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广
《传染病学史》札记:理论融合的现状与展望(1)
2021-5-14 21:25
阅读:2047

五、理论融合的现状与展望

(一)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研究60

2018年,笔者还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任上,曾做了一个题目为《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研究60年》的PPT,总结了毛主席倡导中西医结合以来,在感染病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今罗列如下(可能有所遗漏,仅供参考):

1. 队伍建设

尤其是2003SARS之后,我国传染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和研究受到高度重视,建立了网络化的临床基地(表7-4)、实验室(表7-5)和专业学会(表7-6)。

1)中医、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

表7-4  中医、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建设单位

地区

建设单位

北京

北京市地坛医院

北京市佑安医院

北京市朝阳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天津

天津市传染病医院

天津市海河医院



河北

石家庄传染病医院

秦皇岛市第三医院

唐山市传染病医院

保定市传染病医院

邯郸市传染病医院

衡水市传染病医院

邢台市传染病医院

沧州市传染病医院

山西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太原市传染病医院

临汾市传染病医院

汾阳市传染病医院

朔州市传染病医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

包头市传染病医院

巴彦淖尔市中医院

通辽市传染病医院

黑龙江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

牡丹江市中医院

齐齐哈尔市传染病医院


吉林

长春市传染病医院

四平市传染病医院



辽宁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本溪市传染病医院



上海

上海曙光医院

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


江苏

南京市第二人民医院

无锡市传染病医院



浙江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安徽

安徽省中医院

合肥市传染病医院



福建

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厦门市中医院



江西

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南昌市传染病医院



山东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山东省胸科医院

青岛市传染病医院

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

滨州市传染病医院




河南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

周口市传染病医院

周口市中医院

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鹤壁市传染病医院

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

开封市传染病医院

安阳市传染病医院

湖北

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

湖北省中医院

黄石市传染病医院

黄冈市传染病医院

十堰市传染病医院




湖南

长沙市传染病医院

湘潭市传染病救治中心

株洲市第二人民医院

岳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郴州市传染病医院

衡阳市传染病医院



广东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粤北第二人民医院



广西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广西自治区龙潭医院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海南

海南省人民医院

农垦三亚医院

三亚市中医院


重庆

重庆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



四川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院

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


贵州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贵阳市传染病医院

毕节地区传染病医院


云南

云南省中医院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院

云南省传染病医院

昆明市传染病医院

西藏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




陕西

陕西省传染病医院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甘肃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兰州市胸科医院


青海

青海省传染病医院




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医院




新疆

新疆自治区传染病医院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院



总后

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染病相关三级实验室

表7-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染病相关三级实验室名单

实验室名称

所在单位

实验室名称

所在单位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

北京友谊医院

分子生物学(温病)实验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

微生物与免疫实验室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免疫实验室

浙江中医药大学

感染免疫实验室

北京地坛医院

临床病理实验室

浙江省中医院

免疫(传染病)实验室

北京佑安医院

免疫药理学实验室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所

分子生物学(传染病)实验室

北京佑安医院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病毒实验室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院

肝脏病理实验室

湖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分子免疫实验室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院

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湖北省中医院

免疫实验室

上海中医院

原虫与病毒实验室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免疫实验室

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医院

临床免疫(艾滋病)实验室

北京广安门医院

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

中药生物安全实验室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所

3)专业学会(见表7-6

表7-5  相关专业学会名单

总会

专业学会

目前挂靠单位

 

中华医学会

感染病分会

北京协和医院

结核病分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

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传染病专业委员会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

感染病分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

艾滋病分会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肝胆病分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疫病专业委员会(待成立)

江西中医药大学

热病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中医院

温病专业委员会

北京市中医院

艾滋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 科学研究

自从毛主席倡导中西医结合以来,感染病研究一直是重要的领域,大致分述如下:

1)乙型脑炎的临床治疗: 1954年,石家庄传染病院温病大家郭可明先生(图7-26)采用清瘟败毒饮、白虎汤治疗乙型脑炎,称之为“石家庄经验”。早期清热解毒,后期益气养阴。1956年,蒲辅周先生(图7-27)根据气候环境和个人体质,采取宣解湿热和芳香透窍方法治疗乙型脑炎,也取得较好疗效。

1.png

图7-26  1956年郭可明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

2.jpg

图7-27  蒲辅周先生指导学生

2)血吸虫病的药物筛选:上世纪50-60年代,各地通过老中医献药和筛选形式,获得了一大批防治日本血吸虫病的方药,如浙江的“腹水草”、江苏的“老虎草”、安徽的乌桕树根皮、湖北的“全生腹水丸”、湖南的“加减胃苓汤和绛矾丸”等。

3)疟疾的药物筛选:上世纪70年代,美越交战之中的两军深受疟疾之害。美国投入大量财力人力,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则求助于中国,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被称之为“523项目”。1967年,李国桥被点名组织一个针灸小组,加入523项目。1969年,屠呦呦中国中医研究院科研组组长的身份加入523项目。屠呦呦与同事一起查阅了大量药方,从中找出了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中草药或方剂,其中,青蒿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疟效果,对鼠疟原虫曾有过60%~80%的抑制率。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从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受到了启发。书中记载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内容,屠呦呦由此认为高温有可能对青蒿有效成分造成破坏,从而影响疗效。于是,她降低了提取温度,由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更低的乙醚提取,结果发现,乙醚提取法的提取物对于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均达到100%

