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曹妍聊历史:旧石器时代

已有 2766 次阅读 2021-7-24 22:05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旧石器时代从200多万年前一直下延到约1万年前。由于时间久远,考古学家又把这个时期分成三个较短的时期,即旧石器时代早期(约200多万—20万年前、中期(约20万—5万年前)和晚期(约5万—1万年前)。

整个旧石器时代的人们都依赖采集和狩猎获取食物,学术上称为攫取型生活方式,与在新石器时代转型的生产型经济相对应。

该时期的人起初用粗糙的石器刺杀、猎捕、切割性情比较温和的中小型动物,后来可以猎取长颈鹿、野马、大象、河马等大型动物,至于鸟类、鱼类、昆虫、鸟蛋、植物块根、果实,更是早期人类的果腹之物。

随着生存经验的积累,旧石器早期的人们逐渐能按照自己的预想设计与制作产品,于是出现多用途的石器,像两面打击成型的手斧、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之类。在大约130万—50万年前,不同地区的古人类发明了人工控制天然火的技能,在法国埃斯卡利洞穴和北京的周口店洞穴均发现了人工用火的痕迹。

火的使用在世界史上意义重大,标志人类首次掌握了一种自然力。火被用来加工食物。烧制食物不仅味道好,且植物和肉类的粗纤维在过火后会变软,易于咀嚼和消化吸收,人类从此开始脱离茹毛饮血的状态。火还被用来驱赶野兽、加工木器,致使人类猎取动物的水平空前提高,披毛犀、野牛、剑齿象等大型野兽也成了原始人的捕获物。火还给人带来温暖和安全,人类从此不再风餐露宿,迁入可以遮风避雨的洞穴,并在100万年前开始的四次大冰期当中,不仅在北半球的冰天雪地中能够生存下来,而且还迁徙到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人类的社会进化也有一个逐渐克服动物式本能、不断走向自觉的过程。由于早期人类社会留下的痕迹不多,只有一些相当晚后的氏族部落组织的样本,因此,民族学家和考古学家构建起来的一些社会组织模式包括婚姻模式都是科学的假设。

就十分有限的史料看,人类为了在森严的自然界中立足,必须保持从动物界沿袭下来的以血缘为纽带的群体方式过活。从远古人类居住遗址的规模推测,估计一个原始群体的人口在30—100人之间,是很小的社会。任何社会组织要存在并持续发展,就必须形成一些调节社会关系的准则,以抑制人们的纯生物本能。这可能就是我们在近代仍处于原始状态的人那里看到的各种社会禁忌——外婚制、遴选领导人、财产公有、产品平均分配、奖勤罚懒、劳动分工与协作等制度——的原因。这些制度通命名为原始公社或史前公社制度。

人类物质生产和社会组织的进步总是伴随着思维的进步,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而思维是借助语言进行的。自从人类有意识地打制石器开始,就具备了最简单的概念意识,实现了向人类思维的过渡。随之产生了传递有关概念的最简单的语言形式,即声音信号。最初的语言只是动物式的简单音节。

此外某些肢体语言,如手语、表情也肯定是早期人类传递信息的手段。但这类语言还不足以表达人类日益增加的知识储量。人体的进化为人类特有的分节语的出现奠定了生理基础。喉结发达,咀嚼器官退化,牙床变小,吻部回缩,声道改变,口腔内的发音器官有了更大的活动余地,逐渐适于共鸣和形成唇音。当这些生理条件备齐之后,不同声调的分节语言大概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约70万—50万年前,因为北京猿人大脑的语言发生中枢中颞骨后部及颞—顶—枕骨部位有明显隆起。

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开始向现代人过渡。此间石器制作技术大有长进,生活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代居民开发出新的加工方法,在各地遗址中都发现了工艺复杂的狩猎工具——石球和石矛头,这意味人类捕捉野兽的能力大为提高,并且捕猎对象开始出现地区差别。例如在这一时期的人类洞穴住所中,大量堆积着兽骨,有的以熊骨为主,有的以鹿骨为主,有的以猛犸象骨或羚羊骨为主。在南非的遗址中还发现大批企鹅和海豹的遗骸。除野生动物食品之外,此时人类还创造出加工种子的技术,如使用砾石研磨器、磨槌、捣槌等工具去皮和制粉。人类还懂得了人工取火。这一切大大改善了天然食品的质量。

资料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1208540736948645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96838.html

上一篇:星言星语与星月(160):在海边
下一篇:[转载]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