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清华 留住什么(2008.10)
2009-2-27 10:27
阅读:4920
标签:记忆, 清华园, 身边的历史
家在清华,对于汲取知识、陶冶身心、触悟智慧来说,自然有一份得天独厚的便利。随着久居清华岁月的累积,同时也多了一份以自己独特所得回馈社会人文的义务,而且时代愈发展,这份沉香的价值愈显持久与珍稀。因此及时捕救流逝的记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不失为家在清华者不辱使命的自觉意识与行动。
1998年以来,关于清华早期历史人物的回忆,已有《老清华的故事》、《永远的清华园》、《清华逸事》、《清华的大师们》等多部书籍出版,为清华“正史”与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史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史料。作为历史当事人或传承者的直接忆述,在历史感、原真性与独特性方面具有其他同类著作难及的优势,也就有了持久的生命力与可读性。不久前由山东画报出版社推出的《家在清华》,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在清华、六七十年代成长在清华,此后或受教于清华,或游学海外的十几位清华人,以父辈或师长为对象,以清华园特有的风物人情为背景,通过亲历的感知和思考,完成的清华作为两代人生活、情感与精神家园苦乐系之的回忆性叙事。
贴着时代的学术人生
清华作为荟萃20世纪近百年中国科技与人文大师的学术重镇,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大致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以国学院四大导师、梅贻琦、叶企孙等为代表(1870年代出生);第二代以顾毓琇、施嘉炀、叶公超等为代表(1900年代出生);第三代以杨振宁、吴良镛等为代表(1920年代出生)。前述已出版的清华历史忆著,多围绕第一代和第二代早期影响较著的人物,人文学者又占其中的多数。关于第二代中后期科技专家的史料一直很少披露,《家在清华》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
21位传主中的20人出生于1901至1922年,19人为物理、电机、水利、工程力学等理工科专业。作者准确把握传主人生历程中几个重要的时代结点,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和院校调整,再到“文革”时期和拨乱反正以后,择其重点清晰勾勒。早年他们深怀“科学救国”的理想,负笈欧美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50年代祖国建设最迫切需要人才之际,他们毫无例外地毅然选择回国,参与到科研、教学和国家建设的前沿。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转为多科性工业大学,正当学术巅峰期的他们成为清华工科院系教授的中坚。除今天已广为人知的梁思成及其不邀时赏的“梁陈方案”之外,1956年,为建造国产战斗机,李酉山教授提出设计制造战斗机脊骨锻件——无砧座锤的科研战略;1957年,陈樑生教授出版著作《土力学与基础工程》;1958年,杨式德教授领导的清华大学结构力学教研组率先着手电子计算机的力学计算程序和应用研究。60年代,施嘉炀教授编写了《水资源综合利用》多卷本教材,周华章教授出版著作《工业技术应用数理统计学》,开辟了数理统计应用于工业技术领域的光明前景。
“文革”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无不意味着被剥夺尊严与自由的极度苦痛,清华教授群体的遭遇更无例外。运动中仍当学术盛年的他们饱受事业停顿、人格受辱、家庭离散的磨难,与时代共沉浮。1968年秋李丕济、周华章教授选择了弃世而抗争,李酉山、陈士骅、梁思成教授饱受迫害而致死。即使在远谪边地的困境,还有坚韧而乐观的面对者,甚至一丝不苟地讲解四则运算、创造性地修理工具,极尽可能地坚守理性平和、教书育人的本位。作者皆未回避父辈与家庭这段令人心痛的经历,甚至抗拒重提“文革”中痛失亲人的极度哀伤而忍痛回忆,以史为鉴警示来者,表现出不惜以个人之痛为民族疗伤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凭着坚韧持守走出逆境的信念,“文革”声浪将息,他们即以加倍的投入只争朝夕地挽回逝去的学术生命。年届八旬的施嘉炀教授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关于水利工程多目标开发的专著,80年代初担任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创办《水利发电学报》,主持《水力发电知识丛书》的编写。1984年,同样是年届八旬的陶葆楷教授,积极倡导和推动成立了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开创了我国首个环境工程学科,并将人才培养目标由单纯的给排水技术转向综合的环境工程上来。
