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研究中,考察的变量指标存在不同情形,例如,有的指标是自评的,有的指标是他评的;有的指标是观念的,有的指标是行为的。开展研究时,合理采用不同指标,能够有效提高研究质量。Sonnentag & Wadian(2022)的前面两项研究,以自评的观念指标,为个体道德捍卫倾向量表的结构效度提供了相对有力的证据。接下来,他们的研究3通过采用新的方法,以他评的行为指标,进一步检验所编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实验室条件下的行为任务,可以评定个体反对有道德问题情境的倾向(Sonnentag & McDaniel, 2013)。具体地说,这种行为任务要求被试写一篇关于某个道德主题的反态度短文(counter-attitudinal essay)。这一任务为被试提供了捍卫道德的机会,从而,相应的行为能够反映道德捍卫倾向。
这种短文写作任务来自认知失调文献,是诱导顺从范式的一种变体(Galinsky et al., 2000)。在以前的研究中,用短文写作任务评定个体的道德捍卫倾向,结果表明,16.5%的被试拒绝按照要求写这样的反态度短文,援引道德关注作为他们拒绝的理由(Sonnentag & McDaniel, 2013)。拒绝写这样短文的个体数量相当有限,说明道德捍卫者的确比较少见,也更加值得关注和研究。
由于已有研究显示,短文写作任务可以评估个体反抗有道德问题情境的倾向,Sonnentag & Wadian(2022)在研究3中,采用这种任务考察道德捍卫倾向的效标效度。他们预期,个体道德捍卫倾向量表的得分,能够预测被试在短文写作任务中的道德捍卫程度。
这项研究采用便利样本,被试为118名大学生(女生占71%,男生占29%),年龄在18~33岁之间(M=19.96,SD=1.66)。研究者要用3个连续性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推测存在中效应量(F2=0.15),设定效力=0.80,α=0.05,运用G*Power进行事前效力分析,所需的最小被试量为77人。因此,118名被试是合适的。大约77%的被试是欧洲裔美国人,8%是多种族美国人,6%是非洲裔美国人,6%是西班牙裔美国人,3%是亚洲裔美国人。
在开始研究前,所有被试均阅读一份知情同意文件。其后,给被试一个大信封,告知他们,为了确保私密,他们完成研究的每一步后,把自己的材料放进信封。被试收到信封后,按照要求作答一份问卷,内容是题项混合排布的道德捍卫倾向量表、道德指南量表、自我渴望的道德认可量表。
做完问卷,将被试随机分配到短文写作的两种条件,要求他们写一篇支持公开诋毁肥胖者或食品券领取者的短文,得观点鲜明。给被试15分钟写短文,写完时,通知这个环节坐在实验室外面的研究者——如此安排,是为了确保被试的私密,降低潜在的要求特征(demand characteristics)。研究者得到通知后,要求被试填写简单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对被试表示感谢并作解释。
短文主题选择的依据是,已有研究显示,人们经常对肥胖者和食品券领取者有强烈的污名化态度(Puhl & Heuer, 2009)。但是,遵从要求而公开诋毁这些人,就违背了“不伤害他人”的道德基础(Graham et al., 2009)。从而,拒绝遵从这项短文写作任务,并指出不遵从的道德理由,就是被试道德捍卫倾向的表现。
像前两项研究那样,Sonnentag & Wadian(2022)计算双变量相关来考察道德捍卫倾向量表的结构效度。由表1可知,结果重复了前面的研究,高的道德捍卫倾向(合成量表)与更强的道德指南、寻求自我道德认可的倾向有关。此外,构成个体道德捍卫倾向的两个成分(即,原则独立性、道德对抗性)与个体做道德决策时高的寻求自我道德认可倾向有密切关系;原则独立性而非道德对抗性,与具有强的道德指南有密切关系。
被试对短文写作任务的反应,按照它们显示道德捍卫倾向的程度进行评定。具体地说,两名不知道研究条件和研究假设的评定者,独立地评定被试基于道德解释而反对写作任务的程度。采用4点量尺进行评定,1表示“按照要求写短文;没有道德捍卫的证据”,4表示“基于道德问题而拒绝写作;道德捍卫的证据清楚”。短文评定者间的信度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Kappa=0.80),说明两名评定者之间有很高的一致性(McHugh, 2012)。随后,把评定者的分数进行平均,作为被试道德捍卫倾向的程度。以平均得分3.5及其上为标准,结果发现,14.4%的被试为道德捍卫者。
研究中涉及两个主题的写作任务,被试在不同任务中的道德捍卫倾向存在差异吗?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要求公开诋毁肥胖者的被试(M=1.89,SD=1.12),与要求公开诋毁食品券领取者的被试(M=1.71,SD=1.05),表现出的道德捍卫倾向程度没有差异,t(116)=0.88,p=.38。
前已述及,道德指南、自我渴望的道德认可与道德捍卫倾向有关。为了考察被试的道德捍卫倾向得分,能否独特地预测他们出于道德理由而拒绝遵从短文写作任务的程度,研究者做了一系列的分层回归分析。具体地说,在每个回归分析中,道德指南和自我渴望的道德认可得分先进入回归方程,接着,再将道德捍卫倾向得分进入回归方程。由表2可见,对于两种条件而言,除了其他变量,个体的道德捍卫倾向得分,能够独特地预测个体拒绝遵从有道德问题短文写作任务的程度。
总之,作者在研究3采用了不同于研究1和研究2的方法,以他评的行为指标,考察了道德捍卫倾向量表的预测效度,说明道德捍卫倾向量表的得分,能够预测个体实际的道德捍卫行为。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道德捍卫者的人数较少。研究3还进一步考察了该量表的内部信度、聚合效度与发散效度。
至此,该文用3项研究较为系统地检验了道德捍卫倾向量表的心理测量学属性,表明道德捍卫倾向是一个可靠而有效的心理结构。接着,就这个量表及其心理结构,还能开展什么研究呢?特别地,该文还有一项研究,它考察的是什么内容呢?下文再述。
参考文献
Galinsky, A. D., Stone, J., & Cooper, J. (2000). The reinstatement of dissonance and psychological discomfort following failed affirm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0, 123-147.
Graham, J., Haidt, J., & Nosek, B. A. (2009).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rely on different sets of moral founnd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6, 1029-1046.
McHugh, M. L. (2012). Interrater reliability: The kappa statistic. Biochemia Medica, 22, 276-282.
Puhl, R. M., & Heuer, C. A. (2009). The stigma of obesity: A review and update. Obesity, 17, 941-964.
Sonnentag, T. L., & McDaniel, B. L. (2013). Doing the right thing in the face of social pressure: Moral rebels and their role models have heightened levels of moral trait integration. Self and Identity, 12, 432-446.
Sonnentag, T. L., & Wadian, T. W. (2022). Moral rebels: Measuring indivduals’ tendency for principled resistance to morally compromising situation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84, 111210.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宏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2832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