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科技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于环境、卫生及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成为整体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内在动力;生命科学可谓是现代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在所有科技文献中,生命科学占到25%,生命科学的各种成果源源不断地向生物医药产品、技术转化,成为生物产业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成为无可争议的“21 世纪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2010年,医药工业完成总产值 12427 亿元,年均增长 23% 。在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加速推进生物技术发展的背景下,2010年,我国明确将包含生物医药在内的生物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为了推动生物产业的发展,先后批准了22个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这里的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生物化工、生物农业、生物质能源、生物环保等。而本文仅论述其中的生物医药产业,其产品为药品、医疗器械和检测试剂,这些都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审批管理,并应用于临床。
产业集群是21 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集约化发展的重要形式。工业园区作为工业产业的有效载体,已经为20世纪的成功经验所证实。特别是它作为能有效推动产业集聚,促进集群内企业协调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越来越多受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指处于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相关辅助性机构为支撑,在拥有同一产业文化的地域范围内高度集聚,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垂直和水平联系,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相关机构所构成的地域产业综合体。
生物医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研发周期长的发展特点,促使产业发展必须实现三大集聚:向园区集聚、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向专业智力密集区集聚。从国际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成功经验来看,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是实现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是促进生物医药技术成果产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正因为如此,全国各地纷纷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当地的重点发展产业或发展规划目标,成立诸多药谷、生物医药产业园。
从全球各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布局特点可以看出,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区域均集聚在各国科研机构密集、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上海、江苏与浙江)、 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东部沿海地区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已批准设立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中有30%家分布在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也是最高的。
上海
上海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能力最强,新药创制成果最突出的基地。 上海拥有长三角数量最多,水平最高的生物医药科研机构。上海共有五所医科大学和医学院,还拥有中国科学院药物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水平生物医药科研机构。这些机构为生物医药的研发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这些机构还通过改制或投资创办了部分生物医药企业。
上海市跨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中心密集,已经形成了以中科院上海分院、国家基因组南方中心为主的“一院六中心”体系,是长三角地区乃至我国生物医药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中心。生物医药领域的跨国公司如辉瑞、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诺华、罗氏、赛默飞世尔等均在张江设立了研发中心或总部机构。
上海拥有本地区最好的医院资源。有些医院甚至代表了中国医学领域的最高水平,因而吸引了长三角地区和全国其它地区慕名而来求医的病人,这为新药开展临床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病例资源。相应在上海成立了大量针对的国内外医药企业进行药物的临床研究CRO(合同研究组织)企业。
上海重点推进浦东张江-周康、闵行、徐汇、奉贤、金山、青浦等六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了浦东张江-周康、闵行和徐汇为中心的生物医药研发、临床服务外包和产业基地,以奉贤、金山、青浦为重点的生物医药药物制造基地。据统计,2011年六大产业园区实现生物医药制造业工业产值近500亿元,占全市的75%,已经成为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江苏
江苏提出把生物技术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工业。泰州、南京、连云港、苏州等地为核心。江苏省2010年生物医药产值超过2000亿,位居全国第一。2012年,江苏省生物医药企业销售收入将达到2700亿元。江苏省医药骨干企业实力较强,有17家企业进入全国制药工业百强行列。依靠高水平的制造业技术,江苏将构建以泰州“中国医药城”为中心,南京、苏州、连云港、常州等各具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布局。
