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举办“上海高校分类评价青年工作坊”
2022-5-28 15:31
阅读:2577

5月25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研究基地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上海高校分类评价青年工作坊”线上举行,来自上海市各高校的160余名专家、学者和评价专业人员参与此次工作坊,工作坊由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端鸿主持。


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蔡三发代表中心对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认为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实施以来对促进上海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济大学也将积极汲取各兄弟院校的优秀经验与做法,进一步提升与改进学校的分类评价工作,进一步推动学校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学科发展与评价中心张新培认为,分类评价嵌入大学内部治理的动因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国家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和省域教育创新发展的需求。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分类评价嵌入大学内部治理,学校要通过分类评价,补足学校短板,发扬学校特色,增强学校战略服务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刘雨萌以同济大学院校研究数据系统为例,介绍此系统的数据收集管理体系、数据传递存储仓库和数据提取分析平台。她表示院校研究数据系统不仅助力高校分类评价工作的数据填报,其所提供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也支持同济大学办学质量绩效评估白皮书的撰写并服务于学校的战略规划与决策咨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校学科发展与评估研究中心张薇薇通过对高校分类评价的共性指标与各类型高校的特色指标进行归纳,指出高校分类评价的观测点与高校发展的关切点联系紧密。她认为,高校分类评价于高校而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挖掘数据背后的理念,把回顾性分析转变为前瞻性研究,化被动为主动,主动贡献智慧,发挥高校智库功能。


华东政法大学教育评价研究中心万圆认为,高校分类评价在学校内部要向二级学院分类评价转化。通过二级学院分类绩效评价改革,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实现校院良性互动。在二级学院分类绩效评价改革过程中,通过分类不分等,二级学院更加重视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个性化反馈报告要注重丰富度、针对性和专业性,评价结果得到学院认可。


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类高校综合评价研究基地陈思提出,高校分类评价结果反馈后运用于高校的建设之中是工作的重点。就高校分类评价的队伍建设而言,分类评价应实现区域内高校的联动,组建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专业队伍,在后期培训与岗位专业性发展等方面能够增强其规范性,不断拓展人才成长空间。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教育评价研究中心周益斌指出,合理进行部门分类,是做好部门绩效评价的第一步。协商式进行目标管理是做好部门绩效评价的关键。设计好“蛋糕”的切分制度是做好部门绩效评价的重要保障。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做好部门绩效评价的初心。


市教委督导室副主任戴勇对本次工作坊进行总结,充分肯定各位青年专家对高校分类评价工作进行的探索和研究,并对大家的发言主题一一回应。他认为高校分类评价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学术研究和政策实践进一步融合,不断提高高校分类评价的学术含量,要将高校分类评价与学校规划相结合,与二级学院管理相结合,与个人专业发展相结合,提高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的工作水平。


上海高校分类评价青年工作坊是促进评价工作队伍专业发展的一种尝试,为高校分类评价工作者们提供交流分享的平台,促进评价专业人员的专业化发展,在合作、共享和交流中把高校分类评价工作做得更好。未来上海高校分类评价青年工作坊将进一步聚焦评价指标、数据治理、结果应用等主题,组织专题研讨,助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的科学化、专业化发展。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汪洋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03646-134058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