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翰
虽然很感动,但是做不到
2022-5-25 23:58
阅读:2208

我在翻阅《读者》时,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有一个持续采访特蕾莎修女30多年的美国记者,在他年老发白的时候,问特蕾莎修女:“为什么你可以照顾那些垂死的病人,为他们洗脚、擦身体,而我却做不到?我为你的行为感动,但我还是做不到。”特蕾莎对记者说:“来,你面前现在就有一个人需要你的帮助,你可以为她清洗污垢,给她作为人的尊严,不要老是在想,要做。”[1]

这段文字令我震撼。我没有看过那名美国记者采访特蕾莎修女的报告,也不知道上述文字所述内容的原始出处,现在权且作为事实进行解读吧。

首先,能够对特蕾莎修女持续采访30多年,说明那名美国记者认为特蕾莎是值得采访的,她的事迹是值得宣传的。虽然,采访特蕾莎修女可能只是美国记者作为职业的任务,并且尽量保持客观、公正,但是,身为采访人物的记者,肯定会耳闻目睹特蕾莎修女的言行举止,例如,“照顾那些垂死的病人,为他们洗脚、擦身体”,从而,他很可能会提炼特蕾莎修女的高尚品德,并且认可这些品德。

其次,那名美国记者的采访报道应当是成功的,他使特蕾莎修女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特别是有关人员和机构,从而提名特蕾莎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并且,美国记者也感动了他自己,“我为你的行为感动。”可以推测,被特蕾莎修女感动程度最深的应该是那名美国记者,毕竟,他是持续30多年采访特蕾莎的人,对特蕾莎事迹的感知是直接的、丰富的,认识是深刻的、充分的,情感也是真实的、诚挚的。

再次,那名美国记者坦言:“但我还是做不到。”他做不到特蕾莎修女做的行为,包括“照顾那些垂死的病人,为他们洗脚、擦身体”。这样的坦言,暴露和揭示了更多的人性局限:一个人能够认可、赞赏、感动别人的行为,但是,他/她却依然无法像自己看到或了解的榜样那样去做。此时,这样的人貌似在认知上、情感上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只是行动上。不过,情况未必那么简单。一个人在认知上赞同一种行为、在情感上接受相应行为,但是,他/她却无法做出这种行为,总体而言,个体其实还是存在一种心理问题,一种自己难以突破的心理屏障。

最后,诚如特蕾莎修女所言:给她作为人的尊严,不要老是在想,要做。”这里,特蕾莎的话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个体的行为应当是为了人的尊严;其二,个体要付出行动。为了人的尊严,这是个体行动的目的,有了这样的目的,个体可以超越眼前,真正提升境界。付出行动,这是个体切实改变自己的表现。如果没有行动,再好的心愿都是无法体现意义的。

总之,长期观察和领悟特蕾莎修女高尚品德的记者,可以真正被她的行为所感动,却也还是做不出她的行为。这昭示了一种事实:个人存在明显的知行不一现象。知道应该怎么做是一回事,能否这样做是另一回事。太多的时候,人们期望自己和他人,知道应该怎么做是合适的,就必须这样去做。特别地,对于自己和他人没有按照期望去做,就会愤恨,就会难以理解,就会耿耿于怀,就会焦虑或抑郁。现在来看,可以认为知行不一是一种正常现象。

如此而言,似乎要降低对人们进行高尚品德的教育了,反正个人知道了应该如何去做,也不一定就会这样去做。当然不是的。让个体知道如何去做是合适的,至少可以提高个体这样去做的可能性,特别地,有些个体可能真的由此提升了境界,领悟到了“为了人的尊严”,像特蕾莎修女那样,自觉自愿地帮助他人。即使还有很多像那名美国记者一样的人,他们能够感动于品德高尚者,纵然他们不能如品德高尚者那样行动,至少他们也不太可能做出迥异于品德高尚者的行动,那么,总体而言,这个世界就会更加美好,而不会更加糟糕。

所以,宣传和学习像特蕾莎修女那样的品德高尚者,都是应该和必要的,同时,又要认识到并非人人都能成为特蕾莎修女那样的品德高尚者。遇到所谓的知行不一的现象,也不一定要苛求个体,毕竟,更多的人只是平常者,他们会感动于品德高尚者,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注释

[1] 罗翔. (2022). 在阅读中超越有限的今生. 读者, 10, 21.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宏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4022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1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