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qing1961 读好书明是明非明理, 效前贤做文做事做人。

博文

科技影响中国的历史与未来 精选

已有 5168 次阅读 2008-9-1 11:18 |个人分类:科坛漫步|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历史, 未来, 科学技术, 科协

科技影响中国的历史与未来

——中国科协网在线访谈


张开逊  苏 青

 

特邀专家:

张开逊:中国科协常委,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苏青: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科技导报社副社长、副主编,研究员。

 

  间:2008829日上午9001030

  点:中国科协网

主持人:王以芳(中国科协信息中心)

 

主持人:各位网友,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张开逊研究员和苏青研究员两位嘉宾作客中国科协网,围绕“10个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评选活动,为广大网友解读影响中国历史的科技事件和影响中国未来的科学技术。苏社长,您能否先为我们介绍一下“10个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评选活动的具体流程?

 

  青:评选流程按照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总体宣传思想来进行,基本上是一个公众参与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评选过程。第一步是条目的海选过程,“10个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评选活动启事,通过在网上和报刊上公布的办法,面向广大公众征集相应的科技事件条目和科学技术条目。这是一个海选的过程,一个动员广大公众广泛参与的过程。从参与的情况来看,效果非常好。据了解,在公众推选的过程中,新浪网、腾讯网和中国科协网的点击量都超过了百万人次。第二步是专家筛选和审核的过程。我们首先请一个专家组从公众推荐的海量科技事件和科学技术条目中各遴选出40个意见比较集中的候选条目,然后对它们进行科学、准确、规范、简练的描述。第三步,将40个候选条目提请一个层次更高的专家组审核,从中评选出30个备选条目。第四步,将专家组评选出的30个备选条目通过报纸、网络对社会公布,由公众投票评选出最终入选的“10个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所以,整个评选过程是一个公众广泛参与和专家严格把关的过程。目前,评选工作已进行到第四个阶段,9月份将通过统计选票和专家评议确定最后的评选结果。

 

主持人:30个候选项中选出最终的10个,张教授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专家是如何评选审议的?具体的评选标准又是什么呢?

 

张开逊:50年来,中国在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很多重要的成果。从众多科学事件中选出30项,必须有所取舍,取舍的标准应该是:它们对科学技术发展本身有重要意义;对国家的安全、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有深远的影响。专家们取得共识之后,从众多候选项目中忍痛割爱,最后选择了30项。

 

  青:张老师刚才讲得非常好。我补充一下,以“10个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评选为例,公众推荐的候选条目中,有些事件是负面的科技事件,比如说“汉芯造假”事件、“太湖蓝藻暴发事件”等。专家们在评选时认为,这类负面事件实际上也有它的积极效果,比如,揭露“汉芯造假”对净化科研环境是有帮助的,披露“太湖蓝藻暴发事件”进一步引发了公众和社会管理者对公共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因此,有专家提出评选时应适当考虑这类负面典型事件的入选。我个人也赞同专家的这种意见。但是,由于评选的标准事先已经制定,入选的“科技事件”必须是“已对我国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大促进作用,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更多强调的是“事件”的积极促进作用。既然规则已经在先,评选过程中就不应该再改变,所以最终入选的“事件”都是正面的。不过我倒觉得,专家们的意见对我们今后完善类似评选活动方案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张开逊:举办这项活动,使公众与科学家能够共同回顾半个世纪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受到鼓舞、受到启发,也引起我们反思。海选中提出了很多很多公众关心的问题。海选提出的事件大多数是积极的、正面的,还有人们曾经做错的事情。这些错误如果成为公众讨论的话题,可能对我们国家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更有意义。有些专家的意见是把这些有启发性的负面事件也放进去,但严格参照评选标准,重大的科学事件主要选择积极的、正面的。

 

  青:为了弥补张老师所说的评选工作中的一些遗憾,我们《科技导报》2008年第13期和第14期专门发表了一篇专稿“中国具有重大影响的50项科技事件”。这篇文章就收录了几例负面科技事件,比如说“太湖蓝藻暴发”、“邱氏鼠药案”等,作为这次评选活动的一个补充。

