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常杰
让学生看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而不只看练成的钢铁---巡课笔记之12
2014-12-8 17:29
阅读:10430
标签:巡课笔记, 教方法, 教思想, 科研方式的学习

让学生看到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而不只看练成了的钢铁---巡课笔记之十二(唐常杰)

在最近几周的教学督导听课中,看到一些老师在课堂上教思想、教方法,收到了好的效果。现把他们的好方法介绍给朋友们。

基于角色轮换的实验课。在小小的学生开发团队中,编程、测试和撰写研究报告是每个学生都应掌握的基本功。为了比较完整、高效地训练这些基本功,在《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课中,Yqh老师采用了基于角色轮换的考评方案,一个规模适中的开发任务,分成三个相对独立模块、各块依托不同的主要结构(栈、树、链表、图等等),合起来有实现了一个有实际背景的应用,如快递送货路线之优选等等,3-4人的小团队成员按如下方式轮换角色:


队员甲
队员乙
队员丙
子课题1
编码(50分)
报告20分)
测试(30
子课题2
测试(30分)
编码(50)
报告(20
子课题3
报告(20)
测试(30
编码(50

“跳起来、摸得到”的实验选题学生的许多实验项目,好像老师做横向开发项目,但有不同类型的难度:老师的横向项目的绝对难度大,而学生实习项目的相对难度大(相对于已有知识和技能),我们的实习要求“三个一定”----有一定意义、具一定规模,有一定成熟度(能运行),这对于许多同学,毕竟是人生第一次。

学生小团队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就是选题。好的题目应该是“跳起来、摸得到”,有一定难度,一定规模,才有训练价值;要能做得出来,才有一定的成熟度,学起来才有信心。

数据库系统课程中, LC老师组织了几次选题的课堂讨论会,实验小组选题后,写出论证(背景、意义,平台,方法,可行性等),在课堂讨论中发言,请老师同学点评,LC老师做了很好的讲评,讲系统规则,讲目标任务,点评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在课堂上,笔记见识了学生们活跃的思想,禁不住插话,用“粤菜和川菜”比喻了选材与技巧的平衡:粤菜选材好,简单的清蒸也能卖好价钱,川菜技巧高。简单的粮食也能做出麻辣脆,强调了选题。

学生的项目大多数由近及远,贴近生活:例如《面向中学生填志愿的大学排序系统》,表达了高中毕业生的“我的大学我做主“的诉求,又例如构思的电子游戏《英雄联盟》的发言人之“阿伦三问”:为什么选这个题目?。这个题目的外延含义?这个题目有多大的难度?表明学生知道要选“跳起来,摸得到”的题目。

像研究论文那样引入新概念观察到,我们的老师有两种讲新概念的方法:

1)从定义出发,(就像目前许多教科书,特别是数学性强的教科书),新概念就像古龙小说中的少侠,横空出世,说来就来,一个比一个厉害,刚蹦出的形式化的概念,为了准确和凝练,稍有点难懂,部分学生会迷茫几分钟,等到讲完例子,“喔,原来这么一回事”,又有点上当感。

2)从需求出发,把观察到的对象摆出来,说明对新概念的需求。几位老师在讲离散数学的新概念时,或多或少地采用了第二种方法,虽然时间多用两分钟,但这是研究式的方法,把听讲者当做研究伙伴,师生一同观察,一同提炼,一同抽象出-新概念,学到的方法可能比那一项概念有更长的时效。

计算机科学中,科研论文的第一段(概述或前言)比较难写,讲动机、讲意义、讲需求、讲前人的成果和不足,并且引出新概念新方法,通常这一段要由老手来撰写或修改。如果我们的学生,从大一大二就得到这种研究式的训练,到写论文的时候,写前言之难可能就小一些了。


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曾经见到过两位老师用下列的两种方法讲解图连通的矩阵演算,

1)从一般到特殊,在黑板上板书,用n阶矩阵的乘法;由于黑板版面较小,写了擦,擦了再写,看到第三黑板时,也许第一黑板的内容又忘了;虽然老师备课认真,对教材熟悉,但讲者和听众都比较辛苦。

2)从特殊到一般,在PPT描述了n=2n=3的情况,然后,作为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纸上试写关于一般的n的演算,最后让一位做得好的学生做几分钟报告,省时省力,还有课堂交互,不打瞌睡。

第二种种方法可比喻为重走“探索之长征路”,也许,若干年前的发现者就是在 n=1,n=2,n=3的特例基础上,猜出了规律,才做出了一般的论证。

第一种方法比较简洁,有一定数学美,,适合写书,学生看到的是拆卸了脚手架的大厦,是“练成了的钢铁”,也许,学生以后写论文可以用这一方法;

第二方法寓一般于特殊,从简单到复杂,是研究的方法,是讲课的方法。让学生看到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讲课,化难为易,把听众讲懂才是硬道理,;让学生学思想、学方法才是硬道理。


相关博

让PPT灵动而又吸引眼球—巡课笔记之一

课件内容之处理:思路、方法、深浅和详略(原名《照念PPT陋习之分析与解决》)---巡课笔记之二

互动是课堂的活化剂和清新剂 ---巡课笔记之三

享受学习,享受实践---喜看学生“玩”电脑,----巡课笔记之四)

享受听课和享受讲课—巡课程笔记之五

谁是“那位同学 ”---巡课笔记之六

记一次带”民意调查的课堂讨论(图&文)---巡课笔记之七

秀秀我们学生的实习作品 ---巡课笔记之八

带个相机去上课—巡课笔记之九

展现教师魅力的开学第一课----巡课笔记之

半期考察:种瓜见瓜,种豆见豆--- 巡课训科笔记之十一

让学生看到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而不只看练成了的钢铁---巡课笔记之十二(唐常杰)

讲话重尾习惯的数学模型及其矫正 ----巡课笔记之13

反木桶效应 与 985/211本科资历--巡课笔记之14

马航MH17的辩论 兼 反思一次课堂辩论的组织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唐常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7179-84939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6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