4)老慢支的药物筛选:上世纪70年代,国务院、周总理十分重视和关心人民健康,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如老年慢性气管炎,颁发了71国发13号文件,为“攻克老年慢性气管炎”拨了很大的专项基金进行研究,筛选了大量的中草药和方剂。

5)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1983年,在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的共同领导下,开展了包括医学之内的38个项目科技攻关研究,医学类仅病毒性肝炎和癌症的防治及新型中西药物的开发3项,中医药防治研究作为分课题之一,其“六五-十五”的首席专家如表7-7

表7-7  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情况

时限

项目名称

首席专家

“六五”期间

中医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汪承柏

“七五”期间

中医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王伯祥

“八五”期间

中医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王伯祥

 

“九五”期间

中医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盛国光

中医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周珉,王灵台

“十五”期间

中医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陈建杰

6)“十一五”-“十三五”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研究: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的部署,国务院决定组织实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于2008年拉开序幕。其中,中医药防治也成为重要内容之一,相关项目情况见表7-8~7-10

表7-8  十一五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研究(中医药项目)相关情况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首席专家

2008ZX10005-001

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

 

2008ZX10005-002

无症状HIV感染者中医药早期干预研究

徐立然

2008ZX10005-003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及减少HAART毒副作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案/方法研究

 

2008ZX10005-004

中医药对HAART后免疫重建的影响研究

 

2008ZX10005-005

HIV中药复方优化及中医动物模型研究

符林春

2008ZX10005-006

慢性乙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

叶永安

2008ZX10005-007

慢性重症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

 

2008ZX10005-008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证候规律及中医药治疗方案研究

周大桥

2008ZX10005-009

慢性丙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

陈建杰

2008ZX10005-0010

肺结核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

周建民

2008ZX10005-0011

耐药肺结核中医药治疗方案研究

张慧勇

2008ZX10005-0012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标准研究

何丽云

2008ZX10005-0013

重大传染病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

潘桂娟

2008ZX10005-0014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科研基地建设

李兴旺

2008ZX10005-0015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科研基地建设

 

2008ZX10005-0016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科研基地建设

 

2008ZX10005-0017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科研基地建设

王业东

2008ZX10005-0018

中医药治疗肺结核临床科研基地建设

刘艳科

2008ZX10005-0019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平台体系建构及应用研究

张启明

2008ZX10005-0020

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候生物技术平台研究

日斤

2008ZX10005-0021

HIV/AIDS中医基本证候系统生物学研究

 

2008ZX10004-601

病毒性肝炎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平台的建立

胡义扬

 

表7-9  十二五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研究(中医药项目)相关情况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首席专家

2012ZX10005001

基于转化医学的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中医证候生物学研究

 

2012ZX10005004

慢性病毒性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化研究

叶永安

2012ZX10005005

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化研究

 

2012ZX10005006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综合干预方案研究

周大桥

2012ZX10005-007

结核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

陈心智

2012ZX10005-008

耐药肺结核中医药治疗方案研究

张慧勇

2012ZX10005-009

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疗效评价及共性技术研究

何丽云

2012ZX10005010

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临床科研基地与技术平台建设

张永利

2012ZX10004301

新发突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平台建设

范吉平

2013ZX10005001

中医药延缓HIV感染者发病、促进免疫重建及降低耐药的临床研究

 

2013ZX10005002

中医药辨证论治阻断、逆转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杨永平

2013ZX10005004

中药多方多途径治疗多耐药及广泛耐药肺结核临床研究与方案筛选

 

2014ZX10005001

中医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刘成海

2014ZX10005002

中医药活化潜伏HIV-1,促进病毒库清除的策略研究

符林春

2014ZX10005003

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应用技术研究

马建萍

 

表7-10  十三五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研究(中医药项目)相关情况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首席专家

2017ZX10106001

中医药治疗传染病临床研究支撑平台及共性技术研究

何丽云

2017ZX10305501

突发急性传染病中医药早期临床救治体系及预案研究

刘清泉

2017ZX10205501

中医药促进艾滋病患者HAART后免疫功能重建新方案研究

 

2017ZX10106001

中医药延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病、降低抗病毒治疗不良反应和机会性感染发生率的方案研究

徐立然

2017ZX10106002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化研究

高月求

2017ZX10106003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及HBV携带者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化研究

叶永安

2017ZX10106004

中医药辨证论治阻断逆转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一级与二级防治方案及降低慢加急性肝衰竭病死率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杨永平

2017ZX10106005

耐药肺结核中医药治疗新方案研究

张慧勇

7)近年来重大获奖项目:笔者粗略统计如下(见表7-11)。

表7-11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研究获得重大奖项情况

年度

获奖人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级别

2005

刘保延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05

李国桥

抗药性恶性疟疾防治青蒿素复方的研发与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06

曹洪欣

构建中医瘟疫研究及其方法学体系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06

刘耕陶

国家一类新药双环醇的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11

吴以岭

中药莲花清瘟治疗流行性感冒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12

李建生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证治规律与疗效评价研究及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15

屠呦呦

青蒿素治疗疟疾新疗法的发现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8)近年来出版的部分教材及专著:粗略统计见表7-12

表7-12  近年来出版的部分教材及专著

1.png

9)近年来已经和正在制定的临床指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见表7-13

表7-13  近年来已经和正在制定的临床指南

2.pn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聂广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8656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