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利平
《创作者》的苹果绿 精选
2022-1-16 12:17
阅读:4550

《创作者》的苹果绿

                                                                           籍利平

《创作者》(张宁.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可以说有三个封面,内封面、外封面和腰封(外封面、封底的内容,我记不住;腰封 大体记得住)。最简洁明快的要数内封面了。中文书名顶天、作者名立地(字号偏小了一点点儿),英文书名在半空中。内封面、封底都是苹果绿色的。这是我喜欢的一种颜色(有夏季的照片为证)。

创作者  封面.jpg



 

通读全书,不难发现苹果绿色字体的文字,在该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八章的概要,都有以苹果绿色出现的文字。背白、各章首页的主色,也是比内封面颜色淡一些的苹果绿。虽然此书的背白偏多了一点儿,字号偏小了一点儿、行距偏大了一点儿,由于苹果绿作为底色(有人认为,这种颜色的页面,阅读起来不费眼睛),书总体上可以读下去,可以读完。一口气不行,得两三口气。

既然内封面简洁明快(外封面、腰封暂时不提),内容何不保持一致的风格?以《推荐序》为例,徐新的文字,完全可以排在一页之内;前言和周源《关于创作的解答》,同样也可以在两页之中容纳。

每一章的首页,既然底色是淡淡的苹果绿了,文字为何不都安排成其他颜色?比如第一章首页,黑色的“个人垄断:创作从何开始”下面的“所有的创作,都是从开始的。创作,就是用你擅长的方式,表达你想要表达的内容。”虽然使用了较深的苹果绿,但和底色相比,还是差别不大,不够醒目。

浏览、阅读全书后,不难产生这样的感觉,以苹果绿字体呈现的文字,在全书里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重温它们,不难回忆起该书的主要内容。

《创作者》以个人垄断、社交资本、混剪、梗、内容品牌、订阅、媒体升级、涌现这八个关键词为纲,为创作者打开了思路、推荐了兵器。

正如书的倒数第一页所写到的那样“每个人的创作都是他过去生活经验的总和”。在写这个读后感的时候,我已经有了连续14年(2007——2021)年的博客书写史。我经营过的博客有四五个,坚持最久的是科学网的《籍工场》。这个博客以发布原创内容为主,偶尔也转载一些好文章。这个博客的开始和坚持,都有较好的“历史背景”;或者说,占据了一定的先机。2007年,我是《科学时报》的订户,报纸的首页多次刊登要求科技工作者入驻科学网的“函件”。阅读的次数多了,我就不自量力了,以为函件的收件人有我,我有义务进入。不知天高地厚的我,进入了,开了博客了(骑虎难下)。从博客的ID上可以看出,我进入时的博客用户还不到300个。

2007年,正好是我有话想说的时候,也是有一定富裕时间的时段,更是我作为笔耕者比较勤奋的年头。那时候,经常到北京郊区的山丘上值班。一般是三天不下山,值班的余暇——比如早饭前的一个多小时,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更新博客。这些博客,都是随性写的,由于使用智能ABC录入,贴出去的博文中往往夹杂着白字或者冗余的字。好在,那时的读者和网文编辑都比较宽容,也会直接留言指正。博客的及时互动性,的确让我受益。读者、编辑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帮助我改正了不少文字上的错儿。

科学网对所有的博主既然爱护,又鼓励。当时,点击量过十万,就是一个阶梯了。后来是百万(已经达到)、千万(我还没有达到)。点击总量过百万之后,我感觉自己有些松劲儿了。似乎要说的话,都说完了,再说恐怕就要重复。按照《创作者》的说法,就是内容的持续性出现了障碍。“可持续的创作进化”没有规划,当然就谈不上进化的策略了。

