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了《匹克威克外传》。播讲得很好,声情并茂,专业水准。手里有原版小说,偶尔也同步翻翻。这是狄更斯长篇小说的处女作,主打幽默诙谐,最初在报纸上连载。从译后记推断,是五十或六十年代推出的古旧译本,其中还感谢了钱锺书先生。这本书我念大学时应该读过,但具体情节完全没有印象。只记住一个知识点,最坏的证人有两类,一类是不愿意作证的人,另一类是太愿意作证的人。这其实是很实用的知识,虽然不需要用最好。当然,这也符合通例,过犹不及。
听过之后,觉得读过没有印象也在情理之中。故事非常松散,穿插大量与主人公无关的传说和故事等,缺乏一条主线,不过在译后记中译者说男主匹克威克与骗子金格尔的对立是主线。这也不无道理,但即使如此,小说有很多内容,超过一半,游离在主线之外。小说写匹克威克先生带着他一老两少三位朋友,后来还有个仆人,游历的故事。匹克威克是位好心肠好脾气的单身老绅士,没有看出来以何谋生,反正总是不缺钱。经常碰壁吃苦,被骗子欺骗被冻得患了风湿,被地主抓去关押示众,被地方官缉拿、被律师设计赔款坐牢等,动作也笨拙,赶车翻车,滑冰掉进水里等。但有男主光环,最终总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最不济也只是破财消灾。最终还是很快乐的结尾。结束游历后买下郊外房子,安渡晚年。在匹克威克帮助撮合下,两位年轻朋友都找到如意佳配,跟班山姆也娶了美丽的女仆。山姆妻子在匹克威克的老女管家逝世后,成为他的女管家。这也是狄更斯小说的主旋律,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匹克威克是助人为乐的好绅士,如他自己所说,“The happiness of young people … has been ever the chief pleasure of my life.(p. 749)”因此他的胜利特别彻底,他的主要对头都幡然悔悟,除了那两位坏律师。
如果是匹克威克是小说中最善良的人物,最能干的则非山姆莫属。打仗泡妞都在行,而且无师自通,连出庭作证都游刃有余。倒是匹克威克那位出身富家读寄宿学校的年轻朋友,作证时根本不是原告律师的对手。如果没有山姆,匹克威克会吃更多苦头,而且也要少成许多好事,甚至根本做不成好事。
听过小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专业人士的嘲讽和讥笑。对政客法官律师主笔等当然不在话下,对科学家和医生也没有放过。有位科学家写不出论文,看到匹克威克一行去幽会女子的灯光,以为有新的发现。要看究竟时被山姆一拳打昏。事后科学家选读论文,说发现新型光,有强大电力,自己被电晕一刻钟。这个发现在给他带来学界盛名。青年医生动辄要给人放血,装腔作势,用安慰剂欺骗患者。
小说让我有共鸣的还有山姆继母临终前的感悟。“that if a married ’ooman vishes to be religious, she should begin vith dischargin’ her dooties at home, and makin’ them as is about her cheerful and happy, and that vile she goes to church, or chapel, or wot not, at all proper times, she should be wery careful not to con-wert this sort o’ thing into a excuse for idleness or self-indulgence (p. 690)”确实,不论什么“大词”未必只是宗教,如果不能使自己善待家人避免懒惰放纵,都不可取。有位老先生对所谓一见钟情的看法也不无道理,“This is what boys and girls call disinterested affection, till they have boys and girls of their own, and then they see it in a rougher and very different light!... It is wrong, … very wrong. It was foolish, romantic, unbusiness-like. (p. 746)”所谓disinterested affection,往往只是见色起意,及时行乐。
在去伦敦之前,听完了三部狄更斯的小说,特别是听完了第三部主要在伦敦活动的《匹克威克外传》。原来准备听英国经典小说、诗和戏剧的介绍,恢复一下英语听力。后来又有些纠结,是不是应该先听听《坎特伯雷故事集》,重温英国文学的开山之作。
听书系列博文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立群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0220-147405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