我觉得,这次公众推荐的30个候选科技事件,有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东西。通常我们谈到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一些重大的科技成果或重大的科技突破,比如说“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等。我刚才统计了一下,30个候选科技事件中重大的科技成果和科技成只有15项,另外还有13项重大的科技政策或重大的科技活动,比如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科普法》的颁布实施、中科院发布《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等等。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程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更为深远的。我认为这是这次评选活动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公众已不单单重视科学技术研究的最后结果,还关心科学技术研究的过程,以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形态。比如说,30个备选的“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中就有“中国建立院士制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度的创立”、“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等非重大成果类的事件,这些制度性的基础建设工作对整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无疑是长久的、深远的。这是不是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公众的科学素养在提高?

 

张开逊:从海选中公众提出的影响中国的重大科技事件来看,公众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非常关心。海选的内容中包含许多重大的科学技术成果,这些成果可以看作是建国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里程碑,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成果,以及进入新世纪之后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成果。其中包括20世纪五十年代的武汉长江大桥万吨水压机,这两项成果为当年中国的交通运输和机械工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使我们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王选领导研发成功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以及北京建成正负电子对撞机,还有探月工程”,这些成果集中体现了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追求和中国发展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果,这三项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对公众也有很大的启发性。在这些重大的科技事件之中,科学探索的艰辛历程和科学探索的具体内容都给我们以智慧的启迪。例如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它的成功彻底改变了中国印刷业的面貌。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梅曼发明了红宝石激光器以后,当时西方很多人就想到,应该用激光这支灵巧的光笔作为工具,用来印刷制版,对西方使用拉丁字母的文字来说,用计算机处理文件非常方便,因为拉丁字母只有26个。所以西方的激光照排技术很快就成功了,但是对汉字就面临着很大的难题,因为不同汉字的数量非常多,有5万到8万个,常用汉字也有3000多个,不可能每个汉字使用单独的代码,只好用点阵描述汉字,表述一个汉字需要4096个点,同样的硬件、软件条件下,处理汉字和处理拉丁字母相比,排版速度会慢好几百倍,排一个版面,对拉丁字母而言一分钟就完成了,当时对汉字而言要好几个小时。在那时候激光照排成为中国印刷业的瓶颈,很多西方国家都想占领中国市场。王选提出了新的理念,他用数学方法描述汉字的笔画,同时用一些巧妙的算法表述笔画的特征,包括字的大小和笔画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信息高度压缩,压缩比达到500。同样的硬件、软件的支撑条件下,使用这种方式,比传统的点阵描述方式要快数百倍,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为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专家和公众取得的高度一致,认为应该入选。公众和专家一起分享科学探究活动的感悟,重温并分享先驱者的智慧,也是这次评选活动的成功之处。

 

主持人:五个10”的评选,一方面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也是对全民科学素质的一个提升。苏社长,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两个评选活动的专家组情况?

 

  青:前面我提到,共有两个专家组参与了整个评选过程。第一个专家组主要由从事科技史和科技哲学的专家学者组成,重点负责从海量的推荐条目中遴选出公众意见相对集中且有价值的40个候选条目。第二个专家组负责从40个候选条目中评选出30个公布于媒体的备选条目。后一个专家组的成员基本上都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知名的专家学者,组长是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院士,成员包括周立伟院士、戴景瑞院士、钟群鹏院士等,张开逊老师也是这个组的评选专家。

另外,这两个评选活动还有两个特点。一是这两个项目的设计一个写实,一个务虚,很有意思。“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是写实,评选的是已经发生的、已经成为历史的事件。“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更多的是务虚,评选的是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它是介于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东西,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已经出现萌芽,或者呈现出了发展的趋势,并且是未来预计可能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或重大技术突破。比如,刚才老师说到的受控核聚变技术,目前我国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研究所和成都的西南核物理研究院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就是媒体上说的“人造太阳”研制工作,并且都取得了阶段性的领先科研成果。有专家预计,未来50年“人造太阳”将有可能成为现实。二是备选的条目还要强调正面的、积极的影响,比如说,公众推荐的候选条目里有一条是“克隆人”。遴选专家认为,“克隆人”涉及到科学伦理等复杂问题,目前各国科技界都是禁止克隆人的,因此不应把这一条目列入。最后备选的条目是“克隆技术”。这也是为什么最终入选的30个备选条目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原因。

