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红艳,马燕冬,刘力力. 从文字学角度解析中医“气”的含义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8):2014-2016
摘要:文章梳理了与“气”相关的几个字之间的源流关系,从文字学角度分析“气”“氣”等字的构形理据,可以看出与“气”相关的5个字,相互之间有着时间上的继承与演变关系。“气”“炁”“氣”“餼”“乞”5个字,“餼”“炁”字已经废除不用了,而“氣”字作为繁体字仍在使用。“气”作为“氣”的简体字在使用。“气”字概况表示了“云气”和“真气”“廪氣”3个概念。而“乞”字则是“气”字的省减,被借用表示“乞借”之义。中医基础理论关于“气的基本概念”的3种观点均直接来源于“气”“炁”“氣”等字包含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际与传播信息的最重要的工具,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记录语言的书写 符号系统。语言有两个重要因素——音和义。记录语言的文字,只能从中选择一个要素来作为构形的依据。因此,文字形体直接显示的信息只能或是语义,或是语音。汉字构形的最大特点是要根据汉语中与之相应的某一个词的意义来构形。因此,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某种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从历代汉字的构形系统考察,各共时平面上的汉字的整体系统,都是按表意原则维系的。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形体以及形体所携带的意义信息,去分析研究这个文字所表示的词汇的构形理据。通过梳理与某个概念内涵相关的一批文字的构形理据,才能进一步了解清楚其中的源流及演变关系。
气的构形理据分析
要了解中医“气”的含义,首先要对“气”及其相关的一些文字进行构形理据分析,梳理清楚其中的演变关系。现代人认为“氣”字是繁体字,是最早的字形,而“气”字为现代的简体字,是后出字形。实际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氣”“气”在古代为两个字,代表两个含义不同的词汇;后来将“氣”代替“气”字;“餼”字代替“氣”。1964年国务院公告的《简化字总表》中将“气”作为“氣”的简化字或简化偏旁处理。另外,道教典籍将“气”,特别是人体真气用“炁”字表示。下面笔者从构型角度一一分析“气”“氣”“餼”“炁”等字的意义,理清其中的词义变化过程。
“气”的本义即为云气。其甲骨文字形为,其金文形体为,小篆形体为。从形体演变中均可见其字形的构形理据为三横,象天上的云气往上升腾状。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云:“气,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从气”。这是解释“气”的意义的最早记载。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1]进一步加以解释:“象云起之貌。三之者,列多不过三之意也。是类乎从三者也,故其次在是”。
“氣”音xì,是个形声字,从米气声,本义为“赠送客人饲料和粮食”。《说文解字》云:“氣,馈客刍米也。从米气声。《春秋传》曰:‘齐人来气诸矦。’餼,氣或从食。(既+氣),氣或从旣”。
关于“气”“氣”两者的关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做了很好的注解:“气氣古今字,自以氣为云气字,乃又作餼为廪氣字矣。气本云气,引伸为凡气之称……借为气假于人之气。又省作乞”。又曰:“餼……从食而氣为声,葢晚出俗字,在假氣为气之后。”段玉裁认为“气”“氣”为古今字,并举例证明了“气”“氣”“餼”“乞”四字之间出现的先后顺序与演变关系。
“炁”字,在道教典籍中常用,用此字表示人体的元真之气,或表示产生万物之源头的物质,将其与“云气”之“气”加以区分。上面的“旡”可能表示此字的读音,而“灬”表示“火”。
“乞”字,是“气”字被借作“乞借”的“乞”字用,后又省一笔为“乞”字。
与气相关的5个形体的演变关系解析
与“气”相关的5个形体“气”“炁”“氣”“餼”“乞”,相互之间的演变关系表示如图1。
图1 与气相关的5个形体的演变关系
图1中所说的“古”和“今”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不同于现在所说的古今概念。古指造字之初的时代,今指历代研究者所处的生活时代,例如唐代,清代等,但对今人而言则皆为古代。因此笔者用“当代”表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
第1条中的“气”的本义为云气,后以“氣”字表示此义。第2条中的“炁”,本义为真气,后以“氣”字表示此义。第3条中的“氣”的本义为廪氣,后造“餼”字表示此义。第1-3条中的各种“气”的含义现在均用“气”字来概括了。第4条中的“气”则被借作“乞借”的“乞”字用,后又省一笔为“乞”字。
中医“气”的含义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查阅出土文献,早在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5处提到“气”的概念,气字多指热气、蒸气之类,如说某些外用药,加热后用气去“熨”。《五十二病方》论“睢(疽)病”,有“骨睢(疽)”“肉睢(疽)”“肾睢(疽)”“益(嗌)睢(疽)”“烂睢(疽)”“血睢(疽)”“气睢(疽)”。另外,马王堆帛书《阴阳脉死候》:“凡三阳,天气殹(也),其病唯折骨列(裂)肤一死。凡三阴,地气殹(也),死眽(脉)殹(也),□病而乱,则【不】过十日而死。三阴(腐)臧(脏)炼(烂)肠而主杀,□□五死;唇反人盈,则肉【先死】;□□□□,【则】骨先死;面黑,目環(瞏)视,则气先死;汗 出如丝,傅而不流,则血先死;舌掐(陷)槖(卵)卷,【则筋】先死。五者扁(徧)有,则不沽〈活〉矣”。
这两条材料证明,当时医家已经将骨肉气血筋归为一类,将气看做是构成人体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五种物质之一。 中医基础理论关于“气的基本概念”,大概包括3种观点:一是根据古代朴素的唯物观认为“气”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本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的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这种朴素的唯物认识被引进医学领域,就形成了中医学中的气的概念。二是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素问·宝命全形 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三是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 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中医关于“气”的含义的解释均是从上面第一、二条中“气”的含义演变而来。
结论
通过简单梳理与“气”相关的几个字之间的源流关系,从文字学角度分析“气”“氣”等字的构形理据,可以看出“气”的本义为云气,“氣”的本义为 “赠送客人饲料和粮食”。两字在古代意义不同,各有分工。后以“氣”字表示云气,造“餼”字表示“赠送客人饲料和粮食”。与“气”相关的5个字,相互之 间有着时间上的继承与演变关系。“气”“炁”“氣”“餼”“乞”五个字,“餼”“炁”字已经废除不用了,而“氣”字作为繁体字仍在使用。“气”作为“氣”的简体字在使用。实际上,现在的“气”一个字概况表示了“云气”和“真气”“廪氣”3个概念。而“乞”字则是“气”字的省减,被借用表示“乞借”之义。中医 基础理论关于“气的基本概念”的3种观点均直接来 源于“气”“炁”“氣”等字包含的概念。
参考文献(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聂广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5158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