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南屏
地域性智慧美已作古?
2024-7-7 09:11
阅读:1577

在过去,人们认为一切都受天(自然环境)主宰。要生存,必须适应天(自然环境),而不是与之抵牾。

传统民居建筑的要义,在于利用简单的材料,穷尽匠人的智慧,趋自然环境之利、避自然环境之害,达到顺应自然环境,获得尽可能好一点的生存空间的目的。

技术的角度看,传统民居建筑是自然环境主宰前提如何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千差万别, 自然资源、地貌特征各不相同 , 不同工匠的才智不尽相同为适应不同自然环境采用的技术方法、所用地方性材料千差万别, 造就了各地民居建筑丰富多彩、形态各异。

例如西关大屋(广州)、四合院、蒙古包、窑洞、客家土楼、云南“一颗印”、西藏碉房、傣族竹楼、西南吊脚楼、贵州石板房、胶东海草房、岭南蚝壳屋等等,都是为了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利用地方材料形成的。这在无意中成就了丰富多彩、各具地方特色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群体,也成为地方文化、地方人文特色的主要标志

1.岭南蚝壳屋

2.闽南红砖大厝

 

3.湘西吊脚楼

 

4.客家土楼

 

5.胶东海草房

 

6.开平碉楼

 

许多专家认为,传统民居建筑创造了丰富的地域性智慧美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魅力也就在于其丰富的地域性智慧美

现在,依靠高度发展的科技,可以轻易地创造出所需参数指标的封闭小环境例如,空调(温湿度控制技术)+钢筋混凝土的封闭结构,能造出适宜的温湿度小环境。

自然环境是什么样不再重要

不再需要前辈工匠们几千年来创造、积累出的各种各样适应自然环境的建筑技术,就可以轻易建造出所需温湿度指标的住房。

在经济性与土地利用率主导下,相同单元的住宅像集装箱一样一层层摞起来,成为一栋栋看上去差不多的楼房

传统民居建筑创造出的丰富的地域性智慧美消失了

满足居住基本需求后,人们不再满足千城一面,又怀念传统民居建筑丰富的地域性智慧美来了

恢复传统民居已不可能,而抛弃延绵数千年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似也不可取。

民居建设不再需要丰富的地域性智慧的现在,各地民居建筑还要不要体现丰富的地域性智慧美,是个难题。

换种思维方法看,传统民居建筑丰富的地域性智慧美是一种传统技术美,那么,如今民居建筑千城一面的景象,是不是一种尚未被接受的现代技术美呢?如果是的话,传统技术美向现代技术美转变是不是必然的?

(部分图片取自网络)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孙南屏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00375-144123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8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