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广州“新冠”病例诊疗报告

已有 1690 次阅读 2021-6-5 09:23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博客资讯|文章来源:转载

微信图片_20210605092203.jpg 

广州市新冠肺炎收治的定点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资料图

“这一次广州疫情的确诊病例,病毒载量高,比以前的患者高近一倍,这意味着他们的核酸转阴时间比较久,住院时间也会比以前要长。”6月3日,广州市新冠肺炎收治的定点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所有患者正在接受由国家专家组制定的治疗方案,无症状感染者和普通型患者以中医治疗为主,目前患者的病情向好。”

大排查发现病例早,入院后转确诊变得很常见

从病情的轻重比例来看,严重程度似乎没有去年1-2月份的时候那么高。这大概与及时发现病人有一定的关系。”蔡卫平分析。

去年疫情时,患者基本上是有症状,比如发烧去医院就诊后发现,而无症状感染者大多在社区排查中发现。而本次疫情中,很少是因为自己不舒服就诊被发现,他们不是密切接触者就是大排查中被发现的。所以,如果被排查到的时候无症状,进入医院后出现症状,后来病情又进展,这只能说明我们发现得早,早到患者还没发病就被收治入院了。”蔡卫平说。

值得一提的是,5月31日,一天之内广州确诊病例达到14名。“其实,这些病例中,有些人没发烧,入院时诊断为无症状感染,但做CT肺部已经有明显炎症。这14个转为确诊病例大多数是这样。”

另外,蔡卫平还表示,根据之前新冠康复者的随访看,有一部分康复者肺部受损,肺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而不排除本次疫情的康复者也有类似的情况。

病毒载量高,比之前的患者高近一倍

目前广州本土病例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无论有症状还是无症状,其病毒载量都很高,而且不是一般的高。跟之前的病人相比,其病毒量高出几乎接近一倍了。这一现象引起了蔡卫平的关注。

那么,病毒载量高会导致什么后果呢?蔡卫平说,病毒载量越高,核酸转阴的时间也会延长,这批病人肯定会比以前的病人在院治疗时间更长。他解释说,“咽喉部的病毒载量高低与是否会导致病情加重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如果在血液里能够检测到病毒,那这种引起重症的风险就非常高了。所以,一旦患者的血液检查中发现了病毒,我们就会非常警惕。”

无特效药,所有病例均采用中药治疗

目前对新冠病毒Delta变种,无特别的药物去抑制病毒。因此目前停用了所有的抗病毒药物。主要采用中药治疗,以及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据记者了解,目前郭阿婆的病情比较稳定,说话中气十足,精神状态良好。“近日我看她的CT片肺部炎症吸收不少。

目前病情进展的多数是七八十岁老年人,呼吸道症状不重,但是肺部的渗出、炎症很明显。对于这些病人治疗,除了服用中药外,还要加上对症和支持治疗,比如病人还有淋巴细胞低、免疫力低,就加一些胸腺肽;有明确的细菌感染就用上抗生素;高热的患者还会用上退热药,情绪焦虑,睡眠差的患者也会加用安眠药。一旦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就尽快使用氧疗。

就在6月3日,张忠德团队的专家还到病区看望患者。

中医专家每天都会去隔离病区给每一个病人开中药,辨证施治,进行针对性地治疗。”蔡卫平表示,“目前医院已经暂停嘉禾院区全部门急诊业务(包括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全力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工作,感染病中心的负压病房一直都在运作,各项救治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持续14天无新增病例,高中风险区域可逐渐解除封闭

截至6月2日,广东有2个高风险区,7个中风险区。广州对这些区域实施严格居家,足不出户,封闭管理。疫情何时能够消除,风险何时能够降低?这是很多居民关心的问题。

蔡卫平认为,“根据全市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的全员多次大排查以及几个重点区域的核酸大排查结果看,近期每天都有十几例新增病例,这说明目前我们的大排查有效果,及早把感染者找出来,切断传播链条。”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人可能做一次核酸测不出来,比如郭阿婆的老公就是筛查了三次核酸才出现阳性。“像高风险地区,估计核酸大排查要做三轮以上。发现一例感染者就保护了好多人,因此大排查也是及时有效地控制疫情的办法”。

蔡卫平预计,如果几轮核酸排查,持续14天无新增病例,高中风险区域则可以依据疫情风险评估结果动态调整、降级、解除。

【来源:央视新闻、羊城晚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89809.html

上一篇:[转载]18个通俗的心理学效应
下一篇:[转载]顾泳:中西医结合,要警惕这三个误区
收藏 IP: 120.229.9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