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琴之源流
摘要:本文通过丰富的音乐史载及有关人文史料,首次较系统梳理了琴瑟弦鼗筑铮琵琶阮胡琴二胡等乐器之源流脉络和历史沿革关系,并首次否定了二胡源于奚琴之谬断,最后以一首诗总结了二胡源流史。
伊朱弦之雅器,含太古之遗美。扣清徵于云和,激流泉于绿绮。神女落霞,蔡邕焦尾。陶流抚之以寄意,宓子弹之而为治。周公之善越裳,文王之拘羑里。传古法于嵇康,感幽灵于女子…神气冲和独推于千里,风韵清远惟称于世隆。——北宋吴淑《琴赋》
二胡,二弦之胡琴,琴瑟之支流,胡琴之主流也。二胡发展至今,可分为高音、中音、低音三类。今人多认为二胡源于唐代奚琴,然史海苍茫,源流纷然,吾疑之,故略考述焉。
“樂”,丝弦附于木架,故乐本乃弦振之音也;音不断变化曲折,故近代合称为乐曲。弦,丝缚于弓也,黄帝时素女以绳丝作弦,故弦乃会意字也。是故:欲溯二胡之源,则必论及琴。《说文解字》云:“琴者,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胡琴之琴,篆书为“珡”,而瑟之篆书为“珡”下加“必”。玨,同珏,然此玨与玉无关,乃象弦琴之形也;人,演奏者也,后形声为今,又象琴架也;必,奏具也。故琴瑟者,乃以绷紧丝弦发音之乐器也。琴,导情奏乐之器也。古圣创道器,太古垂遗音,上顺天时,下化民心,内则修身养性,外则寄怀兼和。嵇康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是故琴乃传统艺术之精华、人文精神之载体、文人雅士之首艺也。
史海钩沉,上溯远古,琴瑟脉络略可寻焉。据文献,公元前约四千年,苏美尔人有二弦之琉特琴。《世本》:“庖羲作五十弦”。《说文》:“庖牺氏所作弦乐也”。东汉桓谭《新论》:“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东汉马融《长笛赋》:“昔庖羲作琴,神农造瑟,女媧制簧,暴辛为塤,倕之和钟,叔之离磬”。汉应劭《世本》:“女娲作簧,暴辛为埙”。注:暴辛,商代大臣名辛,姓姬,封于暴,城邑延至春秋,并入郑国。《礼记》:“垂之和钟,叔之离磬,女媧之笙簧”。郑玄注:“和、离,谓次序其声县也”,孔颖达疏:“言县磬之时,其声稀疏相离”。故:琴音悠扬,瑟音铮淙,簧音谐悦,塤音悲凉,钟音调和,磬音编离。明代《太古遗音》:“昔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以观象于天,俯以观法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始画八卦。扣桐有音,削之为琴”、“伏羲见凤集于桐,乃象其形,削桐制以为琴”。《淮南子》:“神农之初造瑟,以归神反望,乃其天心也”。东汉蔡邕《琴操》:“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修身理性,反(返)其天真也。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太平御览》载:谨案《礼记》疏云:“伏羲乐曰《立基》,言伏羲之代五运成立,甲历始基,画八卦以定阴阳,造琴瑟以谐律吕,继德之乐,故曰《立基》也。神农乐曰《下谋》,言神农播种百谷,济育群生,造五弦之琴,演六十四卦,承基立化,设降神谋,故乐曰《下谋》,以明功也。黄帝乐曰《云门》,言黄帝之道成名百物,明民共财,德如云出其门,民可有於族类,故乐曰《云门》。”注:伏羲、庖羲、宓羲,学界多以为同一人也,恐非,人皇氏历经多世,故名号异也。注:据《乐书》、《史记》所载伏羲时作五十弦琴,吾且存疑,姑且当作传说而已。
