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光亮-张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lincn 理想是一种明知不能得到但却必须要有的东西。

博文

中国科学群体诺贝尔的抑郁和悲愤情结 精选

已有 10456 次阅读 2013-11-7 12:13 |个人分类:科学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情结, 诺贝尔将, 科研群体

   我想对于任何一个搞科学研究的人,无论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兴趣,都有过诺贝尔情结,这种心理可以用拿破仑的话直接概况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但有这种情结容易,能不能实现的确是另一回事。有情结的原因很简单,只有一个就是要实现自我价值,但能不能搞定的原因却非常复杂,复杂到很多人每年都发出感慨、无语问苍天,而且激发了很多文人骚客不断撰写文章不厌其烦地讨论和预测中国的诺贝尔奖,讨论预测的结果总是:不知道。 

   诺贝尔奖的最大亮点是要奖给那些由于有巨大创新和发现而改变了人类命运的人,所谓改变人类命运就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比如第一位诺奖达人伦琴先生X射线的发现,让我们每一个到医院看病的人都知道要做个CT什么的那才叫检查。这样的标准并不奇怪,因为科学是为人服务的,不是为上帝,所以形式完美而太过上帝的东西即便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也是诺奖排斥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数学(根本就不设立),最具示范性的是相对论(一般这个不给)。也许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这一点应该算诺奖的缺憾吧,不清楚,但缺憾产生美,不知道谁说的,感觉没道理。 

    那么接下来要实现诺奖情结的唯一途径就只能是产生巨大的创新和发现,那么怎么产生巨大的创新和发现呢?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说东方文化是唯心的不行,有说中国体制是行政主导科学的不行,有说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不行,有说中国科研群体急功近利的不行,反正说什么不行的都有,但就是说不出个靠谱的缘由。 

    当然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我知道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急躁,一定要沉下心来,无忧无虑地搞很长时间,但这还真不是个充分条件,重要的还得有运气,这运气就是:你刚好把你的聪明才智用到了一个各方面都做好了充分准备(数学工具有了、测试工具齐了、积累的数据全了)等待突破的课题上了(做高温超导的有木有这情结)。可这个潜力课题谁能告诉你呢?那还是你的运气,有的人是靠导师做了铺垫把你领到这儿来了(如约瑟夫森、穆尔斯堡等等),有的是自己感兴趣被吸引过来了(很多但就是想不出来),有的则是误打误撞给逮着了(比如德布罗意等),有的是跟风跟过来了(欢迎举报),这个很难把握,所以才叫运气。运气是不能当本事使的,更是不能强求的,除非你非常强悍,自己开创了个方向,并稍微解决了这个方向最基本最简单的模型(一般都这样),那即便你解的有错误,那也是大牛。可惜,这种天才自古稍微沾边的只有爱因斯坦一个,但相对论再另类那也是从经典电动力学大树上长出来的,也不是凭空捏造的。 

    所以有了运气,并可以无忧无虑潜心搞科研,那这之后就看你的聪明才智了,我想这个时候是个人总会有突破的,因为前面的假设都已经“臆想”出了这个课题是能出“巨大创新和发现”的,并且各个学科已准备充足,就等你按动那个发射按钮,倒数5个数,启动就行了。所以只要你努力做,即便脑子稍微不好使,也能通过对一个问题长时间的思考而达到一定深度。 

    当然以上只是个假设,可我们还是可以偷窥到实现诺贝尔的情结的原因,的确是个复杂和不可控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无忧无虑潜心钻研这个必备条件不可少,而且还可以这么说:所有的课题本身都有意义,只要你不去做研究永动机或推翻能量守恒的傻事(不讨论民科),朝着一个方向前进,你必然会得到科学的升华和洗礼。

    所以,罗嗦了半天我发现:无忧无虑潜心钻研这个最重要。那么能不能达到这一点的原因却不复杂,只有两个:一是自己主观不行,二就是客观不让。而客观不让应该在先,因为客观不提供让你无忧无虑的条件,那主观就无法潜心到科研之上,由此可见构建一个让科研人员无忧无虑的环境和土壤是诺贝尔奖情结最终得以宣泄的关键。

但目前科研环境中的科研群体的现状是什么呢,让我们看看:

1.科研群体中为生存而不能无忧无虑搞科研的有一大批,这类人员大多是青椒类型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靠着科研产出,他们选择课题方向的特点是要肉多,能多块好省出成果(俗称灌水的方向,没有人敢按自己的兴趣长时间去啃硬骨头,即使想啃的也得忍着,到自己混出来后再说,但好不容易混出来了,年龄却基本过了所谓“诺贝尔奖年龄黄金期”了。对诺奖的表现症状:抑郁。

2.科研群体中为应付任务考核而不能无忧无虑的搞科研又有一大批。这些人大都有项目,带学生,有职务,有任务,有上面的资金投入,有集体的使命,还带着人才计划,某学者头衔,一大堆会议等着他们去开,一大批人跟着他混,上面无论项目、规划还是任务的一大堆考核也跟着他们,如果他们这些人不迅速出成果,后果是可怕的,是很没有面子的,是很难看的,所以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感到时间不够用。对诺奖的表现症状:悲愤。

我们说环境是个软件,是由科学体制和科学政策共同构建的,如果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无忧无虑”潜心搞科研,那么我们说这里没有好的土壤,没有土壤的地方即便能挖来大树植成森林,能搞个样板试验田集中培育,也不能解决能不断“冒出人才”的问题,只有当那个土壤充满自由、活力和营养,那参天大树终将是会成长起来的。

所以结论:中国科研群体的诺贝尔情结是悲愤和抑郁交织在一起的。各位同仁,又到年底了,面对你的成果你该盘点的是你的银子呢还是你的指标,亦或是你的科学,这个我们都心里清楚。




诺贝尔情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8012-739782.html

上一篇:给中国经济改革市场化股份制泼一盆凉水
下一篇:祖国成为第三个让探测器登上月球的国家
收藏 IP: 202.117.145.*| 热度|

30 吕喆 王涛 陈安 马建敏 印大中 曹聪 杨正瓴 孔梅 戴德昌 张波 文克玲 曾杰 刘玉仙 张江江 徐耀 王春阳 李天成 何学锋 刘锋 李毅伟 许培扬 lbjman ybtr3929 herocaleb zhouguanghui Acad Majorite songshu123 wangqinling Jasio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9 0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