟之间,还隔着多少难以逾越的鸿沟。多年后的某天,我行走在贡嘎山下,看着千年冰川发出蓝色的深邃,它们从七千多米的高度俯视着万物的渺小,一种油然而生的敬畏压得让人窒息。我突然意识到,这种压抑不是来自空间维度,而是我们内心的认知尚未达到与其对等的高度。我相信,我们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难以去与其对话的,这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对决。 我经常会想,要是冯友兰先生还在,我一定会问他:七千米的高度和五千年的文化,谁更厚重?

文化的厚重,除了时间的积淀外,还需要传承和创新。在时间的标尺下衡量中国哲学的渊源,用传承和创新的思想把那些历史拓宽、加厚,再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进行表达,这就是冯先生用文字阐述的大道至简的魅力。一本好书的魅力,不是非得给予读者多少的知识点,而是激起他们对阅读和思考的兴趣。学而不思则罔,这应是用心读书的人和好书的叠加效应。对哲学家而言,把所有的规律进行高度概括是他们的特色,但这个过程很艰难。对读者而言,把高度概况的知识进行分解、拓展阅读和消化,那也是很艰难的过程。

哲学之难,在于抽象。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刻都在实践着哲学的内容并遵循它的法则,但却很少有人把抽象的哲学和具体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间万物皆应遵循自然的规律。但在以往的实践中,决策者或老百姓们,都在社会文明的前进中一改数千年来最原始的本能需求,逐渐暴露出贪婪和自私的本性,从自然中肆意索取。于是乎,社会发展了,人心浮躁了,环境恶化了,系统紊乱了。人性本善,我们坚信;客观物质决定主观意识,因为我们都深刻体会到了物质与文明高度发达的客观世界对我们本性的改变,毕竟客观唯物主义仍是目前的主流世界观。但在不觉中,我们似乎已经慢慢沦为了“唯唯物”论者,过多肯定物质世界对我们的影响,而忽视了自我约束的力量,更忽视了人与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在一个庞大的系统中相生相克地维持着平衡。而我们,正在扰乱着这种平衡,正远离道法自然的规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29395-1008643.html

上一篇:在地质灾害面前,围观有时也是一种灾难
下一篇:甩不掉的恐高
收藏 IP: 111.9.60.*| 热度|

3 陈楷翰 方琳浩 LairdUnlimite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