《吕氏春秋》:“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乐书》:“朱襄氏使士达制五弦之瑟,後瞽瞍判五弦瑟为十五弦,复增以八为二十三。”《帝王世纪》:“炎帝都于陈,作五弦琴。” 《史记·补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作五弦之瑟。”《新论》:(炎帝)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炎帝神农氏,作五弦之瑟,又作乐,名扶持,亦曰下谋”。
《世本》:“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胜,乃破为二十五弦,具二均声”。《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宋代《古琴疏》:“素女播都广之琴”。据《山海经》等信息考证,都广之野即成都平原,素女在此。《庄子·天运篇》:“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按《白虎通•礼乐篇》:黄帝乐曰咸池。咸池者,言大施天下之道而行之,天之所生,地之所载,咸蒙德施也。《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注。古学者记载有时混淆琴瑟。颛顼,黄帝之孙,生于西南若水,封于少昊之国,盖今辽东半岛及北部一带也。
《吕氏春秋》:“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麋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瞽叟乃拌五弦之瑟,作以为十五弦之瑟。命之曰大章,以祭上帝”。按《白虎通·礼乐篇》:“尧曰大章,大明天地人之道也”。按《通鉴前编》:“尧七十有七载,作大章乐”。《帝王本纪》:“尧作五弦琴,天下大和”。战国《韩非子》:“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吕氏春秋》:“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尚书·益稷》:“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元年己未,帝即位,作九韶之乐”。《吕氏春秋》:“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于是命皋陶作为夏籥九成,以昭其功”。按《淮南子·齐俗训》:“夏后氏,其乐夏籥、九成、六佾、六列、六英”。
西周春秋战国西汉典籍多记载琴瑟。《史记》载:“(师襄)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注:师襄,春秋时卫国乐官,擅击磬,亦称师襄子,孔丘曾从师襄学琴。如《诗经》:“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多处,可见周之人士好琴瑟。《荀子》:“听人以言,乐於钟鼓琴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战国策•燕策三》载“荆柯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战国策·齐策》:“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史记·刺客列传》:“善击筑者高渐离”。《汉书·高帝纪》:“酒酣,上击筑,自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注释:“状似琴而大,头安弦,以竹击之,故名曰筑”,“今筑形似瑟而颈细也。”《说文解字》:“筑,以竹(击之成)曲,五弦之乐也,从竹从巩”。曾候乙墓出土五弦筑。
