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DNA修复的科学家,但同时也有一位科学家可能会“黯然神伤”,因为也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就是哈佛大学的梅塞尔森(Matthew Stanley Meselson)教授。
梅塞尔森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科学贡献:
(1)证明了半保留复制 著名的Meselson-Stahl实验,奠定了分子生物学早期基础。
(2)遗传重组 著名的Meselson-Radding模型
(3)mRNA的存在 与雅各布(Francois Jacob)、布雷内(Sydney Brenner)于1960年证实mRNA的存在(注:另外两位后来都由于其他成功荣获诺贝尔奖)
(4)首次发现Ⅰ型限制性内切酶 1968年发现,但这种酶在碱基切割方面位置不确定,1970年,史密斯发现Ⅱ型限制性内切酶(目前常用类型)并分享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碱基错配修复 1976年,通过实验提出这种修复存在单链特异性机制,这项发现奠定了这项研究的基础;1983年,他和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 Modrich进一步发现DNA甲基化在单链特异性修复机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对这种机制的认识。
因此。按照梅塞尔森的贡献,也值得分享诺贝尔奖这一荣誉,特别是如果单独颁发给碱基错配修复这一发现的话,可以说当仁不让。但诺贝尔奖一次最多只颁发给3人,而今年在三种修复系统: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和碱基错配修复中各选一个代表,意味着需要梅塞尔森和Paul Modrich的直接PK,最终Paul Modrich胜出,梅塞尔森教授再一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如果限制性内切酶那次也算的话,就可以用“再”)了。
参考文献:郭晓强. 2004年度拉斯克医学特别奖得主-梅塞尔森教授.生命的化学, 2005, 25(1):65-67.
相关专题:2015年诺贝尔奖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郭晓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42581-92641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