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武昌花园山的故事(2)

已有 1780 次阅读 2022-7-27 11:50 |个人分类:谈情说爱|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2.1  索源

“当时花园山很荒凉,因而文华书院的建设面积很大。满地的绿色草地,宽敞的校区,这种类型的学校实属少见”,武汉作家、老建筑研究者胡榴明说。

据时任华中大学的校长韦卓民撰写的一篇文章里介绍,书院之所以取名“文华”,是因为美国圣公会派来中国传教的第一位主教中国姓姓“文”,后来的主教在武昌办了这个学校来纪念他。该书院由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于l871年10月2日创办,当时称文惠廉纪念学堂(英文名Boone Memorial School),中文校名为文华书院。

17.png

图5  文惠廉(William Jones Boone,1811-1864)

美国圣公会在华事业的奠基人和第一任主教,被称为“创立教会之第一人”

文华书院坐落在武昌的老城墙内,校园占地有24英亩,地势高低错落。既有被开发的花园山,也有夹在花园山和凤凰山之间的昙华林。

据武昌文华中学校史馆的介绍,文华书院开办之初,仅招收了5名男童。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入学,学校不仅免收学费和住宿费,还为每人每天提供六个铜钱的津贴。很快,学校拥有了14名学生和1名教师。文华书院开办之初率先实行每年三学期制,每个学期结束后有一个短时期的假期,与中国的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个传统佳节相一致。

《华中师范大学校史》记载,1890年,文华书院升格实行新式中学教育,学制改为全程六年;学期划分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3学期改为2学期;周六下午不上课,每个学期末还举行一次考试。学校一年两假,暑假2个月,新年假(寒假)1个月。1890年,西方历史、地理、数学课程也被引进课堂教学,体育训练也成了每日学校生活的一部分。当年5月1日后,学校配置了体操、游泳、单双杠等设施。

武昌城史专家刘翔说,从189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想将孩子送进文华书院。文华书院的新式办学,为中国内地办新学提供了一个范本,张之洞在湖北办新学就曾经到文华考察取经。

1903年,文华书院分成两馆:刚刚创建的大学部为正馆,中学部为备馆。但大学部于1909年才申请美国立案批准,命名为文华大学,备馆则改名为文华中学,大学和中学合称为文华书院。1924年,文华大学与英国循道会的武昌博文书院以及汉口的英国伦敦会创办的博学书院联合组成华中大学。

在近60年的历史中,文华书院不断地扩建,其不断修建而起的建筑很大程度体现了时代的变迁。深圳大学老师蔡泓秋在其硕士学习期间,对文华书院的建筑做了十分系统的研究。蔡泓秋表示,从1870年建造的圣诞堂到20世纪初建造的教学楼、教授楼和1921年建造的翟雅各健身所,再现了中国近代建筑的演变。文华书院遗存的建筑多为西方古典建筑风格,个别建筑外观采用中国传统大屋顶建筑形式。与前期修建的圣诞堂相比,翟雅各健身所就完全不一样,更带有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

2.2  漫步

从湖北中医药大学北大门往右转,沿着花园山的小坡往上,便可看到在空地上建立的圣诞堂(如今中医药大学的5号楼)。该建筑是文华学院的第一栋建筑,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于1870年建成,由于在圣诞日设堂,因而被称为“圣诞堂”(图6-7)。


图6  20世纪(左)与21世纪(右)的圣诞堂


图7  两张相隔40年的合影

左图为1947年华中基督教协进会的合影,右图为1986年3月22日湖北中医学院研究生会成立合影

这栋教堂不设钟楼,砖木结构,外墙浅灰色,其布局呈现出严谨的对称性,显示出其庄重之感。由于年代久远,虽然其承重的木架的外漆已脱落,但整体保护相当完整。该建筑长厅单层,居中设为入口并且建有门斗。三面外廊由立柱环绕,正面四根,左右廊柱各七根,有些立柱已经明显出现了裂痕(右图已整修)。

1868年(清同治七年)6月23日,基督教美国圣公会传教士文惠廉等一行三人,来湖北武昌传教。先在武昌府街(今青龙巷)办了个小诊所,作为传教场所,然后在昙华林东头购地建教堂。1870年12月25日由文惠廉主持兴建了武昌圣诞堂。1906年,由张统一作词、余日章作曲的《学生军军歌》在此诞生。辛亥革命期间,日知会成员刘静庵、胡兰亭、余日章等在此宣传“反清”革命思想。

圣诞堂旁是文华大学的神学院(6号楼,图8),1903年建成为中西合璧二层建筑,砖木结构,曲尺形平面,机制瓦红顶(更换过),地面木板,已更换为大理石,二层走廊木栏为原物。整体结构基本保留,为宗教建筑,其神学教育是文华书院1878年开设神学班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16.jpg

图8  神学院(6号楼)曾经是我们的教务处和研究生部(上世纪80-90年代)

沿着道路前行是理学院(7号楼,图9)。该建筑建于1909年,建筑面积1006平方米,早年为外国教师公寓。1932年开放为男学生公寓——“博育室”(Poyu Hostel)。整体为砖木结构的二层西式建筑,保存较好。抗战结束后,因战时华中大学大量房屋被毁,遂成为教工楼。上世纪60年代,华师老校长章开源教授夫妇曾在这里二楼安家。80-90年代为湖北中医学院科研处和人事处,现为名医工作室。

