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杂咏٠东周篇十八首(13-15)
10. 百家争鸣
长夜群星耀昊空,
烽烟万里起征鸿。
开缰骏马奔腾势,
再展争鸣稷下风。
【史录】
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
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晏子、吕不韦、管子、鬼谷子等。
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学者们便周游列国,为诸侯出谋划策,到战国时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传统上关于百家的划分,最早源于司马迁之父司马谈。他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自此,中国古代学术界都依从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今人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再增“兵、医”,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
稷下学宫
“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今山东省淄博市)一处城门的名称。“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这与东汉时期的“鸿都门学”得名由来相同)。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的有:道、儒、墨、法、名、兵、纵横、阴阳、杂等诸家。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孟轲)、淳于髡、邹子(邹衍)、田骈、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接子、季真、涓子(环渊)、彭蒙、尹文子(尹文)、田巴、儿说、鲁连子(鲁仲连)、驺子(驺奭)、荀子(荀况)等。尤其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今科学院的院长)。当时,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
当时齐国统治者采取了十分优礼的态度,封了不少著名学者为“上大夫”,并“受上大夫之禄”,即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不任职而论国事”(《盐铁论·论儒》)。因此,稷下学宫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它既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又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
稷下学宫的创建与发展,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开创了百家争鸣的时代新风,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学术文化大繁荣的黄金时代的到来;同时,稷下学宫也开启了秦汉文化发展之源,并对秦汉以后的文化发展与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
11. 合纵连横
战国群雄谋霸强,
几家卑弱虑存亡。
连横合纵烽烟错,
四野悲歌悼国殇。
【史录】
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各大国为进攻一国而拉拢他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策略。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用于阻止强国对弱国的兼并,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秦国或齐国兼并弱国,与近现代欧洲所奉行的“大陆均势”有着相似之处。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就是相对强盛的秦国或齐国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其他的一些弱国;也有某一国家联合某一强国而保生存之意。
自前318年至前241年,77年中共发生六次合纵战争,其中五次攻秦,一次攻齐。
第一次合纵:前318年由任魏国相国的公孙衍倡导、楚怀王主盟的楚、魏、韩、赵、燕五国攻秦,联军被阻挡在函谷关外。后因联军内讧分裂而被秦军反攻,联军中的魏、韩两国损失惨重。第一次合纵宣告失败。
第二次合纵:前298年秦攻楚,战于析(今河南西峡),歼楚军5万,并占城邑10余座。齐、韩、魏恐秦继续扩张,对己更为不利,乘秦军久战疲惫,由齐国相国孟尝君倡导,齐闵王为“纵长”联合攻秦。经三年苦战,终于击败秦军,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归还韩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第二次合纵取得胜利。
第三次合纵:前294年秦将白起在伊阙之战(今河南洛阳龙门)歼灭韩魏联军24万,各国惊恐。魏与赵合谋,派李兑联络各国共同反秦。著名合纵鼓吹者苏秦入齐游说,以齐闵王为盟主,齐燕赵韩魏五国攻秦。结果秦国先后与魏赵交好,归还侵占的部分土地,攻秦联军瓦解。
