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翰
人际期望效应 精选
2021-8-6 23:58
阅读:6811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1910-1968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1]依此而论,维护心理健康,需要重点从人际关系入手,特别是考察影响人际关系适应的因素。显然,这样的影响因素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其实,客观因素也要通过主观因素而起作用,所以,考察影响人际关系适应的主观因素,是研究和解决人类心理健康问题的极好视角。本人认为,人际期望就是这样的一个关键因素。

说话若干年前,一名大三女生突然离校出走,引起所在学院师生的一片惊慌,大家连夜动用各种力量进行查找。她出走前,留下一封信。信中叙述了她出走的原因——她对5名室友深感失望,从而怀疑人生。她说,自己半个月前失恋了,可是,没有一名室友安慰她;当天查询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她又没通过,然而,还是没有一名室友安慰她。她都在宿舍大声地敲桌子、摔书本了,室友们依然不来安慰她,反倒一个一个跑出了宿舍。她太失望了,觉得大家没有友爱,没有温情,她要离校出走,请大家不要找她!

大家在分头寻找这名女生的同时,也埋怨她的室友:“你们怎么不去关心同学呢?”室友们也很委屈:“她什么都没跟我们说,我们怎么知道她失恋了?我们怎么知道她英语四级又没过?我们还以为她嫌我们在宿舍,用敲桌子、摔书本的方式表达不满,我们都吓跑了……”

离校出走的女生,期望室友安慰自己,她以为室友都知道她的情况,也清楚她的需要,其实,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室友可能真的对此一无所知。她表达了对室友的失望,没有说对其他同学的不满,可见,她期望来安慰自己的是室友,而非其他同学。室友的期望是,她有心事需要安慰就讲出来,不要做出烦躁、可怕的行为来。(第二天就找到了这名女生,3天后,她安全返回学校。)

一定的人际关系中,个体对人际双方会基于自己的观念、心愿而自动地产生一些期望,尤其是对另一方怀有特别的期望。这些期望纯粹是个体构想的,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是不合理的。如果人际双方的言行举止符合这些期望,那么个体的感受是满意的、舒心的;如果双方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对方的言行举止,不符合这些期望,那么,个体的感受将是不满意的、不舒心的。这种基于特定人际关系及双方表现而产生的满意或不满意、舒心或不舒心的情形,称为人际期望效应。

人际期望依存于人际关系,只要形成或存在某种人际关系,就可能产生某些人际期望。人际关系的情形不同,对应的人际期望也不同。一般而言,关系越密切、越特殊的人际双方,人际期望的范围也越广、内容也越多、强度也越大,同时,也越可能出现不合理的人际期望,从而,就越可能产生人际关系问题。显然,随着人际关系的改变,相应的人际期望也会发生改变。如果个体与某个人或某些人不存在人际关系,那么他/她对那个人或那些人也就不存在人际期望。

平时,人们赞赏某人善解人间,其实是说,某人的言行举止往往符合自己的人际期望。相反,如果人们斥责某人自私自利,如果没有涉及大是大非问题,通常也只是因为某人的言行举止不符合自己的人际期望而已。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就是各种人际期望。只要存在特定的人际期望,只要人际双方或一方的言行举止不符合人际期望,那么,就容易产生并持续存在人际关系问题,从而产生更复杂的心理症状乃至身体症状。个体不断提升境界,调整自己的人际期望,或者根据情况而合理地结束某种人际关系,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维护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人际期望效应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讲的,与教育心理中的期望效应有所不同。 

注释

[1] 转引自王登峰, 张伯源 主编. (1992). 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宏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9868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