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自民
为什么国际学术会议难觅中国学生的身影? 精选
2011-7-22 05:20
阅读:16251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是硕博研究生、博士后及年轻科研人员接触、了解、认识国际同行,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行探讨学科发展趋势、请教相关领域的未知问题,了解、学习他人的良好研究策略、思路和方法,发掘他人研究工作的优势与特色、进而优势互补、展开潜在的合作,同时也是认识“大腕”级人物、介绍自己的研究工作、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如读博)和出国深造(博后或工作)等的重要机会和平台!

    可惜本人发现,在这样的国际学术会议(特别是在国外主办)中难觅中国学生的身影!本人从事基础生物学研究,近几年在几次相关领域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中特别留意此问题,但不知其它领域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是否也如此。初步分析一下出现这种情形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中国学生感觉自身英语听说不行,自己不敢/主动参加这种国际学术会议;2)导师/老板不重视也不支持年轻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经费限制。对于第一个问题,本文完全赞成青年才俊颜宁的博文《逼着学生去提问》中的说法,中国的硕博研究生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与老外进行基本交流完全没有问题,尽管有时词不达意或语法不对,关键问题是不敢开口以至于主动性也大打折扣。事实上,在国内举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中还是能看到很多中国学生的身影,而且很多学生的报告内容深受老外的好评,因此英语问题应该不是主要原因。

    尽管如此,第二个问题仍需要引起特别重视。看看自己身边周围的实验室,几年下来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寥寥无几。个人认为,导师/老板对这种现象要负主要责任!研究生培养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实验、发文章、完成课题这么简单,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认识到科研的内涵和真谛,培养真正具有国际性、学术性、思想性、不仅能动手而且能上台讲演的学生,特别是对于那些既具科研潜力又有科研兴趣的青年人。毕竟,真正的科学研究不是组内闭门造车,也不是导师自己同认识的几个同行专家之间的小范围交流。

    至于经费问题,这对于某些经费有限的导师/老板而言,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确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但相对而言,这样的课题组内学生也应该不多。而对于那些手头上动辄上百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经费的老板就说不过去了!经常听说某课题组出去吃一段饭花了几千元抑或上万元,出去旅游一次几万元,每年非实验性开销十几万,真不知道作为研究组这样的钱为什么不真正花在刀刃上。有的课题组课题经费到位后疯狂的购买实验设备,曾经听说某个研究组十多个学生,但PCR仪就有10台,真是让人“羡慕”啊!是“炫富”呢还是“烧钱”还是为国外仪器公司做贡献?国内研究组太不重视学生这一最最重要的实验室群体了,殊不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是实验室稳步发展、才是导师/老板脸上风光的最重要利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胡自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0140-46712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69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