 

张开逊:评选五个10”的第五部分,是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从公众的选项和专家评选的结果来看,实际上包含着深邃的科学思想和隐含的人文情怀。人们看过很多美国大片,这些大片,特别是好莱坞的大片,为了取得更高的票房价值,夺取更多的眼球和关注,极力宣扬人类的灾难,基于现有的科学技术加以想象、引申、附会,说世界末日将临,通过狂想的刺激弥散恐怖气氛。在这次评选中,可以看得出来,中国的公众和科学家们以一种深沉的思考选择他们关注的科学技术。这30个选项,可以说都在期待科学技术为人类带来永久的幸福,为全人类解决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一个选项都值得这个世界上一切有志于探究科学的人为它付出努力。有的可能估计在一定的时期之内能够取得现实的成果,比如说可控核聚变,国外和我国的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国已经参加了一项国际合作可控核聚变研究,它是人类共同期盼获得成功的一项研究,目前这项研究距离提供实用的能量还差得很远,还有许多基础研究工作需要进行,许多技术困难需要解决,也许这是需要集中全球的智慧才能完成的事情。

30个选项里,有一些已经启动。例如深空探测技术,现在人们一步步向深空前进,飞向太空的飞行器最早是围绕地球转的卫星,然后开始探测太阳系行星,现在已经开始瞄准太阳系之外的目标,人们正在一步一步地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还有一些,目前只是想象,是构想。这种构想是理性的,同时又十分浪漫。许多充满人文情怀的构想,对人类的科学技术活动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次五个10”的评选,已经超载了对具体项目的选择,实际上是公众和科学家分享对科学的感悟,分享对未来的思考,这是一次盛大的公众科学活动,快乐的科学精神体验。

 

主持人:五个10”评选活动自开展以来,公众在新浪网、腾讯网和中国科协网上的访问量已经超过800多万人次,参与热情十分高涨。苏社长,您认为这次活动为什么能够得到公众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呢?

 

  青:我想大概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公众对科学技术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重要性的认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而对这类与科学技术有关的评选活动自然格外关注。第二,科学技术与公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科学技术,或者说公众越来越感受到科学技术对自己日常生活的影响。这也反映在“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候选条目中,绝大多数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如“超高速交通工具”、“基因修饰技术”、“海水淡化技术”、“家用服务机器人”等等第三,可能与中国科协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有关系。近年来,中国科协通过广泛开展学术活动、科普活动,在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我个人认为,有这么多热心的公众积极参与这次评选活动,实际上也是社会对科协工作的一种肯定,公众对科协工作的一种支持和响应。这也反映了科协知名度的提升和号召力的增强。第四,我想这也反映了公众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欲在不断增强。

索欲在公众中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形象。科协组织这样一个重大的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说明《科学技术普及法》的实施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人们对重大的科普活动、对重要的科研知识也越来越感兴趣,这应该是很值得欣慰的事情。举办这个活动的时候,我们当时还有点担心公众是否会积极参与,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完全多余的,公众参与的热情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主持人:张教授,“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备选项中有很多属于科技前沿领域,许多公众对此知之甚少,会不会产生距离感呢?

 