 

图9  理学院(7号楼)曾经为我们的科研处和人事处

理学院的隔壁,是1901年建成的文华书院正馆(8号楼,图10),1909年为文华大学大学部,1924年为华中大学文学院。一栋西式内天井回廊式砖木结构两层楼的精致小楼,建筑面积1256平方米。从门口进入,便可看到半圆拱顶式的门窗,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投射在地面上,极为绚丽,颇具哥特式建筑风格。再往里走,便来到拥有有天井的回廊,内天井下沉,中间零零散散放有数盆盆栽,有天井回廊,天井明台为红砂石。

天井地面由条石铺砌,已苔痕斑斑,一层东西两侧回廊立栏杆,二层回廊及墙板皆为木质结构。一至二楼的内阳台皆是木板铺置而成。站在长满青苔的石地上,仰望整个建筑,经过无数风雨冲刷的木质栏杆依然坚固,半圆拱顶的门窗虽显陈旧,但尚无破败之处,令人不禁慨叹当时建筑的奇妙。循着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旧式楼梯而上,从二楼的半圆拱顶式的门窗往下看,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

 

图10  文学院(8号楼)及其内部的天井

曾经为我们的财务科等诸多部门,老同学詹兄伟强任团委书记、组织部部长和副院长时都在这栋楼里

1920年2月,武昌文华大学校长孟良佐邀请蔡元培先生参加毕业典礼并作学术演讲,因为蔡先生因事脱不开身,便推荐了陈独秀(当年住宿于此)。据当时颇有影响的《国民新报》1920年2月7日的报道,以及《民国时报》、《汉口新闻报》1920年2月9日新闻等资料,2月4至7日,陈独秀先后在文华大学公书林、国立武昌高师、汉口青年会、汉口堤下段保安会等地作了多场演讲,讲“中国存亡与社会改革的关系”,宣称“中国的存亡在于社会改造,而求之于根本之解决,又非从教育上着手不可”。因反响过于强烈,后遭湖北当局“大为惊骇,令其休止演讲,速去武汉”。有趣的是,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曾在文华大学讲学、演讲和求学的就有李大钊、陈独秀、董必武、刘仁静、陈潭秋5人。

沿着大路再往后走,是文华书院的女生宿舍。1901年由美国人建造,1903年建成,三层砖木结构,现为湖北省中医院职工宿舍14号楼,平面呈扇形,外墙为红砖清水砌筑,其他为木构,三重弧线坡屋檐,颇为独特。

17.jpg

图11  文华书院的女生宿舍(14号楼)

我想到的是:1981年秋天的某日,老班长林兄带着我去拜见张仓祥老院长的那个晚上。因为在暑假,我意外地获准进入教师阅览室,通读了余云岫(1879-1954)的《医学革命论》三集,并写了“余云岫及其《医学革命论》”的读书心得。听林兄介绍,在1951年美国天主堂圣约瑟教会医院更名为湖北医院时,曾经在抗战时期就担任过少将军医(耳鼻喉科)的张仓祥就是院长;1961年3月湖北医院与湖北省中医学院合并为湖北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时,他由省卫生厅任命为学院副院长兼中国医学科学院湖北分院第一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并主持工作(副厅长曹冰清兼学院院长,并代职病休),直到1977年11月才被改任革命委员会顾问(退居二线)。而且,他还是张难先(1873-1968)的女婿,他的夫人是当时中医学院卫生科的科长。

张难先是中国近代史的名人,他反清、反袁、反蒋而拥共,从花园山的日知会到辛亥首义告成,曾经登过满清政府的监狱,反对过袁世凯复辞,在广州南方国民政府屡任要职,当过南京国民政府的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也被蒋介石聘任过上将国策顾问。1949年春。张难先极力反对华中“剿总”白崇禧,积极与中共地下党组织配合,粉碎了白逃跑前破坏武汉的阴谋,使“九省通衢”免遭破坏,武汉得以和平解放。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及常务委员会委员。到2009年,被选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荆楚英雄模范人物”(见武昌区志(下)-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

记得那时候,张仓祥老院长住在14号楼的二楼。我向他介绍了自己的读书体会以及文章的大意。他慈祥地告诉我:余云岫是个敏感人物,他的是非功过不能仅凭一套书就能够说明白的,还要充分认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中西思潮以及各种现实问题。尤其在中医学院这样的环境下,你一个青年学生最好不要碰这样的敏感话题。临走时,他留下了我的文章。几天后,林兄通知我去取文稿时,他指出了几个明显的错误后再一次告诉我,获得扎实考证之前不要涉及这个重大的历史问题。我明显感觉到,他对余云岫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与当时的流行观点并不相同,这也是林兄推荐我们认识的缘由。

如今,张老院长也已经离开了我们很久,只是那栋房子里与他的亲切会面将永远伴随我的回忆。

(未完待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8961.html

上一篇:[转载]武昌文华书院的老照片
下一篇:[转载]叶平:审视武昌昙华林的不同角度(1)
收藏 IP: 120.231.2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