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q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rql

博文

心血来潮写点文化

已有 2264 次阅读 2017-4-3 16:58 |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历史典故中关于心血来潮的例子,莫过于刘义庆《世说新语》中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兹录如下: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魏晋人物,以竹林七贤为代表,各个风流自任,超尘拔俗,虽佯狂肆恣,但终不失度。这使我想起(也许在这里我有点心血来潮)现代人要想复古不是穿汉服、讲国学、办书院就能实现的。

   先秦至两汉,延至魏晋南北朝,此间的文学皆质胜于文,用孔子的话来说质胜于文则野,我们可以从诗经、老庄、屈骚、汉赋、史记、三曹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诗歌甚至萧统的《文选》中发现,此一时期的文学,并不是拘限于一格,而以率性、直抒性灵为主流,有的文字读起来甚至粗朴无华、简易平常,但套用一句老话来说,“虽粗服乱饰,不掩绝代风华”。为什么这样呢?我想这一时期的文学,受道家思想浸润太深,而道家文化又显然是与这一时代是合拍的,道家思想是一种朴素的自然主义,贵天真,反对刻意雕饰,而恰巧那一时代物质文化也没有发展到细琐精致的程度,往往是能用就好,审美要求不以对称、形似、复杂、凝重、奢华为端的,这恰与古希腊和古巴比伦及古印度的审美特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除去道家文化里的修仙成道的虚无成分,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写意的精神气质在此一时代已发育成形,后世只能是继承兼模仿了。这一时期,儒家文化并未占据主流,即便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念中也饱含着严重的黄老气质,毕竟董还提出了天人感应之论。儒家太求实,道家则务虚,而这一时期的文化精神则以清虚散淡为主导。所以,儒家入世的思想是与此一时期的文化统绪相抵牾的,儒家之所以能成为后时代中国人的主流,实在是以佛教东渐的因缘为契机的。

   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已深入汉地中原,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无论北朝还是南朝,都欣欣然将佛教立为国教,比如梁武帝萧衍就是一位痴迷的佛教徒。佛教之所以能在汉地一时繁荣,我想并不是当时的人们对佛教有多深入的认识,相反,却是当时的人们没有真正透彻地理解佛教。魏晋时期的清谈玄议的风气很严重,士大夫们也喜欢参究道家老庄的经典著作,试图从其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但我想这并没有使当时的知识分子能够真正找到精神的归依之处,而来自异域的佛教以其高大上的形象让人们耳目一新,似乎一切的一切的疑惑都能从中找到答案。到隋唐时期,佛教已深入人心,这个时候的主流社会有摒弃以往的文化统绪以佛教取而代之的倾向。而真正的繁难之处却在于大量佛教经论的流入,人们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探究其真实内核时,一种贬抑排斥的心理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走得越近,信的越真,就更容易迷失于其中。

   到底是佛教征服了中国,还是中国征服了佛教呢?这是一个太复杂的话题了。我认为佛教在中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这一突变的诱因是隋唐以前中国式的美学灵氛,苍茫博大是佛教的基本构型,而用来表象它的构型的最优越的文化则非中国文化莫属了。古印度是玄思者和苦行者的栖息地,在这种氛围下分娩出的佛教难免不具有神秘气息。原始佛教教义繁琐,经律论卷帙浩繁,名相驳杂,辩论丛生,使人如同进琉璃世界,影相重叠,故沉溺于其中,徒增劳碌,纷然不知依止于何处,为自身心所困,又谈何安立身心。庄子言:天地之间有大美也,然局域于森罗万象的经文典籍和劳瘁于繁文缛节之中,又如何与天地精神、自然之道相往来。然天地之美的欣赏,如不加以羁约,则人心必受其牵累,又不知其所依止,恍兮忽兮,心驰神伤。故佛教言论文胜于质,而老庄思想质胜于文。两者契合之处,却在于其互补性上。佛教之气质,一言以蔽之,在于其认真,在于其信仰,其流弊现之于刻板;老庄之气质,在于其随心所化,其流弊显乎哉放达,不受约制。然两者精神一旦会通,则心有其安立,美有其归止。

   一方面,中国更古老的传统是贵重简易而排斥复杂,这并不是说中国古人的头脑简单,而是因为中国的古老传统是一种更注重体用结合的证道思想,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种有用的学说不在于其理论有多复杂和精致,往往能用的也就在一两句话中,往往一语道破,甚而直至于言语道断,因此,在隋唐时期才有禅宗的大兴,禅宗的气质太符合中国人的精神趣向了;另一方面,中国的正统知识分子们也开始反省这个问题,为什么分明可以经纶济世的儒家思想竟然敌不过外来的佛教文化,岂不是有点鹊占堂坛、喧宾夺主之嫌么?这一时期韩愈、柳宗元等以传统文化的卫道士的形象出现了。儒学从幕后再次庄重的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但这一次的出场,显然夹带了太多的私货,已然不会是纯粹的孔孟之道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63968-1043406.html

上一篇:关于范洪义老师的一副对联及我的注解
下一篇:范洪义:自编物理歇后语
收藏 IP: 36.58.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3 1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