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科学网又讨论起似乎是一个存在了很久的话题,“爱因斯坦给斯威泽回信的翻译”,笔者不是爱因斯坦研究专家,但是由于对翻译还比较感兴趣,有幸忝列其中,身逢其盛。就把它当作一次学习和探讨翻译的机会吧,当然管中窥豹,也领略到了科学大师爱因斯坦的巨匠风采。
事情的缘起是一封1953年4月23日爱因斯坦写给斯威泽(J.S. Switzer)的回信。这封信第一次公开是1957年,也就是老爱去世两年后,在一篇对李约瑟巨著《中国的文明与科学》(Science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第二卷的书评中,书评的作者是汉学家芮沃寿(Arthur F. Wright)。这个小历史在科学网博主郝炘最近的一篇博文中讲得比较详细。后来李约瑟在他1961年出版的论文《中国科学传统的贫乏和胜利》(Poverties and Triumphs of the Chinese Scientific Tradition) 中再次引用这封信件。关于这封信的历史和他人的述评甚多,笔者就不在此赘述了。这封信在英语世界里知名度多高,尚需研究,但无疑在中文世界里,是如雷贯耳的,这大概主要是因为它的诞生和内容,和咱们中国的科学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所以自它公布于众后,它就不停地引起关注。这封信这么引人关注,所以笔者这里再贴一次。
Dear Sir:
Development of Western science is based on two great achievements: the invention of the formal logical system (in Euclidean geometry) by the Greek philosophers,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possibility to find out causal relationships by systematic experiment (during the Renaissance).
In my opinion one has not to be astonished that the Chinese sages have not made these steps.The astonishing thing is that those discoveries were made at all.
Sincerely yours,
Albert Einstein
收信人是 J. S.斯威泽。那么这个因为这封区区短信有幸进入历史的斯威泽是个什么人呢?笔者后面的论述将会讲到,这个人对于这封信的正确解读很重要,所以在这里就他多说几句。
据科学网博主李宁介绍,另一位科学网网友wolfgangg(顺便说一下,如果wolfgangg 网友能提供这段话来源之类的史料将不胜感谢) 这么介绍斯威泽:“Switzer是一个老兵,对中国的古代文明感兴趣,也就是中国的天文、医术、指南针、数学等等感兴趣。他写信给Einstein询问缘由,Einstein不知道,就讲解了欧洲文明的起源之根本并对中国贤哲的那些发现感到很是惊奇。”
另外根据长期研究爱因斯坦与中国的胡大年教授:“斯威策(J.S. Switzer)是一位美国陆军上校,退休后到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学位。其间他选修了汉学家Arthur F. Wright的阅读课(Reading Course),探讨‘中国有无科学的问题(the question of science or no science in China)’。为此,斯威策自作主张,将课上讨论的主要问题记下来寄给了爱因斯坦,并得到爱氏的答复”。
这里两者提供的背景稍有不同,但大同小异。都是说斯威泽对中国古代的文明和科学发生了兴趣,然后产生了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问题。于是斯威泽给老爱写了信以求回答。这封信目前已经遗失,但信中的关键内容还是可以作最起码的、合理的推测的。
基于此,笔者作了如下的基于事实的思考,为防止自己任意引申,笔者将事实和推测部分用括弧重点标注出来。
斯威泽为什么去信问爱因斯坦?(事实)
因为他有一个在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疑问(事实)。
他为什么会有这个疑问或者讨论?这个疑问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吗?
