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翰
意义之需要,道德新视野 精选
2022-8-3 20:44
阅读:5224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变化多端、捉摸不定的情况和人物通常持有负性看法,特别不希望一个人朝三暮四、反复无常,甚至十分厌恶这样的人,哪怕他/她跟自己其实并无关系,例如,《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和孟达。如何理解这种现象呢?或者说,这种现象背后有什么原理呢?

人类个体在世界上生存和生活,需要认识与理解世界,获得关于世界的意义(meaning)。从而,获得意义成为个体的一种基本需要(Heine, Proulx, & Vohs, 2006),能够推动个体对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建构并保持一致的心理模型。个体依据自己的心理模型来快速处理世界信息。当新的信息与心理模型矛盾时,个体就将体验到一种威胁,出现生理反应,即厌恶唤醒(Tullett, Teper, & Inzlicht, 2011)。

研究表明,即使是无害的意义威胁,比如,无意义词对(通常不在一起搭配的词语作为对子呈现)、花色相反的扑克(红色的梅花、黑色的方块),都会让人感到别扭,并且做出补偿行动,以恢复个体获得的世界意义,即相应事物是一致的,是可理解和可预测的(Randles et al., 2018)。显然,人们在阅读文字材料时,看到文理不通、表述错误的内容,也是面临意义威胁的情况,很想把它纠正过来,如果不能纠正,就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烦躁。

对人类个体来说,生存和生活的世界,既有自然环境,也有社会环境,其中,个体尤其想要保持对自己社会环境心理模型的意义(Heine, Proulx, & Vohs, 2006)。个体存在于复杂的关系结构中,必须理解和预测他人,并且与之互动。为了降低关于他人意图的不确定性,提高预测他人行为的准确性,个体具有一种动力去快速推断他人的特质、目标和动机。

因此,如果人们是可以预测的,即,不是捉摸不定、反复无常的,那么,就能使个体感到安心和舒适。实际上,个体的确会形成关于人格的内隐理论(implicit theory),由此快速地推断他人。有时,个体的人格内隐理论,也被称为直觉,例如,人们往往会暗想或明说:“我一看就知道对方是啥人。”同时,当新的信息与自己的理论矛盾时,个体就会感到这是对预测和意义的威胁性损失,从而感到不适并想做出反应。

通俗地说,人格的内隐理论,就是个体自发形成的理解人格的框架或观念。新的信息,不但包括现实当中事物发展蕴含的内容,而且包括过去事物发展蕴含的内容,甚至是文学作品情节发展蕴含的内容。

道德在人们的社会认知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Goodwin, Piazza, & Rozin, 2014),个体对他人的道德评估比对他人的能力评估更为关注。由于道德涉及他人对自己有益还是有害,从而,人们有很强的动机要快速判断他人的道德品质。研究表明,对于一个陌生人,个体首先关注他/她的道德品质,并会根据该人的道德品质来做出整体人格判断(De Bruin & Van Lange, 2000)。

鉴于道德品质知觉具有预测和认知价值,这类知觉在人们的世界意义模型中具有重要作用。个体形成“他人在道德上是好的”“社会是讲求道德的”这类知觉,是他/她获得世界意义的一个基本来源,从而,对于个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Guan & Heine, 2022)。如果个体发现一个人在道德上有问题或在道德上不好评估,那么,这将明显影响他/她关于世界意义的心理模型,产生厌恶或烦躁,并想做出特定的行为。

总之,个体具有理解和认识世界、获得世界意义的需要,这种基本需要推动个体形成关于世界意义的心理模型;个体在心理模型的基础上加工新的信息,与心理模型矛盾的信息,将会引起个体的厌恶反应,可能促使个体采取行动;社会是个体面临的重要环境,人际关系是个体需要处理的基本问题,他人的道德品质是个体极为关注的人格因素。

人类个体的意义需要为解读道德现象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有望为道德判断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助益道德判断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De Bruin, E. N. M., & Van Lange, P. A. M. (2000). What people look for in others: Influences of the perceiver and perceived on information selec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6(2), 206-219.

Goodwin, G. P., Piazza, J., & Rozin, P. (2014). Moral character predominates in person perception and evalu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6(1), 148-168.

Guan, K. W., & Heine, S. J. (2022). When good people break bad: Moral impression violations in everyday life.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19485506221076685. 

Heine, S. J., Proulx, T., & Vohs, K. D. (2006). The meaning maintenance model: On the coherence of social motivatio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0(2), 88-110.

Randles, D., Benjamin, R., Martens, J. P., & Heine, S. J. (2018). Searching for answers in an uncertain world: Meaning threats lead to increased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PLoS ONE, 13(10), 1-22.

Tullett, A. M., Teper, R., & Inzlicht, M. (2011). Confronting threats to meaning: A new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responses to unsettling event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6(5), 447-453.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宏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4984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1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