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翰
表面平静处,其实浪潮涌
2022-5-26 23:58
阅读:1791

近来,我听到如下两个故事:

其一,2014年秋季,一名乡下的男生,到所在市的一所知名私立中学读初一。他在学习、生活和工作方面都表现得很好,被班主任评价为班上最懂事的孩子。该校既有初中部,又有高中部,是寄宿制的,对手机管控很严,要求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学生,必须及时把手机交给班主任保管,周末放学时再领取手机。但是,一些学生总能想出办法在校使用手机,例如,准备两部手机,上交一部差的,私留一部好的。这名男生也躲过了各种管控措施而能在学校使用手机。他的学习成绩不断退步,生活和工作方面还行,班主任仍然认为他是很懂事的孩子。

初中毕业,这名男生成功地考入该校高中部。像前3年那样,他平静地学习、生活和工作着,只是学习成绩再也不像初一时那样优异。2020年高考,他是该校为数不多没有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考生。2021年高考,他考取了我国东部的一所名校。有人说,这名男生中学6年的学费还一直欠着。

在心理学研究中,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它深刻而微妙地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发展和心理感受。这名男生在6年的中学生活中,一直是平静地,然而,可以推测,他的内心肯定是如浪潮般涌动。他在使用手机,他在违反纪律;同时,他是在逃避现实,他是在维护自尊。

其二,2021年清明节,一名标准学制4年的大五学生,在自己租住的房间里结束了生命。知情者反映,这名学生未能4年毕业,他不敢对家中父母报告实情,只说自己在校读研究生。父母当然是支持的、自豪的,也根本不会怀疑。该生跟家中联系,特别是遇到父母询问具体情况时,他描述虚构的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心中该有多么痛苦、煎熬和无奈。

在节日和假期里,这名学生需要表现正常、表现平静。但是,他又怎么能够正常和平静呢?事实真相和虚构情况成为两个不能相容的力量,撕扯着一名青年,当他感到无力承受的时候,他就可能采取极端行为,包括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个体只要能考上大学,一切就好办了,就会前程似锦。然而,现实要复杂得多。一名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困境,只会比一名中学生遇到的困境多而不会少。当然,人们也期望大学生要远比中学生更能处理各种问题、摆脱各种困境。

由这两个故事,我不免陷入沉思。影响个体心理发展和心理适应的因素繁多而复杂,心理学工作者可以也应该选取一些基本维度,用来考察和分析各级各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地,务必能够透过个体平静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发现背后隐藏的危机。

除了关注个体的人际关系和角色适应,还需要关注个体的自我概念和社会比较,尤其是社会经济地位和压力生活事件,培养个体灵活的时间透视与合理的人生态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宏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4036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