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qing1961 读好书明是明非明理, 效前贤做文做事做人。

博文

培育创新文化 促进科技创新

已有 4633 次阅读 2009-5-6 16:56 |个人分类:科坛漫步|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技导报, 学术聚焦, 创新文化

                    本文将刊载在《科技导报》2009年第9期“学术聚焦”栏目

陈广仁,苏青

 

2009424,中国科协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于召开创新文化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的3位院士、十余位专家学者就培育创新文化、促进科技创新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中国科协常委、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主任张开逊研究员主持研讨会。

 

1  考量创新文化的价值

张开逊提出,创新、文化这两个重要概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类活动永恒的主题,并以多种形式表现出丰富内涵。从创新文化的背景和实际看,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经历了3个不同层次创新文化的变革:① 哲学层次。在理解宇宙的基本途径方面,古希腊自然哲学强调逻辑、数学,近代科学传统强调实验、数据,改变了人类了解自然界的方式;② 科学层面。解释宇宙基本理念方面发生了日心说、牛顿力学、进化论、相对论、宇宙大爆炸理论等重大变革,改变了人类解释自然规律的方式;③ 技术层面。涌现了许多使物质世界发生改变的技术发明,人类拥有了丰厚的科技遗产,改变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方式。今天人类面临巨大的永不满足的社会需求,科学遗产也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创新逐渐成为大众文化,创新文化成为科技创新与人文素养最重要的汇聚点。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教授李正风指出,创新只有在特定文化环境下才能源源不断产生,不同的文化会造就不同创新行为模式、形成不同特征创新文化。不同特征创新文化包含不同要素,但可能同样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彭先觉院士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了极大变革,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发展应与人文思索相结合,考量人类共同的利益,使科技发展在社会事务中起带头或促进作用,确保人类社会的科学、持续发展。特别是制定科技规划、科技政策和确定科研项目时,应结合科技前沿、社会发展、人文探索等进行充分讨论,使科技决策对国家、世界和人类社会担负更多责任。

 

2  认识创新文化的本质

张开逊认为,科学技术领域创新指以新的观念理解宇宙,以新的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把科学和技术比喻为一棵想培育好的苹果树,这个树就是科学,长出红苹果给人类带来利益。树很重要,苹果很好吃,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树要长得好需施肥、浇水,施肥和浇水就是教育,而比肥和水更不引起别人注意的重要因素是合适的温度和充分的阳光,这就是文化,它看不见摸不着但非常重要。

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部长王春法博士指出,创新原指生产函数的移动,其后简化为科技成果的第一次商业应用,后来泛化为管理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并逐渐上升为政治概念。目前关于创新问题的讨论,混淆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内涵,对其政治意义、政策意义、学术意义的分层、定位、界限不够清晰。单从科技领域看,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在本质上有区别,科研实践创新、科研政策创新有很大不同。学术研究中,需从创新概念演变史严格界定其内涵,确定所论创新的意义及所指,从而推及创新文化的培育及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惠国表明,创新文化可分观念型创新文化和制度型创新文化。观念型创新文化主要包含科学精神、企业家精神。创新从技术创新发展为科技创新,内涵和范围逐渐泛化,从整个过程看,核心是普及科学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3  厘清创新文化的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金吾伦指出,创新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要有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创意;二是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创意要实现价值。发现、发明与创新有区别。发现、发明一定有新东西,但并不一定能实现价值,只有实现价值的发现、发明才是创新。文化可分为内在文化和外在文化,内在文化主要是观念问题,外在文化是制度问题。观念是创新最主要的内在动力,制度是实施创新的外在保障,两者结合可形成物流、人才流、资金流、信心流、知识流良性互动创新文化链。

