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个体的知识经验,大部分都是通过观察别人而学得的。“看着别人做,也就学会了。”这个道理几乎人人都懂。现代社会中,各种榜样比比皆是,人们就真的能够跟着学习吗?显然,许多时候,人们并未跟着学习。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理论提供了重要线索。
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2021)出生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太小了,只有一所学校,教师极为短缺,两名教师负责整个高中课程,根本顾不过来,学生要想学好,必须能够自觉、自律、自学。这种不利的学习条件,却使班杜拉获益良多,比如,他对学习材料的掌握通常比两位超负荷工作的教师还要好,他形成的自我导向风格也让他终生受用。
班杜拉走上心理学的专业道路,颇有偶然性。他早上拼车上学,到校非常早,需要一门课程来填充时间空档,碰巧有一门心理学课程,他就去学习了。班杜拉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个偶然选择,实际上,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心理学事业。
1949年,班杜拉获得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文学学士,1952年,他获得爱荷华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他认为爱荷华大学是一个充满智慧、要求严格的地方,人们学习和研究理论问题的热情很高。后来,班杜拉到斯坦福大学工作,开始研究社会学习理论,其后50年,他也均做这方面的研究。1964年,他成为正教授。
班杜拉的思想中有溢于言表的自信,他对人类个体和社会的能力也充满乐观。1974年,班杜拉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班杜拉指出,一个人所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通过观察模仿或榜样作用而发生的。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个体可以学会塑造自己的行为,即通过观察别人是如何反应的而学会塑造自己的行为。
班杜拉把行为、内部认知结构和环境看成是交互作用的,三者之间交错复杂地相互决定。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的产物,但也选择和塑造环境。
班杜拉指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能够学到新的反应。这些反应可能是人们所期望的、积极的,也可能是人们所不希望的、消极的。例如,儿童通过观察体育教师的动作,学会体操;通过模仿他人的表现,学会公然攻击和欺骗。儿童模仿最多的往往是父母和教师的行为。
班杜拉认为,虽然通过模仿进行的学习不需要直接的、即刻的强化,但是,这种学习可能还有强化。首先,儿童世界里的不少重要榜样,即父母、教师,同时也掌控着儿童的强化程式。父母、教师可能不只提供模仿的刺激,而且可能在儿童模仿行为时给予强化。其次,班杜拉发现,当成人的反应得到强化时,儿童更容易模仿成人的反应。换言之,儿童观察一名成人因某行为而受到表扬就更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反应。班杜拉称之为替代强化,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没有得到强化,而只是看到了强化。因此,强化和榜样作用一起能够形成行为改变的重要条件。班杜拉认为,人们的大多数持久的习惯和态度均是这种力量组合的结果。
如果学习者运用语词将榜样的行为进行编码、存在记忆里,那么当榜样不再出现时,学习者也容易做出榜样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学习者能够用语词描述行为,那么榜样的行为就能保持得更久。虽然学习者能够以视觉表象为基础进行模仿,但是,语词编码可以包括通常在学校里发生的更多类型的活动。班杜拉强调的是,语词对学习的作用,即概念对学习效果的作用。很多时候,急功近利的学习者总是希望让别人手把手地教自己,而不愿意、也没耐心在概念水平进行学习,这其实是短期行为。即使模仿别人的行为,也还是需要相应的概念学习。有时,揭示本质的三言两语胜过无穷无尽的机械模仿。因此,概念在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
由此可见,人们有时观察学习的效果不佳,或者出现个体不想学习他人的现象,很可能的原因是,其一,他们没有替代强化;其二,他们没有进行概念学习。相应地,要想取得良好的观察学习效果,需要让学习者看到榜样受到强化的情形,需要让学习者在概念水平加工榜样信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宏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0605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