张开逊:实际上人类的科学活动都是面向未来的。人们在从事科学探索的时候,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人类的本源需求,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能源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健康问题等等;二是受到人类在探索过程中已有经验的引导。谈到引领未来的科技领域的时候,我们看到许多选择都包含着这两种因素。所以公众的选择和科学家们的意见,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分歧。这次遴选项目,让我们看到科学和公众的距离是非常近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无所不在的时代,今天的科学已经和每个人的幸福、事业的成功、国家的强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科学的参与,很多事情都是不可思议的。公众对这次评选活动的关注,对引领未来科技领域的选择,都反映了公众对未来的关注和期盼。公众通过和科学家的互动,加深了对科学的理解。同时通过这次评选,科学家们能够以一种新的方式了解公众关心的问题。这次评选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活跃我们国家的科学文化氛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青:我完全赞同张教授的看法。公众的广泛参与确实表明公众的科学素养在不断提高。但是,我觉得,我们同时还要注意这样一个现象:这次评选活动是通过网络媒体和纸介质媒体同时向公众发布的。网络媒体包括新浪网、腾讯网和中国科协网等网站,纸介媒体包括《大众科技报》、《中国科技教育》、《科技日报》、《科学时报》等报刊。从反馈的信息来看,公众参与这两种媒体的人数是很不对称的,参与网络媒体的公众远大于纸介质媒体公众的人数。因此,我认为,参与这次评选活动的公众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可能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也即是那些喜欢上网、有条件上网、且有一定文化水平比如说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公众群体,他们中的却大多数应该是年轻人。这个群体很可能没有覆盖那些身处乡村、没有条件上网、没钱买报纸的广大农民。

说到距离感,我个人认为,人类的幻想力是与生俱来的,人一生下来就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许多距离感是可以逐渐得到弥补的。小时候,夏天睡在竹床上仰望天空,神秘莫测的天空对我和每一个孩子都同样充满了吸引力。我想,早期的科学是从天文学和数学开始起步,应该是有它的道理的。

这次评选活动实际上也是一次引导公众学习、探究知识的过程。每位参与者在阅读启事和参与投票时,都免不了要对所面对的知识予以梳理,免不了要查询一些相关的知识,这个学习、探索的过程就是科学技术知识普及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普及就缩短了公众与科学家之间的距离。

 

张开逊:刚才苏总谈到这次投票纸媒体的反馈和网络媒体反馈的数量反差比较大,这引起我三点联想。第一,在五个10”的评选第四部分“影响中国的重大科技事件”30个选项里面有一项,就是“中国接入互联网”,这个数据又一次说明这种选择是准确的。

第二,要格外重视互联网在传播知识、传播信息、沟通公众与科学界联系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对它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好地利用它。互联网是信息科学技术一次重大的飞跃,使人类有了一个划时代的信息媒体。互联网缩短了人类和知识的距离,缩短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时间间隔,免除了人类为了获取信息跨越空间阻隔的交通劳顿。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加平等,为更多关注科学的人们提供了进入科学殿堂的机会;第三,两种不同方式反馈的信息数量如此悬殊,说明我们的纸媒体应该反思,在互联网的时代,怎样进一步提高自己被公众喜爱的程度,增加对公众的吸引力,怎样在新时代以新的方式传播科学、传播智慧。 

 

  青:我补充一下,“中国接入互联网”这一科技事件对我们今天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从这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来。

 

主持人:请问苏社长,通过采用网络媒体和报刊媒体互动的评选方式,您认为对以后开展科普活动有什么样的启示?

 

  青:这种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这次活动可以让我们认识到科普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而且也应该多样化。科普大篷车、科普挂图、社区科普宣传栏、科技馆展览教育等传统科普形式都很好,应该继续发扬光大;但是,在信息时代,我们还应该借用高新技术手段来普及科技知识,使得科技知识的传播更为有效、更为快捷,受众面更大。中国科协这次搞的五个10”评选活动,实际上就是科普活动的一种创新。它把5个方面的科普活动,如“影响中国的10个科技事件”、“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10位公众喜爱的科普人物“10本公众喜爱的科普图书“10个公众关注的科技问题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系列科普活动,每项活动之间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了很强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引导公众从多维的角度来关心科学技术,参与相应的科普活动。 10:04:31]

第二,这次评选活动大量应用网络技术,包括在新浪网、腾讯网、科协网上开设专题报道,集中宣传,鼓励公众网上投票选举,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等。科普活动应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在这次评选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首先,它顺应了人们生活快节奏的要求,公众只需用鼠标轻轻一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整个评选活动的参与过程。这一优势是纸质媒介所不具备的,人们已经很难有耐心用手中的笔去把报纸上刊登的选票的每一个选项逐一填写好。其次,纸介媒体的影响是有限的,通常它只能影响那些订阅它的读者,或受限于每种报纸特定的读者对象:而网络是没有限制的,它可以随时覆盖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影响世界上所有能够阅读中文的读者。由此提醒我们,科普工作的手段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传统媒体也要有危机感、紧迫感和竞争意识,要敢于迎接这个挑战,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强竞争能力。