北京大学教授甘子钊院士提出,科学创新首先是体系创新,体系创新的目的是创新体系,创新体系的目的是体系创新。

王春法认为,创新文化由创新、文化2个概念组合而成。文化的概念十分复杂,不同文化概念与创新组合在一起含义不同。《易经》中“文化”本意是教化人,指通过文之教化而逐渐树立文明、礼貌、修养。创新文化包含观念、制度2个层面,制度层面指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氛围、环境、形象、规章制度等外在条件,观念层面指创新精神、科学思想、价值导向、伦理道德等内在价值。创新文化是为创新活动而形成的一整套价值体系、思维模式、行为准则、社会动态,主要由科学传统、科学遗产、社会形象、社会态度、科研方法、科研偏好等构成。创新文化是后天学习、代代传承的,不同群体对创新文化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对科技工作者,创新文化是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对科学共同体,创新文化是科研方法、习俗惯例和价值观;对普通公众,是支持、鼓励科学创新的社会氛围。不能用一种创新文化要求所有人,应对不同群体的适用范围和要求加以区分。

张开逊强调,创新文化包含内文化、外文化。外文化一般指体制、评价体系、企业运作机制、资金来源、社会认同等。内文化包含思维方式、探索精神和团队意识等方面。

 

4  消解传统文化的制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研究员宋长青提出,创新文化指科技创新的环境。文化包含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创新文化的观念层面指这种文化特征融入每个参与个体内在的思想中,制度层面指设计一种促进创新的行动方法。中国对文化的制度层面较为关注,但应注意到观念层面对制度层面有影响,实现科技创新的核心在观念层面,其效果只能借助历史和现代环境考量。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历史较短,自然科学规范较为薄弱,五千年文化传承中主要是社会礼仪、出人头地、学而优则仕等文化教育。在这种隐性文化理念影响下,读书变成一种生存途径,读书者一旦实现了功利目的,就可能舍弃读书这一途径。面对目前这种强烈的社会生存压力、职业竞争压力,创新文化观念很难诉诸现实。制度作为一种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规则要求。科学文化制度建设中,应制定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具体奖惩、考核政策,使科技界主流既能接受又有较强约束,使科研人员逐渐按照创新文化制度设计的方案行动。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田铭认为,文化的作用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科学文化和技术文化有一定区别。意识形态对中国科技界的影响较为严重,中国科学家缺乏批判、怀疑等科学精神。建立一种文化要求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环境。科技界是一个行业,有其规范、制度,应注意建立和完善科学文化,尽力减少外部干扰,促进科研活动顺畅进行。

北京理工大学周立伟院士强调,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传承着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应大力予以弘扬。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循规蹈矩、盲信顺从等特质却不利于创新文化的培育。创新文化倡导怀疑、批判、创新,不承认绝对权威和终极真理。目前科学界浮躁、急于求成、学风不正的现象较为普遍,提倡科学文化是首要任务。高等院校在创新文化的培育中可发挥更大作用,应通过传播理性、辩证、求实、求真、创新等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培育学生做人做学问。

甘子钊认为,当代科学是一个社会事业,需强调团队合作、国家引导、社会认识,但科学事业在具体过程中仍是个人或小组行为。目前应降低对科技体制宣传的力度,降低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出台的频率,鼓励科研一线人员努力做好科研工作。

彭先觉补充,目前科研工作须依赖经济、技术的支撑,科学技术的社会性特性已非常明显,科研工作须依靠社会支持才能进行。科学特别是技术的目的性、综合性更加明确,要求各层次科研人员在团队中发挥各自作用。

李正风指出,培育创新文化应注意弘扬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内涵,并消解特权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对创新文化的制约和负面影响。

张开逊强调,目前有很多错误观念已经制度化,造成工具和目标的错位,追求数量被看作成就,浅薄、浮躁已成为阻碍科技创新的大问题,应通过文化反思纠正这些制度化缺陷。

李惠国认为,观念形态文化是制度之母,有什么观念文化形态就有什么样的制度。目前有些不利于创新的文化因素影响着制度制定,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开展及创新文化的培育。建设创新文化,除完善科学共同体内部制度外,还应优化科学创新的社会环境。须加强科学技术的社会宣传,改革自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培育其探索精神。

 

5  促进创新文化的培育

金吾伦指出,创新文化就是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创新文化是为了促进创新事业,创新事业必然会产生新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并不是现成的、不变的,其在创新过程中产生并需着力打造。不断进行创新时创造了创新文化,创新文化又促进了创新事业的发展。打造创新文化需通过确立核心价值、创新团队、创新制度、创新目标、冒险氛围、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来实现。