筑,战国五弦乐器,形似古琴筝,无码,整木制成,剜有音腔,一头大一头小,长约一米,易携带,用竹奏之,形制和奏具异于琴瑟,乃上古五弦琴之轻量改造版也。无码则空弦奏散音,高渐离右手击弦而左手拢弦,故“为变徵之声”。右手竹片奏弦(击筑)技法有弹、拨、敲、击、擦、轧,而左手技法有拢、压等,故太复杂而难广传也。《隋书·音乐志》载十三弦筑,或乃误解,或筑传至隋代,增为十三矣,而后失传。今《辞源》、《汉语词典》等以为十三弦,考古证实此乃误也!西晋嵇琴、唐代轧筝之轧弦法,盖源于战国击筑之法也。
梳理以上史料,结合考古出土,琴瑟源流可略述如下:
脉络:庖牺氏五十弦琴,神农朱襄氏五弦瑟、十五弦瑟、二十三弦瑟,黄帝二十五弦瑟、颛顼琴(推测为五弦琴),唐虞五弦琴、十五弦瑟,夏禹鼗,周文王六弦琴、周武王七弦琴(古琴)、周瑟(丰富史载),春秋五弦筑(有文物出土)、战国秦十二弦筝、汉晋十三弦筝、十五弦筝、十六弦筝、二十一弦筝,二十三弦瑟、西汉二十五弦瑟(有文物出土)、唐宋五十弦瑟。
解释:西亚苏美尔之琉特琴,或乃百琴之祖也。公元前约三千年,庖牺氏初作五十弦琴(?)。约公元前二千六百年左右,朱襄氏炎帝都于陈之朱野,发明五弦瑟,后增为十五弦,复增为二十三弦。公元前约二千四百五十年,黄帝访都广,素女播五十弦瑟,后简化为二十五弦琴;又奏咸池于洞庭。公元前约二千三百五十年,帝颛顼封国于东海外大壑,后弃琴北征,成为北方大帝。公元前约二千一百八十年左右,帝尧时,瞽叟作十五弦瑟,天下大和;尧在位七十有七载,作大章乐。公元前约二千一百二十年左右,帝舜抚琴于洞庭泽,而服南三苗。公元前二千一百年后,大禹在位,抚琴祭祖,后治水成功,命皋陶作为夏籥九成,以昭其功;且以五音听治,有讼狱者摇鼗。而后经夏、商,传至周初,文王、武王相继加文、武二弦,五弦琴乃为七弦琴;至春秋时代,楚地有五弦筑,曾侯乙以之陪葬。琴瑟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相继加弦,衍生出一系列琴铮瑟,等。一般所谓古琴,乃七弦琴也,文学别称瑶琴、焦尾、绿绮、丝桐等。
弦乐器有口弦、一弦、二弦、三弦、四弦、五弦、六弦、七弦、十二弦、十三弦、十五弦、十六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五十弦等等。琴瑟阮铮,名目纷呈,何以类辨也?一据弦码,二据形制,三据膜数。琴,弦少,无排码,常为现场演奏;瑟,弦多、两排码,常作衬托气氛;筑,弦五,无排码,竹片奏之,技法复杂。此三者皆自带空腔。而筝之弦数居于琴瑟之间,一排高码,奏之铮铮然。无膜为琴瑟阮铮系列,有膜为弦鼗-胡琴系列。拨奏为琴瑟铮阮,轧奏为筑,而拉奏为胡琴也。自胡琴一出,音乐自离散曲变为连续曲,更加缠绵悠扬,更能表达细腻情感也。
琴瑟历史依稀可呈,可谓源远流长也。然二胡与古琴有关系吗?故下文再考述胡琴源流。
