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大学本科阶段的创新创业,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学校层面,都是大力提倡和鼓励的!但是具体落实下来,每个老师和学生对本科生大创的认知,出发点和目的却大相径庭!最终导致了相当大比例的失望和挫败感,无论是指导老师还是参与的本科生,毕竟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满怀激情和期待的。
最近两年多时间,有些大二的学生开始主动联系我作为他们的大创指导老师,我在忐忑和不安中承担了这项任务,目前看来整体势头还是不错的:给他们的课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着,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他们的整体课堂学习成绩稳中有升,参与大创的两位大四同学,一篇科研论文已发表(JCR Q1区),一篇论文处于revised阶段,另外他们各自还有一份科研工作基本完成,处在初稿+修改阶段。让我更欣慰的是他们两位也将进入比我们更高层次的院校攻读研究生了,希望这个好势头能给目前参与科研创新的大二大三的学弟们起到榜样的作用。
通过这两年多来的摸索,我对大创的理解以及指导原则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都是些自己的朴素体会,未必成熟和普适):能够来主动做科研创新的,还都是一些有追求和想法的同学,既然同意作为他们的指导教师了,就应该承担这份责任和义务,至少我看待他们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的每一个进步我都为之高兴和自豪。既然学生参与大创训练,就应该确确实实在能力上得到一些提高,为以后深造和就业打好基础,这包括为能进入更好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科研平台蓄力,毕竟我们的平台和学科还有限,即使在我们自己学校也属于最弱势群体之一!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对老师的科研课题要感兴趣,而且能坚持住,并虚心地跟着指导老师和其他同学学习;如果在此过程中对该课题失去兴趣了,也要能够坦然和主动退出大创训练。对于指导教师呢,至少要明白,本科生科研创新仅仅属于学生们的业余爱好之一,就和数学建模、种类繁多的各类竞赛一样!他们的最主要任务仍然是课堂学习!大创课题必须为期中、期末考试让路!另外一点,大创课题的难度一定要在自己学校本科生的能力范围之内,且指导教师能够把控住,并能够循序渐进地有效指导。如果提供的是一些不切实际的科研课题,对刚刚入门且时间有限的本科生来说通常是很受打击的,最后的训练效果也不会太理想!毕竟,不同层次大学的学生基础和能力还是有差异的,如果能在一个不太高的平台上做出让更高层次平台的师生也认同的成绩来,说明我们的目标就达到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夏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1387-133494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