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已将浪漫遮伤感——读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已有 6420 次阅读 2007-5-18 09:40 |个人分类:诗词场|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毛泽东, 蝶恋花

已将浪漫遮伤感——读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六十四岁的毛泽东,在《蝶恋花·答李淑一》第一句中就直接提到了杨花柳絮。诗人把浓烈的情感幻化成了抒情意象“杨柳”,而在一首词中,同时吟咏爱情和战友情的不多。(附录二无疑是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填写的为数不多的爱情词,少有的缠绵。)
杨柳意象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惯用法是象征挽留之意,柳为“留”的谐音,而且依依杨柳,宛如送行人的手,颇显留恋之意。
主席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将杨柳意象升华为两个烈士的“忠魂”。

我觉得,在杨柳中,强调的还是一个柳(留)字,这更可见战友情怀。因为词是写给战友的遗孀的。也表达了对于早逝烈士英灵,对于爱妻和挚友的双重怀念和留恋。
一个“失”,表达了深沉的伤感,但是,已经被革命浪漫主义的博大胸怀遮挡住了。诗人含蓄之处,正是读者需要细心体察、品味之处。

末句,泪、雨,是诗人强烈情感的直接宣泄。
胜利之后,烈士英灵喜极而泣,泪如雨下,已经忘记身在何处。在另一个星球上,在人间,庆祝胜利之时,人们怎么会忘记那些贡献了生命的英烈呢!
人们也是以流淌的热泪,表达对于烈士英灵的深切敬意和怀念。

*******************************************************************
附录一

蝶恋花?答李淑一 1957年5月11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李淑一原词:  
  《菩萨蛮?惊梦》  
  兰闺索莫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  
  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  
  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附录二
贺新郎·别友(赠杨开慧) 1923年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翻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人有病,天知否?  
  知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环宇。  
  重比翼,和云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5-2200.html

上一篇:举重若轻的于教授
下一篇:我为何关注重力卫星(图)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5: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