鼗,从兆从鼓,小摇鼓也。鼓侧缀二小耳,摇柄而双击作响,俗称两耳鼓、播浪鼓、摇鼓儿、梢子。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明代王三聘《古今事物考·武备》:“鼙,《内经》曰玄女请帝制鼓、鼙,以当雷霆,是则黄帝制之,以伐蚩尤也。”《吕氏春秋·古乐》:“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有倕作为鼙、鼙、钟、磬,吹苓、管、埙、篪、鼗、椎钟。”《通志》:“禹以五音听治,揭钟鼓磬铎鼗,以待四方之士,为铭于簨簴,曰:导以道者,挝鼓;喻以义者,鼓钟;告以事者,振铎;语以忧者,击磬;有讼狱者,摇鼗”。《尚书·益稷》载“管、鼗、鼓”。明代张岱《夜航船·礼乐部·律吕》:“禹作鼗等小鼓”。故黄帝时制鼓鼙伐战,帝喾时作鼗为乐,帝禹听鼗审案。
《诗·周颂·丰年》:“应田县鼓,磬鼗柷圉。”《周礼·春官·大司乐》:“靁鼓,靁鼗,地上之圜丘奏之。灵鼓、灵鼗,泽中之方丘奏之。路鼓、路鼗,宗庙之中奏之”。《释名》:《仪礼·大射》:“鼗倚于颂磬两纮。”郑玄注:“鼗,如鼓而小,有柄。宾至摇之,以奏乐也。纮,编磬绳也。设鼗于磬西,倚于纮也。”《周礼·春官·大司乐》:“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蔟为征,姑洗为羽,靁鼓、靁鼗”。故周代有二纮鼗,且分灵鼗、路鼗、靁鼗三类。
《礼记·王制》:“天子赐伯子男乐,则以鼗将之。又一作鞀。”鞀,导也,亦作鞉。鞀,以皮革之鼓昭告天下也。《礼记·王制》:“天子赐诸侯乐,则以柷将之,赐伯、子、男乐,则以鼗将之。”孔赢达正义:“将,行也,谓执以行命之,柷、鼗皆以节乐者”,“鼗如小鼓,长柄,旁有耳,摇之,使自击。柷之节乐于一曲之始,其事宽成,所以将诸侯之命;鼗所以节一唱之终,其事狭,故以将伯、子、男之命。”
杜挚赋序曰:“秦末人苦长城之役,弦鼗而鼓之。”鼓以弦鼗,伸冤诉苦也。据载,弦鼗有四弦柱,直柄,圆形共鸣箱两面蒙皮,秦汉时俗称之“秦汉子”。故秦汉时为四弦鼗。
总之,鼗之前身,盖乃黄帝时之战鼓也。帝喾时,或用蟒蛇代替夔皮,大鼓分化为小鼗,擂鼓变为摇鼗,军乐器变为歌舞器。帝禹时鼗为诉讼之公器,西周时为祭祀、封赐之乐器,秦末为伸冤诉苦之乐器。长柄之鼗,结合琴瑟之弦,乃为弦鼗。秦末四弦鼗,至汉代或又简化为二弦鼗也。然论形制,苏美尔之二弦琉特琴最与二弦鼗相近,但史海苍茫无载难考,故不敢妄推。依华夏乐器自身发展之逻辑,亦可自然产生弦鼗也。
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注:胡中,乃西域胡人之中。琵琶,当源于秦末弦鼗也。西汉西扩,弦鼗西传,然后改制为批把。西晋阮咸(阮籍之侄)善弹,直柄圆形琵琶又谓阮;南北朝时,西域又传入梨形音箱、曲颈之琵琶,所谓胡琵琶。与中国琵琶结合,于是形成新式琵琶。
《晋书》:“临锻灶而不回,登广武而长叹,则嵇琴绝响,阮气徒存”。唐有轧筝,以“竹片轧之”(据《旧唐书》),乃筝之变异也。唐孟浩然诗曰:“竹引嵇琴人,花邀戴客过。”宋高承载:“杜挚赋序曰:‘秦末人苦长城之役,弦鼗而鼓之,记以为琵琶之始。’按:鼗如鼓而小,有柄,长尺余,然则击弦于鼓首而属之于柄末,与琵琶极不仿佛,其状今嵇琴也。是嵇康琴为弦鼗遗象,明矣”。宋末陈元靓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二弦,以竹片轧之,其声清亮”。注:轧,滚压,摩擦弦振也。沈括又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嵇琴轧奏,乃秦末弦鼗之衍分也。今人多认为因嵇康善奏而遗名,其实当因嵇康改制善奏而得名,乃胡琴之前身也;历经西汉至唐代,西域纳入中国版图数百年,而嵇琴随之传至西域矣。
