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可证伪性究竟是什么意思? 精选

已有 22337 次阅读 2021-7-5 23: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认识世界,需要经历发现规律和形成理论两个阶段(McBurney, 1990)。从这种意义上讲,科学研究就是要形成理论,科学进步则是科学家通过不断检验理论而实现的。检验理论,意在排除所研究现象的其他解释,此时,对一个理论进行挑战远比为它提供验证信息有用。挑战一个理论,就是找到这个理论声称或暗示适用而并不适用的情况,亦即表明这个理论是错误的——这就是证伪。

要证伪一个理论,需要这个理论具有可证伪性。按照Popper1959)的观点,一个理论的可证伪性是指,如果一个理论的确是假的,那么将能通过检验表明它是假的。反过来说,如果一个理论无法找到一种方法表明它是假的,那么,它就不具有可证伪性。当然,不具有可证伪性的理论,也并不意味着它肯定是假的,只是不能用科学方法来检验它的真假。

在心理学中,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巨大而广泛,也经常受到攻击,原因就是它不能被证伪。实际上,精神分析能用它的有关术语解释任何矛盾的研究结果,这与科学研究的原则是不相符的。

例如,Jones1931)用精神分析的术语分析国际象棋,认为下棋是有性的象征意义的,棋手的无意识动机是阉割王棋,而王棋象征着棋手的父亲。在下棋时,棋手处于紧张和理性之中,这是棋手解决奥底普斯情结的激情伪装。走动兵棋,则是压抑自慰欲望的表现。

毫不奇怪,当Jones把这些解释呈现给职业棋手时,棋手们先是震惊,然后愤怒了。Jones把棋手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攻击反应,解释为支持这个理论的新证据。他认为那些棋手不是真的发现他分析的观点与事实不符,相反,棋手们的表现是一种“反向形成”,即一种防御机制。这就像一个孩子偷了巧克力,大声说他是无辜的那样。因此,棋手对Jones解释的愤怒反应,实际上是无意识地防御他们不可接受的下棋的性动机(Coolican, 2014)。

Jones的这种解释,是用这个理论来解释棋手的反应,处理显然矛盾的证据,从而说明这个理论是对的。如此一来,这个理论永远不会受到严重挑战,因为任何否定它的努力都将是支持这个理论的证据。这个例子很好地表明了精神分析理论不具可证伪性的特点。

按照精神分析的“阴茎妒羡”理论,女性应当渴望她们的孩子是男孩儿,因为儿子是她们父亲的替代品——这是一种原始而不可接受的渴望。假若研究发现大部分女性更想要个女孩儿,又该如何解释呢?Pooler1991)的研究发现正是如此,女性更想生个女儿。精神分析理论也很容易解释这种情况,即女性如果面对自己令人羞耻的秘密被揭露出来将会感到尴尬,因此,她们就用“反向形成”说出她们无意识中真实渴望的相反内容。有了这样的解释,无论是渴望男孩儿还是渴望女孩儿,都被当成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

因而,Popper1959)指出,任何理论,如果被当成科学理论,研究者起码必须能够知道如何把它证伪。科学方法能以各种可能的方式进行证伪,以检验一个理论体系。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是拯救站不住脚的理论体系,相反,它是用来选择那个目前最合适的理论体系,亦即经过各种最激烈的生存斗争而保留下来的那个理论体系。

总之,研究者不是“证明理论为真”,而是留下那些当前能够对数据(资料)有最好解释的理论,那些迄今经受各种攻击而相对成功的理论。由此可见,科学研究其实是“适者生存”——那些遇到越来越多不能解释数据的理论就被淘汰,而那些目前为止能够最好解释有关研究结果的理论则被保留下来。在检验理论的过程中,一个理论的可证伪性是研究的前提,否则,把理论表述成不可证伪的,那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了。

参考文献

Coolican, H. (2014). Research Methods and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6th ed.). London: Psychology Press.

Jones, E. (1931). The problem of Paul Morphy: A contribution to the psycho-analysis of ch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12, 1-23.

McBurney, D. H. (1990).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2n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Pooler, W. S. (1991). Sex of child preferenc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ex Roles, 25, 569-576.

Popper, K. R. (1959).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London: Hutchinson.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94219.html

上一篇:为什么要力图证伪理论?
下一篇:心理学研究的路线图
收藏 IP: 116.1.48.*| 热度|

20 张晓良 陆仲绩 曾杰 文克玲 苏保霞 马鸣 晏成和 郑永军 李维纲 王庆浩 杨正瓴 黄永义 余国志 杜占池 徐长庆 姚伟 孙宝玺 王启云 许培扬 李东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