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sworth 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arlesworth

博文

写论文遇到瓶颈?试试查尔斯沃思的这些方法吧

已有 2234 次阅读 2021-4-1 15:54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您决定写一篇学术论文然后提交评审,研究已经完成,正准备分享研究成果。期刊也选好了,您也了解了投稿要求,正准备动笔。但是遇到了困难,不知道如何继续——这就是研究人员的写作障碍。研究人员在写作时都遇到过障碍。因此,掌握克服写作障碍的技巧十分必要。

writer's block 2.jpg

 

制定写作计划

设定每天或每两天的写作时间,并遵守这一时间表。从您想要交稿的时间开始往前规划,给您预估的写作时间留出余地,因为写作和校对所花费的时间往往比想象中的多。您要计划好如何处理论文的各个部分,要知道一段时间后计划可能需要修改。此外,还需要确定把初稿发给同事修改和反馈的时间。不要定在上班时间写作,否则可能会被同事打扰。

不要一气呵成

您应在不同时间专注于论文的不同部分。想想坐下来一口气写完一篇学术论文就让人头大,不如每次专注地完成一部分。比如,您决定某天写引言,另一天写研究的参与者和背景。在设置时间表时,应把任务细化。比如,您可以用2-3天时间完成引言部分。

列提纲有助于分解论文,也能让不同部分之间的过渡更流畅。写下所有的标题和子标题,在标题下方使用项目符号罗列信息。针对每个部分向自己提问并做出回答。之后您可以把要点和答案扩展成衔接的叙述文本。您可以在网上找到您所写的这类论文的提纲模板,因此在动笔写论文时,您可以参考其中一个模板。

寻找合适的写作地点

找到最佳的写作地点非常重要。学校里的办公区常有同事或学生经过,也是我们接听电话或回复邮件的地方。很多学校的办公区域是公共空间。因此,在除办公区以外的地方写作能让您免受打扰,更加专注。您可以预约图书馆的自习室、学校教室,这些地方都可以用来写作。公共图书馆也有类似的地方,即便没有,公共区域一般都很安静,可以满足您的要求。如果家里有安静的不被打扰的空间,也可以作为写作地点。写作时,可以关掉手机和邮件提醒。

写作和校对交替进行

在重要内容写作和校对之间切换能让您的写作更流畅。当您在写重要的内容时遇到阻碍或需要休息时,不妨校对一下这篇文章的其他部分。等您校对完或休息好后,可以很快地投入到重要内容的写作。如果这种方法不起作用,您仍文思枯竭,可以找人聊聊您的想法,让他帮忙出出主意。

寻找写作灵感

当您确实遇到障碍,不知道如何写某一部分时,读读其他学术论文能给您一些启发。在开始写作前,您可以从计划投稿的期刊上找一些文章来读。您也可以读一些和您使用相同方法论的文章,或是和您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章。这种文章能为您论文的组织架构提供有用的灵感。

寻求反馈

经常和同事交流,获得反馈。把论文初稿发给他们,让他们给予切实的反馈。如果他们无法花时间给出反馈,您也可以和他们谈论论文的框架。有策略地把论文的不同部分发给不同的人。比如,把方法部分发给在研究领域有丰富方法论知识的人。请求一些同事就特定部分给予反馈,向另一些同事对全文的连贯性和行文征求建议。您也可以从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等专业服务中获得关于论文结构和格式的反馈。

成立写作小组

和同事一起写作能让您斗志昂扬,你们可能有不同的写作任务,但一起写作能让您遵守时间表,也能得到他人的反馈。刚入行的研究人员经常会成立写作小组。不过有时在连续几天一起写作没有头绪,组员会选择单独写作。小组中的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写作任务,但有时其他成员也会阅读您的论文并给予反馈。有时某个人会提出自己遇到的困难,组内会就如何解决困难展开讨论。您还可以和联合作者一起写作。联合写作是个不错的体验,特别是和一些资深研究人员一起写作。他们可以作为导师,这也是开启您学术写作旅程的好方法。

总而言之,克服写作障碍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动笔。尽管您利用项目符号罗列了信息,写下了想法,并向自己提出了问题,但是动笔是最重要的一步。您可以把想法连成段落,组织行文,并进行润色。



113658obo3kvsuais24qkd.jpg

 论文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01402-1279758.html

上一篇:撰写sci论文研究方法时,这些错误一定要避免
下一篇:论文写作避坑宝藏!这些学术写作中的常见错误,你犯过吗?
收藏 IP: 103.208.1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