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qing1961 读好书明是明非明理, 效前贤做文做事做人。

博文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简评《他山之石——干旱区开发实践论文集》 精选

已有 5275 次阅读 2007-7-18 09:23 |个人分类:图书评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书评, 论文, 荒漠化

 

 

《他山之石——干旱区开发实践论文集》(以下简称《他山之石》)是一本研究国外有关荒漠化治理成败得失的论文体著作,收录了我国沙漠生态学家刘恕研究员和田裕钊研究员夫妇联袂撰写的分析、总结苏联、美国、加拿大、马里等国家从良好的愿望出发对地球动“大手术”而导致灾难性后果经验教训的10篇论文,以及与此相关的5篇学术会议上的交流、发言稿。细细读来,颇有感触。

人类往往过于自信自身的能力,常常会忽视甚至轻视大自然的力量和规律,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代。曾几何时,“人定胜天”、“敢叫山河换新颜”、“征服大自然”等气壮山河的口号,成为人们“改天换地”的动员令。但无数事实表明,人类不可以也不应该将自然界视为“敌人”,人类任何违反自然界运行法则的非理性行为,最终都将毫无例外地遭受自然界的报复。

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政府在中亚地区修建了被称为“世纪工程”的卡拉库姆人工运河,以便让流入咸海的阿姆河的天然水流改道,变为水利体系,以扩大水浇地植棉。该工程实施后,在创造了“白金王国”——苏联的棉花产量一度达到世界第一,用于出口创汇的长绒棉被称为白色的黄金——辉煌成就的同时,咸海也开始慢慢干涸,当地的土壤逐渐盐渍化,饮用水源受到农药的严重污染,居民疾病急剧增多,造成了这一震惊世界的“咸海生态灾难”。

还是在苏联,为了减少卡腊博加兹哥耳湾由于蒸发而带来水分消耗,减缓里海水面下降,1980年苏联政府施行了地理“外科手术”,修建了一个堤坝将卡腊博加兹哥耳湾和里海分割开。3年后,由于断绝了海水补充,卡腊博加兹哥耳湾迅速干涸,水域面积由1980年的5 031 km2缩减为372 km2,并引发了一系列始料未及的严重后果。于是,1992年只好走回头路,被迫重新将分割卡腊博加兹哥耳湾和里海的人工堤坝打开,恢复了分割工程前的本来自然面貌,使卡腊博加兹哥耳湾获得“第二次降生”。

在美国和加拿大,自19世纪起在大草原兴起的农业大开发,最终在20世纪30年代遭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草地严重退化、土壤风蚀加剧、地表大片裸露,最终引发了遮天蔽日横扫大半个美洲大陆的“黑风暴”,导致数十万个农场破产,几十万农民流离失所。

上个世纪80年代,遭受干旱和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非洲国家——马里,为阻止沙漠的推进,防止土地进一步荒漠化,计划实施一项宽5 km、面积达5 275 km2的“绿色屏障”项目。该项目包括了马里的153个县,涉及国土面积的37%。若干年后,项目无法实施,筹划项目的资金投入打了水漂。

《他山之石》提供给读者的上面4个典型案例,描述的都是人类从美好的愿望出发,一厢情愿地对地球实施了“大手术”,但最终都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值得深思的是,这些重大工程在实施前大都经过了认真的论证和周密严谨的设计与评估。比如,卡拉库姆人工运河从创意提出到论证和实地勘测直至施工,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动工前学术界几乎异口同声赞许,没有关于可能招致祸害的任何言论。这些事实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经过科学家严格论证的“大手术”工程,人们善良的动机、美好的期望、巨额的投入、艰辛的劳动最终却换不来如愿以偿的效果呢?

刘恕和田裕钊两位作者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曾留学苏联,所学专业都是以“改造自然”为目标的沙漠治理专业。他们聆听过当时苏联大型改造干旱荒漠的“世纪工程”设计讲授,也目睹、亲历过一些类似项目的实施过程。学成回国后,两人长期从事沙漠生态学研究,刘恕还拥有在我国干旱地区甘肃从事荒漠化治理研究和领导管理的经历。近十几年来,他们多次“故地”重游,与苏联同行讨论切磋,质询疑惑,力图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尽管人们事前对那些重大自然改造工程的不良后果难以预计和估量,但事物实际发展所记录的轨迹,却能在时过境迁之后清晰地展现出其前因后果。在作者看来,实践出真知,那些当年兴师动众、轰动一时、延续多年的重大改造自然工程,用时间、金钱、失败甚至危害换来了难得的经验和教训,为后来者树立了引以为鉴的标杆。反思这些案例,无疑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人类认识自然,获得对自然界的真知,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持之以恒、不断深化、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大自然是一个由众多互相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巨系统,科学认识并正确把握这个巨系统,要求我们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探寻成功的道路,即所谓实践出真知。其次,对于涉及多学科、多部门、跨地区并影响诸多方面的重大工程方案的认定,出现来自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上的关注、审视中的争论和非议都属正常现象。这就要求决策者广开言路、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弃短取长,更加细心、更为审慎、更有雅量地倾听不同的声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集智慧之大成,完善工程项目的实施方案,尽可能减少其负面效应。第三,由于人造工程作用于自然界所引发的反馈,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得以显现。因此,应尽量少对地球动“大手术”、搞大工程;非得如此,则需慎之又慎。

其他国家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可供借鉴的案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大概就是作者出版《他山之石》想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吧!

    今天我们的周围依然不乏移山填海、拦河筑坝、引流换道的大型改造大自然工程的倡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睿智的古训,无疑可以启迪我们从他人的失误、失算乃至失败中换取到新知和新觉,以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

(本文发表在2007年第25卷第14期《科技导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47-4628.html

上一篇:生命究竟是什么
下一篇:生活中的误区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