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8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pring87

博文

学习需要生存危机作源动力,更需要热情作持续力

已有 5382 次阅读 2011-5-28 08:5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热情、源动力、持续力

日本小孩常玩一种名叫“生存”的游戏:一些卡片上分别有老虎、狼、狗、羊、鸡、猎人等图案,三个孩子各执一副,暗自出牌,虎能通吃,但两个猎人碰一块儿可以打死一只虎,一个猎人能打死一只狼,两只狼碰在一起可以吃掉一个猎人。当每个孩子手里的虎和狼都灭亡后,一只羊就能吃掉一只狗。一开始看到游戏规则后,我就困惑不已:羊怎么能吃掉狗呢?游戏中的解释是:因为虎和狼没有了,狗正处在一种安逸和放松的享乐状态中,在“生存”游戏中,此时不但一只羊能吃掉它,两只鸡碰在一起都能将它消灭。

 

我国亦有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没有对手和较量,没有危机和竞争,任何一种事物都会萎靡倦怠从而走向颓废甚至灭亡。也许因为缺少天敌而实现空前的繁荣,但也正因如此,最终将走向灭亡。时刻保持一种警惕和危机意识。这样确实能够昂扬斗志,饱满精神,并激发学习与前进的源动力,从而愿意投入紧张与忙碌的学习与工作中。生存危机感,属于“他律”机制,能激发学习与工作的源动力,却难以成为维持奋斗激情的持续动力。

 

持续动力,需要“自律”来做支撑,而“热情”即为形成自律的最佳来源。

 

为了寻找工作与学习的热情,我曾经采用过多种方式,较为典型的有三种:“移植式”、“启发式”和“认同式”。

 

一、“移植式”

 

试想,很多人是不是对看电视剧、电影有着无穷的热情?饭可不吃,觉可不睡,工作可以不做,但喜欢的电视剧与电影,却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为了探究这种“狂热”的产生机理,我曾经用沉浸于看个人极为偏爱的韩剧的方式,来考察这份热情是如何产生的,并很想将这种狂热移植到学习与工作当中。最初的几次,总有一种失败感,因为在看韩剧的过程中,总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因耗费大量时间而懊恼的羞愧之感困扰于心,这样不但没有移植热情,反而被这种羞愧感污染心情。而后才明白过来,这样方式未能收到良好成效的原因在于:如果用一种狂热之情投入到没有多大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上,收获的不是狂喜,而是后悔不已,那么,终究不能带来真正的热情源动力。不过,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虽然并没有将看韩剧的热情转移到工作与学习中,但也让我领悟了另一个道理,即自己并非对生活与工作没有热情的人,只要我们愿意,并尝试着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受外界打扰,不仅能激发热情,甚至还有可能出现狂热状态。在韩剧上能如此,在其他学习与工作过程中,亦能实现。有了这种认识之后,慢慢发现要饱含热情地学习与工作中,其实比较容易。

 

二、启发式

 

启发式,主要是通过培养兴趣以启发热情。读研之后,要说兴趣培养方面,我想最重要的是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比较可笑,怎么读书的习惯在读研之后才开始养成。虽有惭愧之感,但事实如此,我并不想回避。在读研之前,虽有读书,却大部分时候仅限于与课程相关的书籍,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读研之后,经导师推荐与引导,才慢慢认识到浩瀚书海,还有如此多的书籍在等待着我们的畅游,才认识到丰富知识结构、开阔视野的重要性。由最初导师的强制性要求“每天至少读半小时书”,到后来每天不看书都觉得闷得慌,才意识到读书兴趣早已激发,读书习惯已然养成。这种通过兴趣培育热情的方式,我在读书习惯的得以成功应用,并给生活带来很不一样的感觉:内心产生的一种力量,它的强大超乎想象,能够带来能量、活力与意义。

 

三、认同式

 

罗素说:“道德的概念,完全取决于对赞赏的渴望和对不赞赏的恐惧,这是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同样,人类的任何一种行为模式,大都基于对赞赏的渴望和对不赞赏的恐惧,不论其赞赏是来源与外界还是内心。这种赞赏,即为认同。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种,对追随对象的认同。这种认同,是一种价值观的选择导向,并意识到这对自己非常需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崇拜或追随的对象,近到父母、老师与朋友,远到名人圣人或其他成功人士。我们由心底的认同感,源于自己想要往这个方面发展,因而会有追随的欲望,并将热情投入其中,从而努力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尽管有紧张,有忙碌,甚至疲惫不堪,但也不会觉得心累,而身体上的疲劳之感总是容易恢复的。

 

第二种,他人的认同与赞赏。俗话说人言可畏,然而,人言亦可敬。偶尔,他人的一句认同或赞赏之词,在自己的内心能够激起一阵又一阵波澜,成为继续往好的方向发展的自动马达。这种力量,估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有所体会。但同时,也需要避免另外一种负面情况的出现,即过于看重别人的看法。因为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有时不但不能增加热情,反过来可能扼杀热情。这种太过紧张的重视,将会把我们的智慧与事物的本质隔离,而过于小心谨慎,仔细盘算,而难以保住热情。

 

第三种,自我认同。热情的源头,在于自己的内心。一方面,这种自我认同,需要通过付出努力才能看到是否实现想要看到的结果,并在此过程中增强自信。另一方面,自我认同,一部分是源于他人的认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很多时候,需要得到父母、师长与朋友的认可,也许还有陌生人的认同。

 

不知您是否还对学习、工作与生活饱含热情,若暂时感觉缺乏热情,是不是可以尝试着为自己寻找呢?本文提供的三种寻找方式,希望能够给暂时缺乏热情的人一些建议。同时,若朋友们还有其他寻找方式,希望能够共享。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7086-448792.html

上一篇:送给即将读研的准师弟师妹
下一篇:“惋惜”与“欣慰”常共存
收藏 IP: 220.169.30.*| 热度|

9 吕喆 田兆贤 李莎 张志军 张亚红 罗帆 陈远建 tautau1 guotao1988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