 

张开逊:这次活动,是今年庆祝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从1999年开始,每年都要举办一次中国科协年会,主要是学术群体参加。这次评选,实际上是一次规模浩大的公众与科学家共同参与的理解科学的盛会,应该说是另一种类型的科协年会,这次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像苏总谈到的那样,涉及五个关于科学技术的话题,每个话题都会引起人们关注。例如,在“影响中国的重大科技事件”中,其中有一项可能过去很少有人关注,很少有人探究它是什么,也很少想到它的意义。这一顶是“正负电子对撞机在北京建成”,一般公众对它很陌生,不知道这是什么,电子看不见、摸不着,里面正负电子还对撞。这次作为一个项目评选,人们的视线和思维的焦点就会集中在这个问题上:它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当公众提出这两个疑问的时候,人们就会思索它的价值。正负电子对撞机是基本离子研究的实验工具,它有可能模拟宇宙大爆炸之初的某些物理过程,对于人们了解宇宙,理解物质的奥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这次评选活动,有助于使公众了解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活动。实际上越是前沿的探索,越是人们所关心本源问题,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把公众的经验和科学家的前沿探索联系在一起。

 

  青:我前面提到了这次评选活动对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科普活动的两点启示,根据张老师刚才说的,我想再补充第三点启示,就是这次评选把公众参与和科学家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公众推荐的条目,经科学家引导、筛选,使得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科学家关注的科技问题更加吻合。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说,科学家的引导保证了五个10”评选的科学性? 

 

  青:是的。我们知道,公众推荐的过程是具有草根特点的,许多被推荐的科技事件或是描述不科学,或是叙述有偏差;被推荐的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大多只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并没有科学、准确地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因此,科学家的引导作用能纠正这样的偏差,尽量保证候选条目的科学性和公众性。

 

张开逊:我补充一点苏总的谈话,我觉得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已经到了微妙的发展阶段。在几个世纪以前,人类的技术活动与科学探索基本上是分离的,它们在两条道路上前进。那时候能够非常明确地区分谁是科学家、谁是技术专家、谁是发明家。在今天,重大的技术发明往往建立在新的科学发现基础之上。比如说激光技术。梅曼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激光器,他是科学家还是技术专家呢?说不清楚。这次初评选出的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大部分是引领未来的技术,这表明了一种趋势,表明了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我欣赏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关于科学和技术关系的一种看法。他认为科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正确的探究自然的方法,第二是依据这种正确的方法所获得的知识,第三是由于人类获得了这些新的知识,增加了做新事情的能力,这种做新事情的能力就是技术。这样的评选结果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科学技术的特点,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我有一个建议,鉴于这次活动如此受欢迎,希望中国科协能够把这个活动继续下去,过了今年之后,继续以这种方式提供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

 

主持人:谢谢两位嘉宾的精彩发言。下面我们和网友互动一下,看看网友有什么问题。

 

  友:请问苏社长,您认为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

 

  青:首先我想应该讨论一下“引领”的含义。专家在评选过程中对什么叫“引领”也有过讨论,并存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19世纪法国作家凡尓纳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所描写的许多科技设想,在100多年前的当时看来就是一个个的幻想,现在很多却都变成现实了,如他提出的潜水艇、登月设想等等现在都实现了。某一项尚未成型的科学技术,如果放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尺度范围去考量,它很可能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凡尔纳提出从地球到月球上去,在他那个时代的人看来就是天方夜谭。但是,如果把这项科学技术放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尺度范围去考量,它可能就不是纯粹的幻想了,而有可能就是一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因此,这位网友提出的这些科学技术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问题,我很难用一个量化的答案来回答。

