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数据每2个月更新一次,每次更新都会有各种排名在网络上泛滥。比如,各个国家/研究机构ESI排名前1%学科数的排名,ESI高被引论文数量的排名……也有很多作者在朋友圈宣传自己的ESI高被引/热点论文,很是热闹。热闹之后呢,可有退而结网?
我从科学家个人以及学术机构两个视角来分析如何充分利用ESI数据库的价值。
从科学家个人的角度,我想要做的就是分析ESI高水平论文特点,尝试自己也发表出ESI高水平论文。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到自己研究领域里的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高水平论文(高水平论文论文指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的交集)。总结这些ESI高水平论文的特点,包括文章的选题,研究思路,写作风格,投稿期刊等方面。在自己以后的科研和写作中,也努力让自己的科研和论文具备这些特点,也就提高了自己的论文成为ESI高水平论文的可能性。
在这里也分享论文成为ESI高水平论文的其他一些技巧。首先,论文接收以后获得DOI号,马上online发表,而不是放在编辑部。online发表的论文,有DOI号,就可以被引用;但没有卷期号,不算正式发表。等正式发表时,online发表到正式发表这段时间获得的引用次数马上都被统计进来,都算作正式发表以来的引用次数,换言之,短时间获得了多次的引用,很容易成为ESI高被引论文。
我有一篇论文(Li S.C., et al. A spatially explicit reconstruction of cropland cover in China from 1661 to 1996.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6, 16(2): 417-428.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0113-014-0751-4),online发表至正式发表这段时间有13个月,等到正式发表以后,很快就获得了高脚杯标识——ESI高被引论文,估计就是沾了这个光。这里要说一句题外话,绝大多数的中文期刊以及国内办的部分被SCI收录的英文期刊,接收的文章都放在编辑部,完全没有online发表这一说,压稿半年到一年甚至更久是常态,这让论文丢失了这段时间被下载和引用的可能,甚至导致部分科研成果丧失了首发权。
还有研究表明,发表在上半年的论文拥有更多的被引用时间,更容易成为ESI高被引论文。具体数据是,1月份发表的论文比12月份发表的论文成为ESI高被引的论文要容易40倍;发表在第一季度的论文比第四季度的论文容易20倍(Hu Zhigang, Tian Wencan, Xu Shenmeng, Zhang Chunbo, Wang Xianwen. Four pitfalls in normalizing citation indicators: An investigation of ESI's selection of highly cited papers. Journal of Informatics [J]. 2018,12(4):1133-1145)。很巧,我上面的论文发表在2月份,估计这也是因素之一。
当然了,以此类推,ESI高被引科学家是怎么炼成的呢?大家也可以研究研究,学习之,成为之。
此外,对个人而言,ESI还可以发现当前学科的研究前沿(Research Fronts),帮助我们科研选题。但由于ESI学科分类粗犷,可能不太实用。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句,ESI和影响因子、期刊分区等指标一样,也存在不足。对其追求应该适可而止,不能过于执着。论文是否能获得较高的引用,是多方面的因素;而且引用次数不高的论文,不一定原创性就差。科学研究,应该不忘初心,重点关注科学研究本身。
从学术机构来看,他们需要关注的就是自己单位ESI学科排名。最应该关注的就是排名较为接近ESI前1%或者前1‰的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最有潜力冲进前1%或者前1‰,可以结合自己单位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在这些学科方向做出努力。
若想立竿见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第一,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引导全校的老师,在这个排名接近前1%(1‰)的学科包含的SCI/SSCI期刊上多发文章。第二,可以让图书馆将本校发表在这个学科包含的SCI/SSCI期刊上的论文整理出来,同等条件下,鼓励全校老师优先引用这些论文,对这些论文进行大力宣传等等。第三,可以和该学科ESI排名靠前的高校合作,合作写文章,文章给第二单位也是有用的。已有学校这么干了,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这些措施均不可持续。如果认为学校真在这个学科有潜力(ESI的学科分类粗犷,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真正的措施还是要从根本出发,想方设法提高学科硬实力,包括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大财力物力支持来培育学科平台,不断提高学科水平。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士成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80745-118999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