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已述,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 1598-1680) 是巴洛克风格的开创者。这次只贴他在罗马的喷泉雕塑,特别是说说四河喷泉。
纳沃纳广场(Piazza Navona)的四河喷泉(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 1651)雕塑是贝尔尼尼成熟时期的巅峰之作,虽然有人说有些部分其实是他学生完成。喷泉雕塑中的四位老人分别象征着欧洲多瑙河、亚洲恒河、美洲普拉特河和非洲尼罗河,其实也代表相应大洲。
象征欧洲多瑙河的老人裹着头巾,须发翻卷。脚边雄狮口吐喷泉,前面骏马跃出水面。白马令华夏士人想到佛法东传(白马驮经,有白马寺),或唐僧西行(白龙马)。不知在此为河寓意。老人托着的教皇英诺森十世(Innocent X,主持修建广场包括喷泉)的牧徽,由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钥匙、三重冠和一个盾牌组成,盾牌上是三朵百合和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鸽子。
象征亚洲恒河的老人身材魁梧的,手持长桨,斜身侧坐,目视远方,一条腿跷起搁在树枝上。老人脚下盘绕着巨蟒,使人想到印度耍蛇人。
象征美洲普拉达河的老人光着头,一手撑地,一手高举挥舞,身下有散落的金币。那是大航海时代初期欧洲人对新大陆的印象,遍地是黄金的蛮荒之地。老人身下,有一只正从岩石中钻出的水兽,或许预示着未知的风险。
象征非洲尼罗河的老人裸体并用手扯头巾严实遮住脑袋,似乎以此躲避烈日炎炎非洲酷暑。也有人说头被遮住表示当时不清楚尼罗河的源头。老人右侧,刻着非洲典型树种棕榈树,树下有非洲典型动物狮子。
四位老人坐在喷泉中间假山的上,山上的方尖碑是罗马的仿制品,埃及花岗石上用象形文字刻着罗马皇帝维斯帕西安(Vespasian) (提图斯之父)、提图斯(Titus,公元1世纪他在此修建了竞技场)与多密提安(Domitian)(提图斯之弟)的名字。方尖碑顶端雕刻着教皇英诺森十世盾形纹章和口衔橄榄枝的鸽子。提图斯是罗马帝国享有盛誉的皇帝,或许远超过教皇英诺森十世的自己的期许。两者同时提到表明,贝尔尼尼不仅是艺术的天才,而且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能赢得金主青睐不仅凭他的艺术才能。
四河喷泉南北各有座喷泉。南面的由波尔塔(Giacomo della Porta)于1575年设计。1653年贝尔尼尼在原有的海豚和特里同 (Triton,一种人鱼,海神之子,海中信使)之外,中间增加个摩尔人(北非阿拉伯人的古称)站在海螺上与海豚扭打。因此被称为摩尔人喷泉。也就是说,只有那个摩尔人才是贝尔尼尼的作品。这个摩尔人雕塑其实为复制品。
上述摩尔人喷泉中的特里同并非出自贝尔尼尼之手。在巴贝里尼广场(Piazza Barberini),有贝尔尼尼的特里同喷泉(Triton Foutana, 1642/1643)。贝尔尼尼受来自巴贝里尼家族的教皇乌尔班八世委托,在他参与建造的巴贝里尼宫旁设计建造特里同喷泉。巴贝里尼宫(Palazzo Barberini)是宏大的巴洛克式建筑,现在为国立古代艺术美术馆一部分,其中专门有贝尔尼尼的作品展览。喷泉雕塑的特里同虽然是未成年的半人半鱼,但看起来孔武有力。他有四个海豚尾翼,头部后仰,双臂举起海螺(特里同总是随身带着海螺)饮水,从倾斜的海螺中,水流喷射出来。在特里同身下,有四只海豚支撑着他,在海豚的尾巴上,雕刻着教皇的头饰和十字交叉的钥匙,以及巴贝里尼家族的族徽:三只蜜蜂。特里同在有海神的雕塑中都会出现,如罗马负有盛名的许愿泉。偶尔也有单独的特里同喷泉,除了贝尔尼尼的作品外,在希腊广场靠近因《罗马假日》而闻名的“真理之口”处,还有个很破旧的特里同喷泉(Fontana dei Tritoni)。
最后说说破船喷泉(Fontana della Barcaccia, 1627),是贝尔尼尼的半个广场喷泉处女作。与其父受教皇教皇乌尔班八世所托共同建造,是父子合作的唯一喷泉。船本身并没有破,只是船一半在水中,略倾斜。水或从船上的泉眼中喷出,或从船体上溢出,有船在下沉的视觉效果,“漏船载酒泛中流”。 喷泉建成近百年后,1725年法王路易十五出资捐建广场,因靠近西班牙大使馆而称为西班牙广场。广场上的西班牙大台阶因《罗马假日》中公主在此吃冰淇淋而举世闻名,使得广场上的冰淇淋店比别处起码贵一倍。下面第一张照片就是在大台阶上俯瞰破船喷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立群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0220-130479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