举个例子来说吧,30个备选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中,有一项是“超高速交通工具”。这项技术目前已经开始运用,并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可能对未来生活的改变。半个月前,我乘城际铁路动车组从北京去了一趟天津,铁路全程只用了不到30分钟,比去趟王府井还快。可见,超高速轨道运输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两个特大城市之间的往来现在感觉就像在两个社区之间交往。这样的交通运输形式今后还将大范围普及、推广,我们可以想见它对未来人们生活将产生怎样的重大影响。

再比如“受控核聚变技术”备选条目。核聚变需要上亿度的高温,氢弹爆炸就是典型的核聚变反应,它是利用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来引发核聚变的。受控核聚变就是要把这种核聚变反应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我国西南核物理研究院2006年底已经在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上,使等离子体电子温度跃升到了5500万摄氏度,朝核聚变装置点火所需的上亿摄氏度高温迈进了一大步,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可以想象,受控核聚变技术一旦成熟,并且能够大范围民用推广,将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问题。

再举个例子,十多年前,我们腰里挂个BP机就已经觉得用上很了不起的通讯工具了,那个时候全国到处都在发展BP机通讯业务,兴办了无数个BP机寻呼台。现在你再来看,这些寻呼台全部都早倒闭了,BP机已经完全被手机替代。十几年前,手机还像砖块一样大,现在却十分轻巧,而且不断更新换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常常超出人们的想象,有的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因此,这位网友让我来预测这些科学技术将如何影响未来人们的生活,我确实无能为力。这里我只想说,人类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友:在引领未来的众多科学技术当中,有多少是中国人可以引领的?

 

张开逊:这是许多公众关心的话题,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面临共同的问题,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也是需要全人类共同探索、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如果中国学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是非常高兴的。如果别人做出了贡献、获得了成就,我们会由衷的祝贺他们,努力借鉴他们的智慧,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刚才网友还问到一个问题,科学事件和体育事件相比有什么区别?

在刚刚过去的北京奥运会上,几乎每一次运动员获得金牌,特别是中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我们都会非常兴奋、非常激动。很多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报道这些事情。很多媒体都在关注这些事情,大街小巷都在谈论这些事情。不仅是体育事件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政治事件、社会突发事件等等,它们也都会比科学事件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然而科学对人类的影响,和这些事件相比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它是潜移默化的,是循序渐进的,然而又是非常深刻和广泛的。一般来说,它不具有轰动的公众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本身的完善,它们有可能对社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比如在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弟在实验室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发现当磁铁在线圈里移动的时候,电流表指针发生了一瞬间的晃动,当时没有一个社会人士关注这个件事。只是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一次例会上,通报了这样一个实验结果。但是在100年之后,在20世纪30年代,当为电学的发展作出很多贡献的发明家爱迪生去世的时候,人们曾经设计过一种特殊的悼念方式,打算在美国的一些城市停电三分钟。人们立即认识到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哪怕是短暂的停电也会出现巨大的问题,高炉中的铁水会凝结,外科手术不能进行下去,密闭的车间里将会一片漆黑,联系世界的通讯网络将会瘫痪,电已经和人类活动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这时如果没有电,将会是真正的头号新闻。诠释科学对人类的意义,解读科学技术的人文含义,使公众关注科学,是科学传播的重要使命。

 

  青:我补充一下老师所说的。我认为,网友提出这个问题,一方面可能是公众对我国科学家所做的工作还缺乏比较全面的了解。实际上,在3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之中,有的技术中国科学家所做的工作并不差,比如说量子通讯技术,中国科技大学的潘建伟教授领导的科研团体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国际上领先的科研成果。在高温超导技术方面,赵忠贤院士等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是国际领先水平的。我觉得,我们还应进一步宣传我国科学家所做出的杰出科研成就,让公众更加及时地、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工作。

另一方面,不应讳言,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在很多方面确实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网友提出这个问题,也反映了广大公众对中国科学家寄予了更高的期望。这应该使包括一线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以及我们科技出版界人员更加感受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广大公众的这种期待应该成为我们的压力和动力。我相信,随着中国日益强大,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科研环境不断改善,中国的科学家一定会做得更好,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多的与我国的地位相称的重大科技成果,引领未来的重大科技成果。

 