书中21位传主除马约翰、梁思成、张维已有回忆文集或研究专著出版、较为人知外,其他传主的资料多为首次面向社会读者发表,乍读难免陌生,细品却难得鲜活——历史感扑面而来,尤其为中国现代科技史和科学家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可与科技文献、口述史料相参证。
贴着日常生活
《家在清华》通过家人的独特视角,呈现了部分清华第二代中晚期科学家的集体传记,更是一代学人精神肖像的真实写照。透过不同时期平凡可感的日常生活,对父辈融入生命、化作生活的学术人生做出小中见大的诠释,读来深感滋润心田的庄严与力量。
读书、写书是传主们共同的人生主题,书房自然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留给子女们最深的记忆,当属父辈一贯伏案书房凝神读写的习惯。工业电子学创建者童诗白教授的“一本书主义”道出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在他们看来,一本书下面有无数的书山学林作为支撑,每本书都是作者终日“食书”、广识博采的结果。电机学家章名涛在生活中十分注意节电,常谆嘱家人随手关灯。由于毕生与电打交道,深知电的价值,在他眼中,亮着的电灯就是发电厂日夜轰鸣的发电机。他说:“中国的电不够用,工厂停电就得停产,我们老百姓节电就可以让工厂多生产。”无线电工程学家常迥以其独特的启蒙教育方法,善于抓住生活中最简单的小事传授科学知识,子女们十分幸运地从小受到求真、思考与向善精神的濡染,体现了科学家真切可感的人文精神。轻物质、重精神、理性坚持,可以概括传主们的共同品格。
贴着清华的家
《家在清华》紧扣“家”的主线来书写,大到国家,小到自家,连接二者的则是作为家的清华园。这里凝聚着传主与作者两代人的清华情结,作者对生斯长斯的清华园居所格外留足笔墨,新林院、胜因院、公寓区住所的变动与风物人情,以及对左邻右舍友人轶事的回忆,饱含眷恋清华故园的无限深情。特别对于近年清华园老房子的快速疏落,作者每每论及旧日居所无不表达无奈与怅惘之情。作者史际平曾在美国瞻访其父史国衡60多年前留学哈佛时的住所,建筑保存完好,刚粉刷过的房子犹如新建,他不禁联想到“清华园内许多老房子被拆得七零八落,胜因院小楼已基本拆光,昔日的花园式别墅新林院也破烂不堪。伫立良久,思绪万千。”
清华园汇聚了最丰富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浓缩了20世纪中国建筑史历程。诚如英国当代艺术批评家约翰·拉斯金所言,“建筑最大的荣耀来自于它的历史。”只有深味建筑的历史,才会景仰其价值,方能会心地珍惜与保护。惟其如此,清华园近代住宅的居住者、使用者、参观者、怀旧者、管理者,才会发自内心、落到实处地从不同层次给予最充分的保护。有学者近年致力的清华园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研究,正在为清华园老房子的抢救性整体保护做出努力,《家在清华》拓展了1950年代以来清华公寓区教授的生存样态。
回忆的自觉
家在清华赋予本书作者独特而深邃的清华园生活阅历,并直接受教于父辈师长学术人生和人格情怀的濡染塑造,因此回忆史实的选择、书写与表述做到了沈从文所谓的“贴着写”,贴着心灵,贴着家,贴着日常生活中传主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唤起心底最真切与深沉的记忆。
《家在清华》极大拓宽了我们了解老一代科学家、进而认识中国近现代科技文化历程的视界,回忆行动本身同样具有全社会参鉴推广的价值。近年来口述历史访谈在国内学界渐受关注,但多囿于极有限的范围和规模,而在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早已形成一种建制化的历史文化工程和有较广泛国民参与的社会行动。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如何捕捉生活中不经意流逝的海量珍贵史料,显然需要在学界引导下,唤醒国民发掘整理身边有价值历史的自觉,大学、科研院所等学术文化机构则应作为率先实践者,《家在清华》作者群体以其留住历史的自觉意识和使命感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正如本书传主之一、曾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的王明贞教授所言,“记忆像一条线上的珠子,其实珠子总是存在的,只是有时线却断了。”作为历史书写者的每一个人需要以责任和行动担荷起回忆的使命,连缀个人的记忆之线,通过回忆的人际关联进而编织历史之网,让有价值的记忆永褒珍珠的光芒。
(史际平、杨嘉实、陶中源等著:《家在清华》,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4月)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姚雅欣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7854-217455.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