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话听上去有点惊世骇俗,颇有点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味道。那天晚上和邵、吴两位教授走路时候,我偶然说出这么一句话。起因是因为说道了网络背景下的电影产业,我问传播学大家邵教授,这话很像是麦克卢汉的语气。其时正在和邵教授谈起他的华莱坞,我提出一个说法:“华莱坞的网络走向:一种创意体验的影视图景”,可以写文章,可以做课题。我要说的是阿里搞的“娱乐宝”,它并非提供终极产品,而是提供娱乐过程。换句话说,它改变传统电影的产品形态,好莱坞模式只是文化工业的产物,还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人性消费需求,尤其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娱乐梦想。
边走边说,我讲到这个体验过程不再以终端形式的产品体现,而是以过程形态呈现,在这个过程中充满参与式体验,自然它是一个长长的消费链,也是价值链。在这个价值链上,终极产品已经无足轻重。就在这个时候,我说了上面的话。麦克卢汉讲,媒介是人的延伸,不仅电影是媒介,影院也是一种媒介,叫环境媒介。但是我们都记不清楚,麦克卢汉到底这样说过吗?如果他没有说,那么这句话就是我的创新。晚上回来翻了一下,麦克卢汉还真有这样的没说过。哈哈,看来可以算是我的创新表达,尽管很偏激,但有一种片面的深刻。
昨天朋友说有个老板要投资电影,约好了明天一起谈谈电影。我说我不懂电影,朋友则执意要一起坐坐。凑巧今天看了一场电影,韩寒的《后会无期》,这是一场令人在失望中同样引发深省的电影。还没走出影院就忘记了电影的内容和情节,尽管如此影院里人气还是很旺,清一色的年轻一代,显然都是韩寒的粉丝,影院里没有通常那种轻声屏气,时不时有一些戏谑的声响,这100多分钟基本上就是在这么一种氛围中给打发掉的。想到了更早一些郭敬明的《小时代》,没有看过,但据说也很火,比那些著名导演的所谓大片还有票房。
(欢迎关注【视界】微信公众号,很多精彩,尽在其中)
想到【视界】第一期推出时候,曾写过一篇文章《影院是妓院的延伸》,说得有点夸张,虽然表述未必严谨,但是却道出一个事实。我翻了一下麦克卢汉的书,他是这样说的“照片是没有围墙的妓院”,“影星和风流小生通过摄影术进入了公共场合。他们成为金钱可以买到的梦幻。他们比公开的娼妓更容易买到,更容易拥抱,更容易抚弄。”
曾经有段时间我说过,电影有点夕阳产业的味道,现在看来这个说法未必准确。这就好比妓院这个古老的行业,在数千年的变迁中,并没有因为文明的进步和技术经济的发展而消失一样。只不过,传统电影应该要改变它的盈利模式,不再追求一终极形态而获得青睐。这就像韩寒和郭敬明,他们玩的是粉丝经济。对于电影这种注意力产品而言,年轻一代们走进电影院,多少都带有和韩寒郭敬明对话的意味。当此之时电影的内容和它的表现技巧,往往都降低到次要层级,电影充其量也只是他们粉丝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只是为韩粉和郭粉提供参与是娱乐的一个节点。
我很得意娱乐节点这个表述。尼尔・波兹曼讲“娱乐至死”,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断言。几年前指导研究生写论文,强调“娱乐是人的本质需要”,就像饮食和性爱那样的本质需求。当今之世,政治、经济、文化,举凡整个社会都充满了某种娱乐形态,而当媒体成为一种隐喻,社会成为一个舞台,人生成为如戈夫曼所说的“拟剧性表演”的时候,需要关注的就不仅仅是终极形态,而是整个过程。如果从电影的娱乐体验而言,单纯终极产品所带来的娱乐价值,肯定没有整个娱乐过程来得更深刻。
在这个意义上说影院宛然就是妓院,除了麦克卢汉所讲的更容易得到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他往往是一次性消费体验,就如同走出影院马上忘记电影的内容,只记得去过一次影院消费了一次韩寒和王珞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