甘子钊认为,科学研究的动力是研究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科技工作者群体的这种追求构成了人类历史上一种最具公益性的事业。评价科学成果首先要看该成果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层次和作用,但面对科学越来越成为一种国家事业,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社会功能日益重要,须正确处理科学的本源目的、科学的社会作用两方面的关系。因此,科学文化的培育应贯通于学习科学和科学工作两个方面。

王春法强调,培育创新文化应优化创新价值观、习俗惯例、社会心态,重视创新特质,树立创新态度、创新思维、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端正社会心态,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创新特质包含创新精神及办事独特、观察敏锐、兴趣广泛、追求执著、成功欲望强烈、不因循守旧等个性,应确立尊重个性、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和机制。在处理科学及社会事务时,应尊重专家、专业知识、专业边际。

金吾伦表明,创新是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其理念和方法具有创造性、前瞻性,包含机制创新、组织创新、设备创新、知识创新等。怀疑、批判、开拓是创新精神的重要内涵。创新文化的目的是促进创新事业发展,探索、弘扬创新文化须依赖科学界、人文界的汇通,学界应重视结合科学创新实践经验、人文探索思想成果,破除科学与人文的壁垒,切实总结、传播创新文化。

 

6  强化创新文化的实践

甘子钊提出,创新主要指科研创新,创新文化应重点落实在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中。人文素质重在教化做人,人文修养对科研工作能起积极作用。当前,应警惕人文素养在中、小学教育中被边缘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在科技界就是:一些科研人员忙于社交攻关、追名逐利,学而优则士成为风尚,一些部门出现了伯乐比良驹还要多的怪现象。

彭先觉认为,人文、艺术等素质教育很重要,但最基本的是怎么做人,应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自立于社会,为社会尽更多责任和义务。中国教育体系目前在怎么做人的教育上还比较薄弱,应在各个方面进行教育培养。

李惠国指出,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企业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归根到底是市场行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一定要强调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价值表现在崇尚竞争、勇于变革、敢冒风险、追求卓越4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竞争是基础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生产率是竞争力的基础,取决于生产出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企业家要树立新的生产率范式,采取最好的方法、集合最优秀的人才、用最好的技术,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是一个多因素互动的复杂社会过程,企业家应具有变革的胆识、勇气、决心、毅力、耐心和信心。技术创新有不确定性、高风险性,风险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产品质量是产品信誉的基本保障,是保持企业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支撑条件。作为一种文化价值观,要求在企业领导阶层、全体员工中倡导和培育企业家精神。科学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是创新文化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应通过各种形式加以宣传、倡导、弘扬和培育,逐步使全体国民树立社会共有创新文化的价值观,崇尚勇于创新。

李正风认为,追求卓越与鼓励竞争应联系在一起。没有竞争压力就很难激发出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创新的主体在企业,这是因为激烈、无形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家不得不去创新。创新文化即怎么激励创新。创新还面临着社会的价值选择,在社会价值选择中被肯定的创新逐渐演变为一种成功的创新,而社会选择过程就是竞争的过程。创新实际上与鼓励竞争联系在一起。创新需要鼓励竞争、共同参与、平等合作、怀疑精神、批判精神,也需要包容多样性、多种目标均衡、社会诚信体系等。创新文化实际上是一个矛盾体,它是在个人与社会、自由和约束、能力与权力、收益和责任等对立之中寻求某种平衡。创新文化不是单向性的,而是多向的结合。

王春法指出,科学共同体主要可发挥学术交流、科技评价、科学规范3方面功能。目前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尚存在一定问题,科技评价中同行认可、社会认可、政府认可倒置,科技规范的作用及功能较为薄弱。科学团体应在创新文化培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47-230279.html

上一篇:人流感大流行脚步逼近?
下一篇:澳大利亚的厕所
收藏 IP: .*| 热度|

3 傅蕴德 周春雷 陈国文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