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
中学退休的数学老师与清华购买的竹简真伪
2024-6-11 22:02
阅读:1679

1   前几天看了几位博友与姚老师就清华简真伪的讨论。在博文《清华简·别卦》后面,姚老师说“你的这位何先生实在是一位外行”,“真是一个装腔作势、没有什么水平的人。劝你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读他的这些东西上面”。不过,

图片1.png

网上找到何焱林先生的文章,知道先生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数学系,中学数学老师,1996年退休之后研读《尚书》。从“两篇《金縢》之比较”中摘录少许内容,博友您做个判断。

巴九公的图书馆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aspx?userid=5657130&cid=5 

2  清华简《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14支简,篇题写于末简背后;不过,“李学勤. 清华简九篇综述.文物, 2010(5): 51-57”也不用这14字篇题,大家都依着《尚书•金縢》说成简文《金縢》。第一段话内容相同,但文字有别。

屏幕截图 2024-06-11 172225.png

殷为地名、商为国名,先秦文献用例不同;《尚书》仅两例殷人自称“吾”,其余皆用“我”(计229见),剪贴如下。简文“武王、告周公”用词欠妥,何先生也有详细说明。 

屏幕截图 2024-06-11 120053.png

屏幕截图 2024-06-11 120131.png

3  黄怀信先生因无字残简碳14测年而相信清华简为真;逐句比对两个文本,认为简文晚出,且欠妥颇多,如“有遲”不可通。剪贴部分如下。 屏幕截图 2024-06-11 173917.png

黄怀信. 清华简《金縢》校读.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1(3):25-28

简文“管叔群兄弟”中“兄”应删,因为长兄伯邑考已过世,参与流言的都是“管叔之弟”,与管叔周公孰长无关。何先生对黄先生的文章有具体解读,如

屏幕截图 2024-06-10 164130.png

理由是:①“国”乃国都之意,如《周礼•考工记》”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 等等,流言于全邦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流言于国都即可制造混乱;②黄怀信先生及李学勤先生未注意到 《尚书•金縢》两见“邦人”、《逸周书》数(九)见“邦”字,并未避讳;③清华简《皇门》《祭公》整理说明也称“今文避汉高祖之讳而用‘国’,简文用‘邦’乃是祖本”,作伪者正是如此设想。又,清华简《祭公之顾命》21支简,篇题在末简背后,参照逸周书•祭公解》而称简文《祭公》。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225/12/5657130_355523323.shtml 

3BA14F48-4C7D-4990-9AA1-6D22A5673DC0.jpeg

4  何先生对两篇《金縢》中商与殷、我与吾、国与邦的辨析,颇见功力,似不能被称作“实在是一位外行”。此外,简文《金縢》不到400字,总有20处可议;空前绝后的14字篇题就是可疑。两年前读了房德邻先生文章,已觉得清华简《金縢》不真,难以理解黄怀信先生因两枚无字残简碳14测年就相信了拙劣的清华简为真。

房德邻. 清华简《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是伪作.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3(6):41-51

黄怀信. 清华简《保训》篇的性质、时代及真伪. 历史文献研究, 2010(0):133-136

屏幕截图 2024-06-11 180635.png

附录:

西周初期只用“于”,而战国中期已经用“於”。简文《金縢》“于、於”各四见,如此混用不应该出现在西周的文献,出土明确的楚简也是罕见,只是清华简多见。部分用词也是可疑,如“就后”当然为“乃后、其后”之意,但检索“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https://ctext.org/zh全部文献,二字连文仅两例,且是空间而非时间之后。“曹础基. 庄子浅注. 中华书局,1982. P107”的注解:“就先,向前追逐。就后,向后退避”。现在有人以“就后”作“稍后”用,但只是口语。

《莊子•內篇•大宗師》孟孫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後。

《三國志•蜀書•郤正傳》不樂前以顧軒,不就後以慮輊;不鬻譽以干澤,不辭愆以忌絀。 

简文《金縢》“王不豫有遲”,固然如黄怀信先生所说不通,当为有疾不过,清华简《祭公之顾命》也见“我闻祖不豫有遲”,整理者引《廣雅·釋詁三》遲,久也”,以為“此言不久於世 ”,已有多人表示“对年长病人如此言语,不合情理”。逸周书•祭公解》为“我闻祖不豫有”,“有加”先秦两汉文献51见

“不豫”先秦两汉文献 80见,含义各别,如“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夫子若有不豫色然”,“不豫,太醫令丞將醫人,就進所宜藥”等。《尚书•金縢》“王有疾弗豫”,“弗豫”为孤例,想来是汉初伏生传书时保留的古字;这或与西周“不”通“丕”即“大”相关,多见于铜器铭文。

又及清华简《越公其事》第二章吴王言及“先王,先王”,全篇吴王自称有“吾,我,孤,余,孤余,不穀”,简文未见“夫差”之名;而越王有“王,越王,越王句践,句践,越公,君越公”六种称名,未能发现运用之规则。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尤明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43775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7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