唐代岑参诗曰:“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注:此胡琴与琵琶并列,故二者不可混淆也。北宋沈括又载:“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欧阳修诗曰:“奚琴本出胡人乐,奚奴弹之双泪落”、“奚人作琴便马上,弦以双茧绝清壮。”可见,至少在唐代,嵇琴已传至西域,因西域多马而无竹,故以马尾拉奏代替竹片轧奏,后东传中土而曰胡琴。奚族,乃南北朝之库莫奚族裔也;唐代奚族一支分布在北方。奚琴形制略似今中音板胡,因北方难得蟒蛇皮,且名贵木材成本高,故奚族因地制宜、因情就简而用薄木板粘成琴筒,蒙木板代替皮膜,声音清脆硬朗,迥异于胡琴。随元明戏曲兴起,奚琴渐流行于北方汉族、朝鲜族等,形制继续稍加改变,至清代谓之板琴。朝鲜族至今仍谓之奚琴,其形似板胡,琴筒竹制或木制,筒前蒙以桐木面板,此乃唐代奚琴之遗器也!宋代陈旸《乐书》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奚琴源于弦鼗,此言合适;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当乃嵇琴奏法,而非奚琴奏法也。总之,奚琴当乃唐代胡琴之地方改制型,乃奚族对胡琴之大众化改制版,乃胡琴之支流而非二胡之正宗也。今人多认为二胡源于奚琴,误也!考据不足,则名实混淆;源流不清,则以讹传讹。其实,二胡源于胡琴,板胡源于奚琴。
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十二世纪(对应北宋晚期,而元朝还未建立)鞑靼人流行一种二弦琴。宋代晚期,陕西榆林石窟第十窟壁画中,有一飞天用马尾弓拉奏卷首、二轸、二弦、圆筒形琴筒之乐器。山西省繁峙县岩山寺经幢上,有一线刻乐器图形,一人正盘腿而坐,手持马尾弓拉奏。南宋迁都临安之际,丝弦乐器继续发展,有“杭弦”之称。《绿窗新语》记载:“贯酒坐阁子上,彦取二弦轧之,俞取箫管合奏。”据岩画和史料显示,蒙古人把酸奶勺加工后,蒙上牛皮,马尾拉二弦,谓之勺形胡琴,其最长二尺左右,共鸣箱较小。是故:宋代二弦可拉奏可轧奏,乃唐代胡琴之发展也。元代传至中国北方,蒙古蒙以牛皮,改之为勺形胡琴也。蒙古(鼓)之名,或源于此也。
《元史》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甘肃元代石窟壁画有伎乐天持奏拉弦,此器卷颈、二弦,以弓奏之。明代尤子求绘画中,有一童子奏胡琴,卷首龙头、二弦,用马尾弓拉奏,琴杆固有千斤,形制已似近代二胡也。《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马头琴,初以琴头雕马而名,乃勺形胡琴之发展也。
四胡,四弦之胡琴,清代谓之提琴,蒙古族谓之呼兀尔。宋代陈旸《乐书》:“奚琴、四胡本胡乐也。”清代《律吕正义后编》:“提琴,四弦,与阮咸相似,其实亦奚琴之类也。”此话最后半句不妥。清代提琴,今谓之四胡,乃宋元胡琴之增弦改制也。上世纪六十年代,李一男等改制,于是四胡亦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也。注意:四胡之弦数与西方提琴相同,然二者形制、发音机理存在本质不同:四胡是共振箱较小、膜振动发音、竖奏,西方提琴是振动箱很大、木板振动发音、横奏。
据以上史料,胡琴源流可略述如下:
脉络:琉特琴…?…,黄帝夔鼓(大型军乐器)、帝喾鼗(小型乐器)、帝禹鼗(诉讼工具)、西周鼗(礼乐器)、秦末汉初四弦鼗,汉二弦鼗(?)/琵琶,西晋嵇琴/阮,唐胡琴/奚琴,宋二弦,元明胡琴(如,火不思)/勺形胡琴,清二胡/马头琴、四胡/板琴,现代各种二胡。注:“/”号之后乃历代中国少数民族之胡琴名称,“?”表示为形制演化推测,暂缺史载佐证。
