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研究人员(尤其是在职业生涯早期)面临的发表论文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是因为发表论文已成为赢得终身聘任、通过年度评估和政府研究评估考核(RAE)的重要基准。就本人而言,我是从读博的时候开始发表研究论文的;我现在定期通过查尔斯沃思作者教育服务Charlesworth Knowledge为查尔斯沃思集团(The Charlesworth Group)开设课程。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早期研究者”)发掘其作为作者的潜能,同时讲解发表论文的流程。我发现“为什么人们想发表研究成果?”是能够在教学和研讨会期间讨论的一个非常有用的话题。对此进行思考是很重要的,因为各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的动机(以及其预期从发表过程获得什么)大不相同,尤其取决于其职业生涯所处的阶段。对作者、评审员和编辑希望看到其研究论文刊登在同行评审的期刊中的不同原因进行考量,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并有助于理解该流程其他部分的角色。
我用一个故事来进行说明: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我曾与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共事。现在,这位科学家在其领域非常知名,研究事业也非常成功,但仍在备受瞩目的期刊发表论文和获取各方面的资助。我曾问他为什么喜欢发表论文 – 他的动机是什么?他告诉我他想确保他为后代留下了一笔科学遗产并且他的名字将为人们所铭记。他说,在100年内,他的研究所剩下的将只会是他发表的论文。这当然是发表科学论文的一项明显动机。其他动机可能包括通过一份研究论文 (1) 建立一个研究领域或提出一个研究想法, (2) 展示与参与研究的其他团队的协作, (3) 开展拨款申请,取得国际补助 (例如,使用国际设施) ,或 (4)为当前的研究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当我开始工作后,我的观点略有不同。我单纯地喜欢写作和发表的过程,以及论文被刊登时的成就感。我为此尽可能多的发表论文。我曾想:“我已这样做了6年,并将尝试在未来的7年或8年继续这样做。”因为我喜欢发表的过程;很多人都会有同感,那就是与其他人发表论文相比,自己肯定会为自己发表论文而感到更加自豪。
除了单纯满足自己的需求或因为科学方面的理由之外,还有大量其他驱动因素促使学者发表其论文。早期研究者为取得理科硕士或博士可能需要将论文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英文),而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其他人(博士后或某学术职位的新聘人员)则可能需要通过发表论文来争取下一次资助、继续留任或申请聘任,或获得晋升。一流高校在考察申请职位的学者时会十分谨慎地审视研究成果,特别看重高影响力论文(反映在期刊名声和引用标准等方面)以及补助基金筹集到的拨款。尽管终身聘任评审流程在国际上已越来越普遍,且半年研究评估考核(如UK REF 2021)仍然强调同行认可的论文质量,但学者面临的发表论文的压力通常会在其全职聘任或终身聘任获得保障时有所减缓。高级研究人员可能会因此更多地关注管理而非写作和发表。他们可能会在其资助的论文中作为合著者出现,但这些论文实际上是由其团队里更初级的成员所撰写,或只是走一下评审流程而已。
显然,更清楚地了解这些驱动因素和动机有利于作者学习写作和发表论文,也能帮助我们从行业角度出发,向研究人员提供更简单直接的服务:研究人员在不同的职业阶段明显需要不同的产品和教育工具。这些产品和工具对于早期研究人员来说,可以是指导他们撰写论文初稿以及提交同行评审;而对于更高事业阶段的研究人员,我们可能会提供直接指导,帮助他们把论文发表在最有利的期刊上。教育驱动着作者服务市场,而学者在发表论文时也需要对期刊进行选择。诸如时下在本博客和其他网站广为讨论的“S计划”等选择,则仅仅只是因为没人喜欢让别人教导自己如何处理研究论文,就造成了与学者的争议,或因为该期刊不满足具体的强制公开获取条件,就错失了在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机会。
欧盟外的一些资助机构已采用或正在采用类似规则:如果我们资助你的研究,那么你必须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可以完全公开获取的期刊上。至今,“S计划”已获得来自16个国家的资助机构支持。最近在柏林召开的欧洲学术出版会议(APE)上,该计划引起了激烈争论,一些参会人员还将它描述为“一团糟”。
最后评论:管理发表流程需要的很多技能都与形成高效同行评审的名声以及与编辑的工作关系存在密切关系。我那著名科学家朋友知道这一点:不同于我的许多同事和导师,他会应期刊的要求投入大量时间进行同行评审,因为他将此视为影响该领域的机会,同时也是增加其向该期刊投稿的成功几率。
成功发表的技能是可以学会的,而这些技能不需要由服务提供商按不同的职业阶段进行定制。我认为我的事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喜欢写作过程并且学习了管理投稿、联系编辑和同行评审。我们知道写一篇研究论文并将其发表总是可能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发表?”。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因所处的职业阶段以及人与人和国与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4 2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