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pengbo

博文

地质学知识在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 精选

已有 8966 次阅读 2021-8-10 23:22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地质学知识在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

彭渤

 

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地质学则代表“人地”这其间的“半边天”,对地理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包括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大部分的内容。地质学知识不但与人文地理学的实践教学密切相关,而且对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教学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以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为例,就此作初浅分析。为一己之言,恳请批评指正。

笔者认为地质学知识包括地壳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地球动力学三大部分的内容。地质学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强、实践性也很强的科学。而自然地理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表生过程及其与人为活动关系的研究。如何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是值得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探索思考的问题。因为如果不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地质学知识的教学就有可能偏离轨道,或者使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教学演变成地质学的实践教学,或者因脱离地质学知识的支撑而流行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故此,笔者在此强调如下三点。

1. 地质学知识是认识野外自然地理现象的知识基础。野外自然地理现象既有宏观规模的,又有局部的各种典型自然地理现象。宏观规模的牵涉到区域空间变化,如地貌的发育、土壤的形成、沉积物的搬运堆积、沙尘的形成(地球上有提供大气尘埃颗粒物的四大尘埃源区)、流水的作用等,都离不开岩石、构造等地质知识的分析。甚至大气环流都与地质学知识有关,比如“人类世”概念的提出,就是在北非撒哈拉沙漠与南美热带雨林上空尘埃颗粒氧同位素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模拟得到的科学认识。因此,地质学知识渗透到自然地理学的各个方面,是认识自然地理现象的知识基础。

而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分析中,岩石风化作用是其核心。风化作用与地貌类型特征、土壤的发育、植被的分布、流水的离子组成等密切相关。因此,笔者认为,各种形式的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要特别注重对风化作用的认识和分析。而岩石的风化作用又牵涉到风化作用的类型、程度、产物,及其与土壤发育的关系等很多具体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这些现象往往与岩石类型、矿物组成、地质构造等有关知识密切相关。

与地质学不同,地表发育的各种自然地理现象既与内动力地质作用有关,又受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控制。比如同样是喀斯特地貌,九寨沟、黄果树、桂林就表现出不同的地貌特征。从地质学的角度看,这是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下,不同的地壳升降运动型式所致;也是地表CO2浓度、温度、气压等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因此,笔者认为,全国性地理学联合野外实践教学,应特别注重地质学知识在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 地质学为自然地理学提供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自然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中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探索性,也有自身独特的工作方法。比如野外现象的观察、描述、记录等。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地理学的野外工作方法与地质学的野外工作方法是相通的。但地质学的野外工作方法更具专业特色。由于自然地理学的岩石圈部分即是一般意义上的地质学专业知识的体现,因此笔者认为地质学为自然地理学提供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比如岩性的描述、产状的测量、岩层厚度测量等地质学的工作方法在自然地理学中都是适用的,也是自然地理学野外的基本工作方法。但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地理学专业的学生并不会测量岩石的产状。要研究地貌、认识河流砾石分布,甚至探讨土壤剖面的结构特征等,都需要把握岩石产状特征。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而地质学关于岩性的观察、典型构造的观察分析等,为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提供了基本的工作方法。

3. 地质学知识为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提供专业训练。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在工作方法方面有很多是想通或者相同的。即需要对野外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描述、表达、分析,进而进行科学加工和逻辑思维分析。从近年评阅的很多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看,这个基本工作环节是很多自然地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即对研究对象的观察、描述、表达等方面的基本功欠缺,而野外资料的描述、表达,即把自己获得的野外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和表达,是形成科研素材和科学分析的支撑材料等的基本工作,是地理学专业野外工作基本功的体现。但本人觉得一些研究生该方面的训练明显不足。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同地质学的研究一样,特别强调野外第一手资料和素材的把握,因为野外第一手资料和素材是我们进行原始创新的基础。故特此建议,全国野外地理学联合实践教学要特别加强学生该方面基本功的训练和把握。而要达此目的,需要紧密结合与自然地理学相关联的地质学知识野外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布局。


参考文献

1.彭渤, 方小红, 戴亚南. 2019.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中地质学部分的教学设计. 高校地球科学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组委会编:高校地球科学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论文集,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73-75

2. 彭渤, 方小红. 2016. 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高校地球科学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组委会编:高校地球科学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论文集,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48-52.

3. 彭渤. 2007. 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应体现的特色. 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78-80.


2021.8.10 长沙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096-1299187.html

上一篇:偶回大地所
下一篇:全国高校地理学野外联合实习的重要意义
收藏 IP: 111.22.182.*| 热度|

9 檀成龙 周忠浩 刁承泰 尤明庆 黄永义 冯大诚 苏德辰 杜学领 段含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