毫无疑问,他是看到了中国古代有一些现在认为的“科学发现”,才产生这个疑问的(事实)。
所以,他在信中列举了这些科学发现的例子(我的推测仅仅在此)并请教了爱因斯坦。
笔者私下认为虽然今天这封信已经遗失,在这里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上述推理是在已有史料的基础上最合理、最起码的一点推测。斯威泽作为一介平民百姓给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提问,总不能上去就问中国有没有科学,那样的语气近乎质问,说不通。所以于情于理,他都会写下一些自己发问的理由,然后再提出自己的问题。谁也不能肯定他究竟写了些什么,但是列举几个中国古代的科学发现应该是那封信中最最起码的几行字。
这个小小的推测不仅有情与理上的支持,而且在爱因斯坦的回信中,又出现了支持这个推测的事实!因为沿着这个思路理解爱因斯坦的回信及其最后一段和最后一句话,不仅语义异常流畅,而且和Switzer罗列的中国古代科学发现一问一答,前后呼应,而一些围绕其理解和翻译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就如同老爱自己在信中这么说的,“西方科学的发展基于两大成就,一个是希腊哲学家们对形式逻辑体系的发明(在欧几里得几何学里),另一个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对因果关系可以通过系统性实验获得的可能性的发现。在我看来,中国的先贤们没有迈出走向西方科学的这些步子并不令人惊奇,令人惊奇的倒是他们却做出了那些科学发现。”这里为了凸显“发现”的语义和所指,我在前面特地加上了“科学”两字,而且我还要加一句,这个“those discoveries(那些发现)”就是指的斯威泽来信中提到的、也是促使他发问的中国古代的科学发现。
因为这封信是回给斯威泽的,所以那个折磨了学界几十年的“those discoveries (那些发现) ”对收信人的他来说没有任何问题,也没有任何理解上的障碍和歧义,因为此前,他在向老爱求教的原信中列举了那些中国古代的科学发现!但老爱没想到的是,没有来信作铺垫,外人读起来很容易陷入费解和误读,就如同今天的大多数人一样。
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就是按照另外一种理解和翻译,也是现在流传甚广的一种误译(下面我为行文方便,简称为“误译”),会出现几个让人费解的地方。既然上面笔者从这封信的前因后果上分析了一下,那么下面笔者重点从这封信的文本本身的语言和用词方面再分析一下。如前文所述,从这个分析来看,爱因斯坦不仅英语语感超好,而且用词非常精确和讲究。
1.在英语中,这种“XXX并不(让人)怎么样,而(让人)怎么样的倒是YYY”联句是很流行的一种说法,几乎快成为一种修饰手法了。这个句式通常是前后两句(XXX和YYY)语义的关系很密切,而且有一种很强烈的神韵,听多了的人会有体会。我在读爱因斯坦的最后这两句的时候,只有我上述翻译的那个意思,能达到这种联句的效果。而一旦换成误译,完全没有那种效果。因为按误译的理解,第二句话突然话锋一转,变成了和中国科学没有任何关系的一句话。这完全不符合这个联句的语言习惯。
2.按误译的理解,会出现爱因斯坦用错Discovery的情况。不要说在德语(爱因斯坦成长的环境)那么严谨的语言环境中,就是在英语语言环境中,爱因斯坦把Invention和Discovery 说成“those discoveries”都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这两个词并不深奥,保守点说,高中毕业就能理解其不同了,而且它们有着明确的界定而又迥然不同的内涵。Invention(发明)是自然界没有的事物,完全由人类创造出来的,而Discovery(发现)是自然界已经存在的事物,是人类通过研究探索而认识到的。爱因斯坦作为一个长于思辨的理论物理学家,也算半个哲学家吧(其文集一直为众多方家研究。当然这个可以商榷,请“爱学家”们鉴定),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呢?况且他在上一段还格言警句式地精确使用了这两个词来阐述科学发展所必备的两个要素。立马在下一段,就含混不清地用“ those discoveries ” 来统指前面说的“invention”和“discovery”,这怎么说得通?!在这点上,误译者想自圆其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爱因斯坦确实使用了一个词来统指前面说的“invention”和“discovery”,不过不是“discoveries”,而是此前的“steps”。
3.最后一句中的“those”对于误译也是一个异常明显的red flag (警示信号)。“those” 显然是指向远处的一个指代。所以指代斯威泽信中罗列的中国古代科学发现是完全合乎情理的。而指代刚刚说过的“invention”和“discovery”则稍显局促,因为近指一般会用“ these” ,有人说这种区别很小,但是在爱因斯坦的信中明显是有区别的,为什么?因为他刚才在用“these steps”来指代前文提到的“invention”和“discovery”就是用的” these” ,而非“those”。另外加入一点题外话。这个“ those ” 在学界相当长时间内被误传为“these”,笔者从胡大年博士的一篇纪念其师许良英先生的文章中,有幸看到了这封爱因斯坦回信的影印本,亲眼确证了该处是“those”。从此件小事中也可以看出以讹传讹的事情很容易发生。当然笔者看到最近有一些更正,比如郝炘女士的博文中就使用了正确的原文“those”。但不幸地是,在最后一句的理解上,以讹传讹仍然在继续,持正译的人数很有限。所以笔者还是不揣冒昧地为这件事写上几句,以期能有所帮助。
本文至此结束,倒还有余音绕梁的感觉,不过余下的,还是留些空间让读者和网友们自己去斟酌和体会还是更好一些吧。
相关专题:爱因斯坦的回信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书宗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25669-88269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