第四次合纵:在合纵攻秦期间齐国吞并宋国引起各国不悦。苏秦趁机游说各国由合纵攻秦改为合纵对齐,结果五国伐齐。燕赵联军首领乐毅领军攻占齐国七十二城,齐国仅剩即墨和莒,差点灭国。后来田单复国,但是齐国国力大损。
第五次合纵:秦昭襄王采取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攻打魏赵韩,然后白起攻打楚国,占领楚国国都,取得了多场胜利,占领了广大的地区。迫于秦国的攻势,前247年,魏、赵、韩、楚、燕五国组成联军,由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指挥攻秦,在河外(今河南西部黄河以南地区)大败秦军,并尾追至函谷关后撤军。第五次合纵攻秦之战获得了胜利。但是并没有重创秦军,也没有夺回过多的土地。
第六次合纵:秦王政继位后(前246年),吕不韦掌权,依旧采用远交近攻方针,五年间攻魏四次,攻韩三次,攻赵一次。占领韩上党郡,并重建太原郡(西至黄河,北至山西繁峙,东与燕赵交界,南接上党郡),切断了燕、赵与魏、韩间联系,并在战略上造成对赵、魏、韩三国侧翼包围态势。中原各国为打破不利局面,以图生存,尽最大努力于前241年再次组成赵、魏、韩、燕、楚五国联军,由赵将庞暖指挥攻秦。进攻开始顺利,攻入函谷关内后遇到秦军主力,联军败退。第六次合纵宣告失败,十年后秦国开始歼灭六国。
12. 远交近攻
兼吞攻伐先三晋,
势力均衡结远邦。
一席君臣谈邃略,
东方六国各迎降。
【史录】
战国时期,范雎觐见秦昭襄王阐述其秦一统天下的战略。范睢认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领地,主张“远交近攻”策略。这一策略得到秦昭襄王的积极推行,并任范睢为相。“远交近攻”策略先把斗争重点放在离秦国较近的韩赵魏三家,而暂时对较远的齐楚置之不顾。“远交近攻”不仅巩固了秦国所攻取的土地,还破坏了东方诸侯国的“合纵联盟”,加快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秦昭襄王即位时期,秦国因为商鞅变法使得国力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其他六国。几十年来,虽然秦国在与六国的对战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是在扩大秦国的疆域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也没有明显的进展,这是因为秦国并没有正确的战略目标,秦昭襄王急需一位能在他扩大疆域的道路上指点迷津的人士,直到他遇见了战略家范雎,终于为他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远交近攻”的策略正是他们谈话时的精华所在。范雎先是向秦昭襄王列举了秦国在军事上所拥有的优势,但是这些优势却并不能转化成实际的利益,紧接着范雎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提出全力进攻秦国的邻国韩、魏两国,放弃本来想要攻打的齐国。并且与远方的齐国等国进行联盟。秦昭襄王其实也曾想过用这个方法,但是又担心韩、魏两国不会轻易地屈服,从而导致与韩、魏两国纠缠不清,这样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又损耗了秦国大量的兵力,对于之后的战争就很难有把握。
了解了秦昭襄王的担忧后,范雎又提出了割裂对方的领土,进行军事打击加上外交欺骗等具体的措施,并提出哪怕得到韩、魏一点点土地也是具有战略作用的。最终,秦昭襄王同意了范雎的策略,从此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计划。
【羽翁呓语】
三家分晋彻底消除了秦国东邻大患,重新唤醒其东扩的欲望。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以强国力,孝公薨,子嬴驷即位,是为秦惠文王,以宗室多怨,族灭商鞅,而不废其法。公元前325年嬴驷称王,已露统一之志。秦惠文王用张仪连横之策,数度瓦解六国合纵抗秦之势,书写战国史上的精彩篇章。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策略,远交近攻,先弱后强,各个击破,开启实践兼并六国的计划,并最终由嬴政完成。自秦孝公至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一百二十七年间,商鞅之法始终在秦国得以贯彻。各国人才,如商鞅、张仪、公孙衍、司马错、魏冉、范雎、白起、吕不韦、李斯、王翦、蒙恬等,皆事于秦,可谓人才济济,这些都成为秦统一中国中坚力量。
反观齐国,占山海之利,得盐铁之富。由田陈篡位后,也曾一度强大,曾于前288年,与秦并称东西二帝。但齐国君主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尽管有“稷下学宫”这样的人才优势,如申不害、鲁仲连、荀况、韩非子等,也没有加以有效的任用。虽然也能逞强一时,终不能长久。前284年,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大败齐军,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齐险遭灭国。齐国从此一蹶不振,最终被秦所灭。
在国与国之间是一种弱肉强食关系的条件下,唯强者得以生存。秦国正是把握住了这一特定历史走向,稳定采取功利主义的发展道路,经五世六任君王的不懈努力,历经127年,终于完成统一大业。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柏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0333-138210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