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李洪涛. 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考辩.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04):1-3
摘要:温病的发病类型是历代温病学家关注的重要课题。目前通常认为,温病之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系由明代汪机首倡。文献考析表明,此说失确,并对其名实所出提供参考意见。
温病的发病是温病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自《内经》以降,历代医家对此进行过广泛深入的探讨,特别是有关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两种发病类型的阐述,不仅内容极为丰富,而且充满激烈的学术争鸣,强力推动温病学理论的发展和提高。由于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形成的漫长过程,而其概念的提出则系理论思维成熟的具体标志,故究竟在何时由哪位医家倡言就是应予以核定的重要问题。目前中医学界大多认为是明代的汪机,其中尤以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温病学》(彭胜权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以下简称“规划教材”)为代表。该书指出:明代医家汪石山认为“温病不独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伏气温病,而且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并提示文献依据为“《重订广温热论》引汪石山说”。笔者以为此论尚需商榷,特就其源流略行考辩,谨呈方家教正。
1 明前已有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之实论
众所周知,感受外邪后即时发病与否是判别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的基本准则。依此为据,明代以前的医著虽无其名的提出,却有温病发病迟早的论述。
1.1 叔和初释温病仅止“伏寒变温” 温病之名始见《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王叔和《伤寒例》阐注其机制曰:“冬时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又说:“冬时伏寒,变为温病。”叔和首次以寒邪的“中而即病”和“不即病”相对立论,在医学史上开创感邪后发病迟早别为两病的先河,新感发病和伏气发病的内涵已寓于中,只不过伤寒即发属“新感”,温病后发为“伏气”。也就是说,斯时所谓温病只有寒邪内伏而发者,别无其他类型。还要提及的是,叔和所述温病的发病环节完备无缺,即致病因是寒邪,邪伏处所在肌肤,邪伏时间为由冬至春,发病机制系伏寒变温。这对后世影响极深,几宗其说者,除邪伏处所或有不同见解外,余则罕有突破性实质进展。
1.2 宋代始论温病亦有即时发病 叔和“伏寒变温”说问世后,迄宋方有医家对温病发病提出新的见解。庞安常《伤寒总病论》一面深化“伏寒变温”的机制,谓“严寒冬令为杀厉之气也……其不即时发病者,则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至春夏阳气发生,则寒毒与阳气相搏于荣卫之间……因春温气而变,名曰温病也。”(《叙论》)一面在《天行温病论》中指出:“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者,皆冬时触冒寒毒所致。自春及夏至以前为温病者,《素问》、仲景所谓伤寒也……即时发病温者,乃天行之病耳”,“感异气变成温病也”。并谓“温病若作伤寒行汗下必死。”(《上苏子瞻端明辨伤寒论书》)继之郭雍《伤寒补亡论·温病六条》曰:“冬伤于寒至春而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又云:“冬病伤寒,春病温热,与夫时行温疫一类,才感即发,中人浅薄,不得与寒毒蕴蓄,有时而发者同论也。”上述表明,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化和医疗经验的大量积累,已有医家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温病决非局限于寒邪内伏有时而发者,还有感受异气或风寒温气而即时发病者,为病各异,不可等量齐观。
2 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之名并非源自汪机
