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我看到一篇论文,研究道德圈儿(moral circle),摘要第一句是:人类普遍存在划分边界的倾向(Laham, 2009)。这让我喜不自禁,因为我也曾经思考过划圈儿的问题,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根据情况,不断地划圈儿——划出符合自己利益或意愿的圈儿。划圈儿就是划分边界,这种边界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
尤其重要的是,我认为参照这个划圈儿倾向,可以研究很多重要的问题,例如,个体的自我概念、认知发展、心理健康、应对机制,以及道德判断。我把这篇论文与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学生后,一名研究生当年就以道德圈儿为研究主题,做出一篇很好的硕士学位论文。
人们是如何划圈儿的呢?怎样考察人们划圈儿的情况呢?人们划的圈儿对自己有什么作用呢?Laham(2009)的这篇论文,用3个实验解答这些问题,并且还做了中介分析,因此,从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来说,该文都是颇具启发意义的。
已有研究显示,对决策提供不同框架,人们会得到极为不同的结论。例如,把一个长的求职者名单缩减为较短的候选人名单,人们可能集中精力把名单中最好的选进来,这称为包含心向;也可能集中精力把最差的挑出去,这称为排除心向。从逻辑上讲,每种心向最后均应得到相同的名单,但是,研究表明,结果并非如此。一般来说,采用排除心向的个体比采用包含心向的个体最后形成的集合要大,即存在包含-排除差异。
Laham(2009)指出,道德圈儿是围绕世界上那些值得从道德上考虑的实体而划的边界。划道德圈儿既可在包含心向下完成,也可在排除心向下完成。也就是说,个体可以集中于那些他/她认为应当包含在圈儿里的实体,也可以集中于他/她认为不应当包含在圈儿里的实体。该文的研究假设是,排除心向会比包含心向得到更大的道德圈儿。
由于前面两个实验程序基本相同,该文设置为研究一(a)和研究一(b),分别考察划分两种重要的道德边界时的包含-排除差异。将30名(研究一(a),19名女生,11名男生;平均年龄=20.60岁,SD=2.51岁)和65名(研究一(b),58名女生,7名男生;平均年龄=18.48岁,SD=1.09岁)大学本科生随机分配到包含心向条件与排除心向条件。
两种条件的被试均收到一份实体名单(研究一(a))或一份动物名单(研究一(b))。研究一(a)所用的20种实体选自哲学与心理学对生命边缘的研究工作,包括像幼女、胎儿、脑死病人、成年男子、婴儿这样的实体。研究一(b)所用的材料是与人类有不同遗传关系的27种动物,包括猴子、鱼、海豚、蜗牛、狗、大象、鸟、大猩猩,等。
给被试呈现的指导语是:“当我们考虑世界上的实体(动物)时,我们可能感到负有一种道德义务,即对其中某些实体(动物)的福利和利益给予关注。下面是一份实体(动物)名单。”接着,要求包含心向条件的被试“圈出你认为有道德义务给予关注的实体(动物)”。要求排除心向条件的被试“划掉你认为没有道德义务给予关注的实体(动物)”。
对研究一(a)来说,如预期的那样,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排除条件的被试(M=16.40, SD=1.45)比包含条件的被试(M=13.00, SD=4.02)形成了更大的道德圈儿,t(28)=3.08, p<0.01, d=1.13。
对研究一(b)来说,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排除心向的被试(M=21.85, SD=5.74)比包含心向的被试(M=14.78, SD=7.37)形成了更大的集合,t(63)=4.33, p<0.01, d=1.07。
研究二不仅进一步考察排除心向是否会导致更广的道德圈儿,而且考察随后对各个外群体的判断是否会类似地显示出更广的道德关注。具体地说,那些前面采用排除心向的人们随后会把各种外群体评定得更值得道德对待吗?
将49名大学本科生(34名女生,15名男生;平均年龄=22岁,SD=3.8岁)随机分配到两种心向条件。他们先完成研究一(a)中所用的“生命边缘”任务。接着,要求被试评定他们对3个群体“认为有道德义务给予福利和利益关注”的程度。这些群体是“与你信奉宗教不同的人们”、“与你种族不同的人们”、“与你信念不同的人们”。在5点量尺上进行评定(1=完全无义务,5=有强烈的义务)。在实验第二阶段评定的群体均没有出现在第一阶段的道德圈儿任务中。
研究二重复了研究一(a)的结果,排除心向条件的被试(M=16.37, SD=2.00)比包含心向条件的被试(M=13.50, SD=3.57)形成了更大的道德圈,t(47)=3.56, p<0.01, d=1.02。
为了考察心向对给予外群体道德看待的效应,研究者将对3个群体的评定分别进行平均,构成一个综合分数,得分越高表示感到越强的道德义务(α=0.91)。对这些评定的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了预期的效应:排除心向条件的被试(M=3.78, SD=0.68)比包含心向条件的被试(M=3.14, SD=0.81)报告了显著更强的对外群体的关心,t(47)=3.01, p<0.01, d=0.86。
为了检验集合大小(道德圈儿)是心向对给予外群体道德关注效应的中介变量,用一系列的回归分析重新考察上述效应。结果表明,心向(编码为:0=包含,1=排除)能显著预测对外群体的道德关注,Β=0.64(β=0.40),p<0.01。此外,心向能够预测集合大小,Β=2.87(β=0.46),p<0.01。最后,当把心向和集合大小都作为对外群体道德关注的预测变量时,集合大小显著地预测道德关注,Β=0.08(β=0.32),p=0.03,但是,心向变成边缘显著的预测变量了,Β=0.40(β=0.25),p=0.09,说明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纵观三项研究,排除心向均比包含心向产生了一致且真实的更大的道德圈儿;处于排除心向的被试给予外群体更大的道德关注,部分原因是他们具有更大的道德圈儿。
实际上,该文还呈现了3个实验中,包含心向和排除心向对应的道德圈儿里保留的对象百分比及二者之差,研究一(a)相差17%,研究一(b)相差26%,研究二相差14%。
显然,对于相同的问题(道德圈儿),只是采用的划圈儿方式不同,结果至少有14个百分点的差异。人类心理的微妙,特别是道德问题的微妙,由此又见一斑。从方法学上讲,该文也是用实验研究进行中介变量分析的一个样例。
参考文献
Laham, S. M. (2009). Expanding the moral circl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mindsets and the circle of moral regard.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 250-253.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宏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606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