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我也没有:有多少经验是真实的?

已有 8011 次阅读 2021-4-9 23:5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我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有天晚上临睡前,跟旁边的同学聊天,说起英语学习问题。他是一名留级生,班里的英语科代表,我想他有学习英语的经验,于是问道:“怎么学好英语呢?”他胸有成竹地回答:“要学好英语,就得背单词。你准备个小本子,把单词写在上面,这样就能在走路、打饭时掏出小本子,背单词了。”

我想到自己只有一般的作业本,就是把单词写在上面,也不便携带,因此,我又问道:“得用什么样的小本子呢?”他犹豫一下:“这个……,什么样的本子都行吧。”我无法确定该用什么样的本子,很想借鉴他的做法,就说:“我明天看看你的小本子吧。”他不好意思地说:“嘿嘿,我也没有。”

对啊,我没见过他在走路、打饭时拿着小本子背单词,也没见过任何其他同学在走路、打饭时拿着小本子背单词。

这件小事让我以后对所谓的经验多了一层怀疑。每当有人介绍经验时,我都在头脑中浮现一种情境,设想经验介绍者是如何做的。不少时候,我觉得他/她说的只是他/她认为是经验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是他听说的或看到的,也可能是他/她构想的,不一定是他/她的真实做法。

后来,我在学习一本英文《教育心理学》教材时,看到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桑代克对形式训练理论进行检验的内容,让我再次想起初中一年级的那件往事,深感对一些经验进行思考、进行检验是特别必要和重要的。

形式训练理论历史悠久,源于希腊,认为学校的作用就是训练学生的头脑。这一理论是把个人的头脑与肌肉进行类比提出的:要想肌肉强健,就得进行训练;同样地,要想头脑强大,也得进行训练。经过训练而强大的头脑,可以学习和理解任何新的材料。

这个理论在西方一直流传到20世纪早期。当年美国的中学开设4年希腊语和4年拉丁语课程。开设这样的课程,不是为了它们本身的实用价值,而是认为它们能够增强学生的头脑,使得学生容易学习其他学科。例如,学习拉丁语,能够促进法语学习;学习希腊语能够促进英语学习

詹姆斯以自己为被试,检验形式训练理论。他从雨果长诗《森林之神》中选出长度相同的两段,先在8天时间里,花132分钟记忆其中的一段。他推测,如果形式训练理论是正确的,那么,通过记忆另一首诗歌而训练头脑,将使此后记忆诗歌更容易。他接着用38天时间记忆米尔顿的《失乐园》第一部。最后,他再记忆《森林之神》中的另一段。结果发现,要记住这一段,他需要花更长的时间。这个不太正式的实验让詹姆斯怀疑形式训练理论的有效性。

桑代克运用精确的测量程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依照形式训练理论而进行的这种头脑训练,不能使一科的训练效果迁移到另一科。他指出,你要想提高英语,就学习英语,而不是学习希腊语或拉丁语。他认为,只有第一种学习情境与第二种学习情境之间存在共同或相似之处时,才会有迁移作用。正是在桑代克研究的基础上,美国中学的希腊语、拉丁语必修课改成了选修课。

一些经验,甚至一些理论,原本是虚妄的,却居然可以长久地存在、流传和坚持下去,真是不可思议。

在几百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真的没人怀疑过形式训练理论的有效性吗?那么多的老师和学生就一直按照这种实则无效的理论在教学和学习,难道不是一种悲剧吗?

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是否也存在类似情形呢?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有勇于实证检验理论或经验的意识和作为,从而,采用有效的理论和经验,摒弃虚妄的理论和经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81205.html

上一篇:贻害无穷的难点提示:因式分解很难学
下一篇:关于变量:我们不一样
收藏 IP: 220.173.126.*| 热度|

9 郑永军 王安良 孙颉 杨正瓴 刘秀梅 尤明庆 范振英 张鹰 陈志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