南京是国内一流高校最多的城市之一,作为当今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泰州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集聚了美国哈姆纳研究院、德克萨斯医学中心、中国药科大学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医药研发机构。 江苏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围绕省内多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成100个创新服务支撑平台,助推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的发展。
江苏将构建以泰州“中国医药城”为中心,南京、苏州、连云港等地各具特色、差异发展的产业发展布局,目前已经形成苏州、南京、泰州、连云港等一批生物医药研发制造基地。
浙江
浙江省生物专业园区12家,以杭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台州国家化学原料药基地为核心,湖州、金华等生物产业聚集带。其中杭州经济开发区的生物产业基地发展最为抢眼,园区中拥有华东医药、民生药业、胡庆余堂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还相继吸引了赛诺菲安万特、泰尔茂、旭化成、史密斯、眼力健、艾康生物、艾博生物、默沙东等一批国际著名制药公司落户。
另外,浙江省医药制造业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昌是我国最重要的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之一。
对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进行分析,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1、重视产业“创新链”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出发,园区需要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整合,企业扎堆并不能保证园区的长远发展。要形成产业集群必须重视全产业链的发展,其核心是“创新链”能够贯穿整个产业链始终。从长远来看,建立研发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引进智力资源、团队是后续增长的关键。泰州医药高新技术开发区在设立之初发展就说明了这一点。
上海中信国健药业、上海赛金药业等企业的生物大分子药物的成功利益于良好的研发环境。位于苏州的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就是当地高新区联合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共建的国家级专业医疗器械产业园,短短几年已经涌现出高端医疗器械成果。而如浙江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在漫长的研制过程中,得到了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的多次“雪中送炭”式的资助。上海歌佰德药业的人重组凋亡素2配体、上海泽生科技的纽兰格林注射液等新药产品能够进入到研发后期,也是因为有当地园区的大力资助。
2、区域内园区互动、避免趋同
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因为土地资源稀缺,已经开始从宏观角度合理规划,形成了一个“中心、五大基地的布局”,并且五个基地各有自己的发展方向。而随着交通的发达,城际交流大大缩短,浙江、江苏在客观上,也承接了一部分上海的生物医药新技术、新项目。浙江、江苏的药企,很多也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和办事处。目前长三角已经出现这样一种趋势:上海专注于以专利药为目标或需要最新技术的药物研发和生产领域,江苏和浙江则更注重常规生物医药产品的生产。
3、园区服务体系健全
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园区,如上海张江、苏州、泰州、杭州等地,不但花大力气打造了高水平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使得入驻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享受到专业配套齐全的优质服务,大大提高了企业创设初期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并且园区还成立了孵化平台,通过园区把政府资金与风险投资引进来,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在服务体系建设中,园区往往是成立相应的公司进行相关运营。如张江就成立了几十个相关的公司。上海市生物医药园区大都成立了相应的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服务于入驻的中小企业。
4、园区管理机制灵活
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园区,只有少数园区为政府机构,兼管辖区内行政、治安工作外,大部分均已经转变为企业运营模式,其中运营上海张江高新技园区的上海张江集团还在上交所上市。
长三角生物医药园区在管理模式上分为政府主导型和企业投资开发型两种类型,前者由专门成立的园区管委会来管理,并受地方政府领导,如苏州太仓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等。在园区成立初期,以当地政府领导兼任园区领导的方式,对园区发展可以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园区成熟以后,则应进行企业化运营。
长三角许多生物医药园区管委会已经转化为国有企业,负责园区内的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平台搭建等工作。如张江生物医药基地的张江生物医药开发有限公司、奉贤生物医药基地的奉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
另外也有民营企业投资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如方圆制药投资的常州生物医药孵化器有限公司、上海药谷嘉兴国际生物科技园。另外,一些大企业所建立的产业园也引入其他企业入驻。这些园区在管理模式上更加灵活,在赢利模式上主要通过资产经营、企业孵化、平台经营、项目经营、技术开发服务、人才培训及政策咨询等。
结语
目前全国已经有400余家生物医药的园区,重复建设的情况非常严重,造成了各园区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集聚优势难以体现。长三角区域依托自身优势,在十二五时期,会进一步加速发展,进一步凸显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的不平衡,与中西部差距将持续拉大。
参考长三角生物医药园区的特点和成功经验,其它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应当考虑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特点,作出合理的区域与功能定位;在产业上游、中游、下游、中介服务等产业布局上设立相应的制度、政策支撑;招商引资时也不能过分注重税收因素而忽略了“创新链”的建设;另外,应充分发挥政府和中介机构的作用,重视科技成果在园区内的转化、网络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人才培训与交流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交互作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