明清时期,温病学呈现蓬勃发展的兴旺态势,出现众多温病名家和专门医著,其中不乏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的探讨。规划教材据《重订广温热论 》引汪石山说,认为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名出汪机。查该书(何廉臣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年版)《论温热本症疗法(新增)》载称:“汪氏证治要诀云:温与热有轻重之分,故仲景云:若遇温气,则为温病;更遇温热,则为温毒。热比温尤重故也。苟但冬伤于寒,至春而发,不感异气,名曰温病,病稍轻。温病未已,更遇温气,变为温毒,亦可名曰温病,病较重。此伏气之温病也。又有不因冬月伤寒,至春而病温者,此特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如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中暑相同。此新感之温病也。以此观之,是春之温病,有三种不同:有冬伤于寒,至春发为温病者;有温病未已,更遇温气,则为温病,与重感温气相杂而为温病者;有不因冬伤于寒,不因更遇温气,只于春时感春温之气而病者。若此三者,皆可名为温病,不必各立各色,只要辩其病源之不同而已。此石山之论温热也。”困疑在于:①《证治要诀 》乃明戴元礼撰,书中亦无相应记述。②石山明示“春之温病有三种不同”,规划教材谓“汪石山将温病分为‘伏气’和‘新感’两类”于文无证。③研析文意可知,“此石山之论温热也”显非汪氏自语而是何廉臣之按,循例“此伏气之温病也 ”和“此新感之温病也 ”仍当如是,排印时宜加标识(如括号等)以示区别。④明清之际曾有医著引用汪机之说,特别是吴又可《温疫论》,因距其生活年代近而更为可靠。书中《诸家温疫正误》录作:“汪云:愚谓温与热有轻重之分,故仲景云,若遇温气,则为温病(此为叔和之言,非仲景本论)。更遇温热气,即为温毒。热比温尤重故也。但冬伤于寒,至春而发,不感异气,名曰温病。此病之稍轻者也。温病未已,更遇温气,变为温病。此病之稍重者也。《伤寒例》以再遇温气,名曰温疫。又有不因冬月伤寒,至春而发温病者,此特感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如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中暑相同也。(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四时正气之序,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今特感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若感秋凉之气,可名秋凉矣。春温可以为温病,秋凉独不可为凉病乎?以凉病似觉难言,勉以湿证搪塞。既知秋凉病有碍,反而思之,则知春温病殊为谬妄矣。)以此观之,是春之温病有三种不同:有冬伤于寒,至春变为温病者;有温病未已,再遇温气而为温病者,有重感温气相杂而为温病者;有不因冬月伤寒,不因更遇温气,只于春时感春温之气而病者。若此三者,皆可名曰温病,不必各立名色,只要知其病原之不同也。”此与何氏所引相较,差别立现,可供佐证。其他如郑重光《温疫论补注》、林之翰《温疫萃言》等均予转录,限于篇幅,不再繁抄。⑤尤为着重的是,必须以汪机原作为准,否则有欠严谨审慎。考古今书目著录的石山医籍中,除《伤寒选录》外,均未发现相关记载。但是此书国内失传已久,无缘得睹。值得欣慰的是,1999年中国古籍孤本大全选编委员会自日本复制了《伤寒选录》明万历三年(1575年)敬贤堂刊本,2002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索阅其《温病一百八·温毒》载:“愚谓温与热有轻重之分,故仲景云,更遇温气则为温病,若遇湿(按:当作温)热则为温毒。热比温尤重故也。苟但冬伤于寒,至春而发,不感异气,名曰温病。此病先稍轻者也。温病未已,更遇温气,变为温病,亦可名曰温病。此病之稍重者也。《伤寒例》以再遇温气,名曰温疫。又有不应冬月伤寒,至春而病温者,此特感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如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中暑相同也。以此观之,是春之病温有三种不同:有冬伤于寒,至春发于温病者;有温病未已,更遇湿(按:当作温)气则为湿病,与重感温气相杂而为温病者;有不应冬伤于寒,不因更遇温气,只于春时感春温之气而病者。三者皆可名为温病,不必各立名色,只要知其病源之不同也。”石山之述如是,勿庸复辩。
3 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之名的演变
3.1 《伤寒选录》:新中和晚发 《伤寒选录·一百七》云:“愚按中、中暑、中热,名虽不同,实一病也。若冬伤于寒,至夏而变为热病者,此则过时而发,自内达表病,俗谓晚发是也,又非暴中暑热新病可比。或曰:新中暑病脉虚,晚发热病脉盛。”这是说夏季的暑病与热病不同:前者由暴中暑热引起,感邪即发,谓之新中;后者因冬寒内伏所致,过时而发,故名晚发。其指虽非春月温病,然就发病早迟相对而言,却与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的内涵相符,颇具启迪意义。
3.2 《温热经纬》:外感温病和伏气温病 《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条王孟英按曰:“外感温病如此看法,风寒诸感无不皆然。此古人未达之旨。”“若伏气温病,自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后达于气分,故起病之初,往往舌润而无苔垢,……迨邪从气分而化,苔始渐布。”“伏邪重者,初起即舌绛咽干……继必厚腻黄浊之苔渐生。此伏邪与新邪先后不同外。更有邪伏深沉,不能一齐外出者,虽治之得法,而苔退舌淡之后,踰一二日后复干绛,苔复黄燥,正如抽蕉剥茧层出不穷,不比外感温邪,由卫及气,自营而血也。”此论不再纠葛感邪后发病的迟早,而是从病理传变的由表入里或自里达表区别外感温病和伏气温病。转换视角,突破旧识,结合临症,足资借鉴。