张开逊: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没有成为近代科学的故乡,也没有经历产业革命的过程。17世纪在欧洲发生的科学革命和随之而来的产业革命,中国完全是局外人。中国接触近代科学技术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那时候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在欧洲已经完成。今天,在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时候,在探究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的时候,中国的地位和那两次完全不同。那两次中国是出局的,这次我们是共同参与的主人,我们国家在相当多的领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今天的中国社会和国际环境,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的科技工作者除了参与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的探索之外,正在深切地关注着中国自己面临的问题,关注着中国老百姓、中国政府关心的问题。比如说探究有效的预报地震、减少地震灾害的方法,面对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以中国科学家独特的方式,努力寻找解决的问题的途径,等等。

 

  友:公众对科学的关注对促进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有什么作用,请问苏社长?

 

  青:我认为,公众对科学的关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它可以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我们知道,退回到30多年前,我们的社会主流是反科学的,“文革期间”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知识分子从事科研活动也被指责为走白专道路。今天,广大公众积极关注科技工作,这是对原来那种错误认识的一种彻底颠覆,有利于全社会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

第二,对科学技术的关注能够增进公众对科学家的理解,为科学家创造更好的研究环境和氛围。公众加深了对科学家工作的理解,就能够更好地支持科学家,为科学家提供强大的动力。我们可以设想,刘翔在跑道上跑110栏,如果没有公众关注,没有人为他呐喊加油,他将是多么的孤独,也不可能创造佳绩,更不可能破世界纪录。同样,有了公众的理解,即使刘翔因脚伤最终在北京奥运会上退赛,公众也能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宽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公众对科学的关注,实际上就是在为科学家呐喊加油,为科学家提供动力。

 

张开逊:公众关注科学到底有什么意义?我认为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科学自身的发展水平,同时取决于公众理解科学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公众参与科学活动的广泛性。如果没有公众的理解和参与,科学家的发现只不过是少数人的智力游戏,杰出专家的发明,也不过是一件精巧的智力玩具而已。只有通过公众的理解和参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才能成为大众文化,成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比如说汽车和电话,如果只有一部电话或一辆汽车,今天它们可能早已被人遗忘。正是因为公众的参与,使电话和汽车成为产业、成为商品,改变了世界的通信方式和人们出行的方式。科学本身的价值和它的发展都离不开公众的参与。我们国家制定了《科普法》,表明我们对科教兴国的期盼和决心。

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对塑造现代文化的意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人们一直认为法制和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和谐的两大精神支柱。无论生活在世界上哪一个地区的人们,无一例外以极为崇敬的心情维护这两个支柱。但今天仅仅有道德和法制是不够的,因为具有崇高道德感、具有强烈法制意识的人,可能由于不理解科学的意义和技术的价值,无法估计人类技术活动的后果,出于善良的愿望合法地做出违背科学规律的蠢事,如果这样,人类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应该为现代精神力量增加一个新的要素,这就是科学。法制、道德和科学,它们共同构成今天的现代社会的精神支柱。我想从这两种意义上说,公众参与和了解科学是至关重要的。

 

  青:我再补充一点,公众对科学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科学家开展的科技活动的价值的检验,同时还是对科学家从事科技活动的一种监督。科技成果有时是一把双刃剑,究竟是造福于人类,还是祸害于人类,最终还要靠公众来检验。比如说塑料的发明确实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现在看来它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包括白色污染等等。这样一种对塑料的全面认识,就是由公众对塑料的广泛使用和不断的理性思考得来的。

公众关注和参与科学技术活动,同时也是对科学家从事科技活动的一种监督。韩国的黄禹锡干细胞造假事件,如果没有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强大的舆论监督,就不可能处理那么快、那么彻底,对科学界的影响也就不会那么大。所以,公众的关注和参与对弘扬科学精神,净化科研环境,激励科技人员攀登科学高峰,约束学术不端行为,促进国家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10:35:28]

 

主持人:谢谢两位嘉宾。谢谢网友的参与,希望大家继续关注“10个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的评选,勾画出您心中对于未来科学技术的想象。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47-36889.html

上一篇:《科技导报》2008年第16期目次
下一篇:黄河调水调沙与河流健康
收藏 IP: .*| 热度|

1 cgy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