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被试范围与研究结论 精选

已有 4609 次阅读 2021-11-26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心理学研究,一般都是通过样本来推断总体,据此做出结论的。大家都知道取样要有代表性。不过,在许多情况下,代表性是不易确定的。特别地,如果实验分组是基于被试的某个特征时,更是如此。被试的某个特征,从研究的角度讲,就是一个机体变量。由于机体变量不能操纵,即对于变量的不同水平,不能生成,只能选择,从而,以机体变量为自变量的实验,不是真实验,而是准实验。这样的研究,虽然可以为考察特定现象提供有益的启示,但是,研究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都是难以保证的,稍不留意,就会得出错误结论。

假定有人要考察英语拼写困难问题,他认为那些母语为英语的小学生之所以存在拼写困难,原因是这些学生的视觉记忆较差。为了检验这个假设,他采用一种良好的视觉记忆任务,对一所小学鉴别出存在拼写困难的一组学生(拼写困难组)和该校不存在拼写困难的一组学生(对照组)进行测试。

为了便于叙述,给出两个组各10名被试的模拟数据。结果发现,t(18) = 3.586, p= .002, 95%CI: 1.864, 7.136,这两组学生的视觉记忆得分的确存在差异。

研究者似乎就可以得出结论:英语拼写困难的原因是个体的视觉记忆较差。实际上,不少心理学研究基本上就是遵循这样的思路。

然而,这个实验的自变量“有无拼写困难”是机体变量,两个水平分别是“有拼写困难”和“无拼写困难”。在实验时,研究者只能选择在这个变量上具有不同水平的被试,而不能操纵这个变量,相应地,因变量“视觉记忆”的得分差异,就不能肯定地归为自变量“有无拼写困难”。对于这样的准实验来说,与被试有关的其他机体变量都可能是因变量得分差异的原因。

倘若上述研究者获得两组被试的智力测验结果,他就会发现,拼写困难组学生的智商低于对照组学生的智商。从而,视觉记忆得分的差异,可能是智力因素造成的。

现在,考察这两组被试的智商与视觉记忆的关系。对两个组的全体被试来说,智商与视觉记忆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 .454, p= .044, 95% CI: .167, .742,效应量R2= .207(见图1)。

 image.png

1 智商与视觉记忆的散点图及回归线(全部被试) 

此时,应当把智商作为协变量,以“有无拼写困难”为自变量、视觉记忆为因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做协方差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甄别,看看相应的数据是否适合进行这样的分析。

这里强调甄别的一个方面:回归齐性检查。检查的方法是分组查看智商与视觉记忆的散点图及回归线——可用相关系数来作为指标。

结果表明,对于拼写困难组来说,智商与视觉记忆之间的相关系数r= -.329, p= .353, 95% CI: -.894, .633,效应量R2= .108;对于对照组来说,智商与视觉记忆之间的相关系数r= -.039, p= .915, 95% CI: -.831, .711,效应量R2= .002。这显示,两组被试的智商与视觉记忆的关系均为负向的,即回归齐性(见图2)。

 

image.png 

2 智商与视觉记忆的散点图及回归线(分组显示) 

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F(1,17) = 0.574, p= .459, η2 = 0.033。这提示,英语拼写困难的原因可能不是个体的视觉记忆较差,而是个体的智商较低。

实际上,由图1和图2不难发现,两组被试的数据,当进行整体考察和分开考察时,显示的情形是不同的,前者表明,智商与视觉记忆是正相关,后者表明,智商与视觉记忆呈负相关的趋势。因此,本例更具有启发意义的是:其一,在心理学研究中,如果随意扩大被试范围,那么,原本没有的关系则可能被人为地制造出来;其二,如果将被试限定在某一范围,那么某种关系将无法考察出来。例如,心理学中有不少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就可以出现这里其一或其二的情况,尤其是其二的情况。也就是说,研究者意欲考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所测试的人群中,其实都是或大部分是处于较低水平,从而,基于相应问题存在各种水平而提出的研究假设,就很难得到有效检验。

同时,某些领域的研究结论莫衷一是,至少可能存在这里所说的原因——被试取样范围不同。问题是,究竟该取哪个范围内的被试,许多时候是难以确定的,毕竟,不同的研究问题,所应界定的总体是不同的,而一些研究显得并不明确界定总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4058.html

上一篇:主观安宁与心理安宁
下一篇: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收藏 IP: 113.13.44.*| 热度|

16 尤明庆 王平平 杨正瓴 何青 李东风 宁利中 张鹰 黄永义 张晓良 李学宽 陈志飞 陆仲绩 郑永军 徐长庆 李毅伟 杜占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