3.3 《重订广温热论》:新感温热和伏气温热 该书《论温热伏气与新感不同(新增)》云:“新感温热,邪从上受,必先由气分陷入血分,里症皆表症侵入于内也。伏气温热,邪从里发,必先由血分转入气分,表症皆里症浮越于外也。新感轻而易治,伏气重而难疗。”《论温热四时皆有(新增)》曰:“温热,伏气也,通称伏邪。病之作往往由新感引发,所谓新感引动伏邪也。”此与孟英之说一脉相承,而以“新感”取代“外感”则属意更佳,并论及“新感引动伏邪”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展开研讨奠定基础。
3.4 当代《温病学》教材:新感和伏邪;病发于表和病发于里;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1956年我国设立高等中医药院校,陆续编写多版《温病学》教材,阐述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者以通称的4版(南京中医学院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5版(孟澍江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及规划教材最为瞩目。4版教材将温病“概括为新感和伏邪两大类型。新感与伏邪的原始含义是:感受外邪即时发病的称为新感;感受外邪未即发病,伏藏人体,过时而发的称为伏邪。”5版教材则谓温病“可概括为病发于表和病发于里两大类型;即前人所说的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新感温病的含义是指感受当今之邪即时而发的温病,是与伏邪温病伏而后发相对而言的,实际是指病发于表的温病。”“伏邪温病的原意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体内过时而发的温病,实际是指病发于里的温病。”规划教材进而归纳:“温病分为病发于表的新感温病及病发于里的伏邪温病两大类别。”“新感温病又简称‘新感’,指感邪后立即发病的一类温病。”“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按:又云伏邪或称伏气),指感邪后未即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上列各版教材所述,概念明确,定义简洁,在理论方面较前有着显著的发展和提高。应予指出的是,新感温病(新感)和伏邪温病(伏邪)的定义均以感受外邪后“即时”或“过时”发病为据,但又分别谓“实际上并不在于区分感邪后发病的迟早 ”(4版教材),“不必拘泥于概念上的感而即发和伏而后发 ”(5版教材),乃至“实际上发病的迟早难于确定”(规划教材)。前言方定,随即否弃,相互抵牾,似难自圆其说。再者,各版教材对温病类型的正式定名各不相同。
“新感和伏邪”与“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仅称谓简繁有别而无实质差异,均与发病迟早密切关联。“病发于表和病发于里”则以临床初起证候为据,这是否意味着学术见解的某种程度的细微转变,值得认真研析。
4 结语
中医文献的考辩表明,规划教材所谓“汪机将温病分为‘伏气’和‘新感’两类”是有违史实的。必须严格尊重原始文本,避免以讹传讹。
温病新感和伏邪发病的认识经历着由述实到定名的演化过程。从述实来看,宋·庞安常《伤寒总病论》首先突破《伤寒例》温病仅只“伏寒变温”的单一模式,明确指出温病非止“不即成病者”,同时还存在“即时发病温者”,温病的两种发病类型已初启开端。但郭雍《伤寒补亡论》载温病的“才感即发”和“有时而发”,也有其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这是因为,“即时发病温者”是由异气引起的天行温病,实系温疫;“才感即发”则指“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病因有别,致病互异,各具特定的学术价值,若或取舍,恐匪妥宜。就定名而言,最早确立温病两种发病类型概念称谓的当属王孟英《温热经纬》所述“外感温病”和“伏气温病”。特别是其含义的阐释,一反前人感邪后发病迟早及邪伏处所的揣测,而以病变的由表及里或自里达表区别两者,更便于理解掌握和临床运用。当代《温病学》教材继承总结已有学术成就,对新感温病(新感)和伏邪温病(伏邪)作出较为全面的论述,从而形成温病发病类型的理论体系。但究竟如何准确表达其定义以及怎样充分阐明伏气发病的机制,尚有发展完善的余地。
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相对立论,互为前提,其一废则另者不存。自《伤寒例》“伏寒变温”说问世后,因内含诸多理论困惑而受到不少医家质疑,吴又可《温疫论·伤寒例正误》即为典型例证。5版教材主编孟澍江教授尝谓:“伏气理论……以冬寒伏于内,到春夏才发病,即伏寒化温的理论方法来解释它,似有违背科学常识之嫌。”(《孟澎江中医学术集萃》,杨进等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拙作《温病病因三辩》(见《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 1期)亦曾就伏气温病的何邪内伏、何处伏邪、何时发病、能否逐一落实于具体温病以及伏气和伏邪的原本含义迥然有别等略抒浅识,为避繁冗,免予赘陈。但必须郑重申言:该文取信“《重订广温热论》引汪石山说”而谓“自此‘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获得正式定名,并纳入温病学术体系。”援据欠考,兹特勘正,并永为镜戒。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聂广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06372.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