解释:琉特琴可能曾迳中亚进入中国,而成为秦末弦鼗之祖,然二者关系缺乏考据。中国上古琴瑟多有史载,亦可独立发展出弦鼗。
鼗源于鼓,帝喾时为伴舞之乐器,帝禹时为诉讼之公器,西周时为礼仪之乐器,秦末为诉苦之乐器。长柄之鼗,结合古琴之弦,乃为弦鼗。秦末四弦鼗后分支流:其一,弦鼗西晋时扩尺寸、改形制,轧弦于鼓首,抚弦于柄末,改为嵇琴;其二,弦鼗在汉代已传至西域,扩尺寸、改形制,创为琵琶,后东传,至西晋时创为阮琴。弦鼗与嵇琴之间,疑有二弦鼗作为过渡型,乃嵇琴前身也。至唐代,嵇琴已传至西域,用马尾弓奏,创为胡琴;然后,胡琴东传唐北方,膜改为板,薄片成筒,乃曰奚琴也。而胡琴继续改进、美化,又分流为南北两支:南支(汉族)为宋代二弦、元明清胡琴、近现代二胡、当代二胡(包括低音二胡、韶琴等);北支(奚族、朝鲜族等)之一为唐代北方奚琴(胡琴之地方低廉改制型)、清代板琴,此可谓北支之板胡分支,北支(蒙古族)之二为元代蒙古族勺形胡琴、清代马头琴(增大箱体)、四胡(再加二弦,略似但非西方提琴)。自明至清,方戏勃兴,胡琴样式多样化矣。纵而观之,多弦古琴瑟简化为四弦,加膜共振变为弦鼗,乃第一大变也;弦鼗稍改形制为嵇琴,或已减为二弦,以竹片轧奏,并丰富技法,乃一大发展也;嵇琴改奏具,以马尾拉奏而变为胡琴,乃第二大变也;胡琴改实木琴筒为粘片琴筒、改皮膜为木板,造价低廉,使胡琴由稀贵变得大众化,乃一大推广也。弦鼗上承古琴之弦奏而下开膜振之先声,胡琴采用马尾之奏弓而大展弦琴之内涵,二者有变制革器新音之功也。
至近代,刘天华访采民间,探究佛教音乐,拓展二弦胡琴(俗称二胡)之音域,于是二胡自民间走向专业;阿炳(华彦钧)出身道士家,幼入道而读书,少擅诸多乐器,钻研道教音乐,后好奇红尘气息,自道入世而不幸目盲,遂以街头卖艺为生。其一生创作和演出民间乐曲两百七十多首,而录存者仅六首。一代音乐天师悲惨陨落而百篇乐曲失传,如春秋乐圣师旷离世而百卷《宝符》逸灭,令人痛惜悲叹也。
至现代、当代,二胡更加多样化、精致化、专业化、大众化矣,作曲家、演奏家辈出。如,曹天立发明低音二胡,椭形大琴筒,填补超低频音域之空白,他还发明水晶电子二胡等。而高韶青发明韶琴,扩大音域,且可自由精准调节频域,一统高、中、低音二胡,且用特制人造膜代替蟒蛇膜而降低成本,无音垫而消狼音,且特带喉音也。两先生皆乃二胡现代化之代表人物也。
总之,琴之历史,流长源远;胡之发展,不断精专。东西交流,南北影响;形制奏具,继承革变。文明互鉴,伴随兴衰;曲谱时逸,乐器永传。
且作诗曰:“
琉特琴音逝悠远,庖牺画卦作经弦;士达五弦定气乱,玄女制鼓伐夷蛮。
咸黑作鼗伴舞旋,颛顼弃琴东海湾;舜奏南风服三苗,禹听摇鼗治国安。
礼乐征伐自周王,柷鼗将爵和琴弦;师旷百卷空逸散,伯牙学成在情专。
秦末弦鼗诉苦尽,马上琵琶竹下阮;高山流水觅知音,嵇琴清抚任自然。
临崖赋诗松入画,酒后长啸风流玄;山野古贤潇洒矣,广陵一散高议险。
嵇琴西传唐西域,马尾胡琴音缠绵;东返中国下江南,奚琴脆板鸣北番。
南宋偏安乐二弦,明人好戏伴二胡;满蒙马头响草原,清代雅乐落民间。
天华病中吟新弦,阿炳街头奏二泉;现代二胡琳琅目,作曲演奏星满天。
赛马战骏势奔腾,牧曲国风荡腥胭;天立低音震沉雄,韶琴百变惊群贤。”
2021-1-30,后有修正更新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郑中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9142-127444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