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堪称成都的地标,有所谓“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说,虽然“拜水”有些费解似不通。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公元前256到251年间(战国秦昭王时)由蜀郡守李冰修建离碓,就是岷江分流。司马迁《史记·河渠志》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云,“秦昭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见氐道县有天彭山,两山相对,其形如阙,谓之天彭门,亦曰天彭阙。……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邮在堰上,俗谓之都安大堰,亦曰湔堰,又谓之金堤。”目前都江堰的核心包括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部分,鱼嘴作为分水提将岷江分流为外江(泄洪用)和内江,宝瓶口作为引水口使内江水流平稳流入平原灌溉,飞沙堰是溢洪道可将内江淤沙排至外江并平衡水旱两季水量。从系统理论角度看,都江堰是由多环节的闭环控制系统,对不确定性和时变性各种扰动具有鲁棒性。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受控,枯水期不少,丰水期不多。
众所周知,都江堰有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嵌刻在都江堰二王庙的石壁上。起于何时说法不一,主要有李冰建堰之时、南北朝和宋朝三种主要观点。所谓淘滩是指清理飞沙堰一段、内江一段河道淤积,其标准是古人在河底深处预埋的“卧铁”,既岁修淘滩要淘到卧铁为止,才能保证灌区用水。相传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现有四根卧铁分别于1576年(明万历四年)、1856年(清同治三年)、1927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在都江堰入口离堆古园内喷泉处,有四根卧铁的复制品,其真品还埋在内江河床下。旁边还有竹笼和杩槎,竹笼又称“竹篓”“竹落(络)”“篓石蛇”,以当地产慈竹、白甲竹编织而成,内置卵石,以护岸和作堰。杩槎也称“闭水三角”,用原木作为三脚架,架间用檐梁连接,用于截流、防洪、调剂水量、围堤抢险等。
路过伏龙观未入。现在的建筑为1959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观前有历代名臣塑像,推测是地方官,曾为都江堰作出贡献。
水利工程有离堆、宝瓶口、飞沙堰和鱼嘴。所谓鱼嘴是弯月形分水堤,前端扁平入水,如鱼的嘴巴,故得名。鱼嘴据说具有“四六分水”和“二八排沙”的神奇功能。
安澜桥是著名古桥,分内江和外江两端。最早称绳桥或竹藤桥,都与所用材料有关。古代又名珠浦桥,宋代改称评事桥,明末毁于战火。1803年(嘉庆八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为桥面,两旁有扶栏。行人可以安渡狂澜,故更名为安澜桥。为纪念何氏夫妻,又称夫妻桥。桥上方是秦堰楼,据说是眺望都江堰全景的最佳位置。初建于上世纪90年代,2008年地震后拆除重建。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立群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0220-144653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