我分享的,无非是个人经历、从事的工作——比如卫星激光测距。在第一篇博文里我说“物理早已不是牛顿、伽利略的时代了,也不是爱因斯坦的时代了,甚至也不是杨振宁时代了。现代的物理已经不是个人时代了,是团队时代,但更需要个人的奋斗。”(此句上过科学网首页) 在第二篇博文《卫星激光测距简介》里,我写:“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当安装了反射器的卫星像排好了队从天空掠过的时候,我们就用发出绿色激光(波长532纳米,一纳米等于10的负九次方米)的天文望远镜瞄准它、跟踪它。瞄准、跟踪都是依靠计算机操作的,观测者的任务就是修正误差,以便于得到更多的可以利用的信息。在观测室内(楼上)的微光电视上,卫星,或者为我们指明方向的北极星就是一个发亮的白点。跟踪卫星的时候,可以看到许多明亮的恒星飞速地从屏幕上掠过,划出美丽的、转瞬即逝的线条。当东天边露出了朝阳的微光,当星星们闭上了眼睛,疲惫的我们也该休息了。《日出》中有句诗:太阳出来了,可是我们要睡觉。这真是我们夜工作者心态的真实写照。我们的心情当然和陈白露截然不同了。她是空虚地睡去,我们是充实地休息,养精蓄锐。” 这些句子的原文,出自我写给一个广东中学生(笔友)的回信。这样的文学风格,当然不会保持太久。 现在还可以看到,一位署名江老师的同行留言:我是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我对您卫星激光测距简介十分感兴趣,其中提到“我们使用的激光器每秒只能发射10次脉冲,可以称之为10赫兹;而西方一些国家的激光器脉冲频率达到了1000赫兹,脉冲频率和返回的数据成正比。这方面的先进技术,他们不会轻易转让的,还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哪!” 实际上,我们已经研制了1000赫兹脉冲激光,可以用于卫星激光测距……  当时,用于卫星激光测距的激光脉冲频率普遍较低,千赫兹、万赫兹频率的激光脉冲用于卫星激光测距,是近几年的事情。这个专家的留言,让我大受激励。

获取“社交资本”之后,如何发展、如何壮大,是每一个创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加关注、添加好友、留言、评论、发站内信息等,都对创作者有一定的影响。科学网中有科学大咖,有的是隐身的、有的神龙见首不见尾(后来要求实名制,就“露馅”了)。

科学网起初没有开通视频频道,到现在也是以文字发布为主。我也是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来经营博客的。在“内容品牌”(姑且把“籍工场”看成一个品牌 )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在创作进化方面,我有心尝试引入音频和视频,可是总觉得不如文字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视频、混剪、梗的引入,的确可以提高品牌的影响力,也许可以成数量级地扩散开去,可是,文字的单一性,让它也有优势——比如便于操作。梗的出现,好像是可遇不可求的?音频、视频的录制和剪辑,都比纯文字操作难多了,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对于我这样业余、玩票的“博客写手”来说,无疑存在较高的门槛。另外,本人形象对不起观众,影响了市容、城管执法部门来介入了怎么办? 不如消停一些,就用文字吧。这个坚持十几年,也不易呀!

笔者以为,《创作者》的第五章内容可以更丰富一些,虽然看上去会让全书的结构略显失衡。“选择的关键在于内容的受众类型,以及内容被消费的环境。受众是不是想要主动参与,一方面是他们的主观意愿,另一方面也受到消费环境的影响。”这里引用了一段字体较大的苹果绿文字。本书的苹果绿文字,几乎都有引用的必要(限于篇幅,收敛一些吧。)在内容的制作和发布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自己的(被推荐、受好评)预期和网络编辑、和读者,往往是错位的。有时候自感良好的博文,没有受到关注;被编辑推荐的文章不全是自己预期的那些文章。这说明,我的表达和书写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那些带有科普性质的文章、科学含量较高的文章,有的写起来顺手,有的写起来卡过壳儿;有的长、有的短;看上去不够规整。如果早些得到《创作者》的思路和启迪,经营效果肯定会好许多。虽然书中的一些策略,我无法逐一尝试,思路和视野毕竟拓宽了。

这是我要感谢作者、感谢推荐者(老同学)的地方。

在和老同学交流时,我提到过一部巨著——《创造者》(布尔斯廷著,有中文版)。《创作者》提到过《创新者》一书,这三本书多半不是同一类型的书,但书名中都有“创”字。这里,笔者要引用十多年前的“籍工解字”了 创新的创有意思,右边是明晃晃的一把直立的刀;新的右半边是斤,与斧头的斧的下半截一致。开拓创新,离不开大刀阔斧,离不开金属的参与。创新,需要剔除头脑里的杂草。新鲜的思想才能茂盛地生长。创新无疑具备挑战性,所以也更具备吸引人的无穷魅力。热爱创造的人,沉醉于创新,达到了废寝忘食,绞尽脑汁、忘我的境界。

一句话,“创字辈”的书值得读,“创字辈”的人值得做。做“创字辈”的人,写出“创字辈”的书,有双重的艰辛,也会有双重的收获。

解字容易写字难,写有创意的文字更难。因为难,所以更有诱惑力。

2021-12-01,写于北京市海淀区。2022-01-16发布。)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籍利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5-132129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