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彼得堡还有两座俄罗斯著名皇宫,特色鲜明的建筑、精美的装饰都诉说着过去俄罗斯皇室的辉煌。它们就是冬宫与夏宫。
冬宫现为国立艾尔米塔日(法语,意为“隐宫”)博物馆,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的典范。1917年2月前,冬宫一直是沙皇的宫邸,是沙皇办公、居住地。二月革命后,是临时政府所在地。十月革命后,1922年起改作国家博物馆。
冬宫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1837年,被一场大火焚毁。1838年至1839年,重建了冬宫。
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冬宫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齐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其中古希腊的瓶绘艺术、古罗马的雕刻艺术和西欧艺术三部分藏品在世界收藏界享誉盛名。
冬宫的北门,即游人入宫游览的入口,位于涅瓦河南岸的滨河路上,北面是向西流入波罗的海的涅瓦河。冬宫的南门,就是电影《列宁在十月》里,起义群众攻打冬宫时,翻越进宫的那座大门。南门外就是冬宫广场,广场中间竖立着巨大的亚历山大圆柱,以此来纪念俄国抗击拿破仑的胜利。圆柱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吨,用整块花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双脚踩着一条蛇,这是战胜敌人的象征。1905年,沙皇政府枪杀前往冬宫请愿群众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就发生在冬宫广场上。
1917年3月(俄历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正酣时,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政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苏维埃政权中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推行投降主义路线,而布尔什维克反对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结果,苏维埃政权以多数通过,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3月15日,第一届临时政府成立。4月,列宁结束长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回到俄国。1917年7月1日,临时政府策划了对德进攻,十天后失利。随着对德进攻失败,临时政府的执政党制宪民主党的军事基础崩塌,只剩下首都的警察和军校士官生可供派遣。11月6日,列宁秘密来到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从11月6日夜间到11月7日上午,二十多万革命士兵和起义工人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各个战略要地。
根据前苏联官方的说法: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上,在阿芙乐尔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而且在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起义群众攻下了冬宫。而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在冬宫附近并未发生武装冲突,守卫冬宫的仅有一个妇女营和一个士官生营,在人群的冲击之下很快就投降了。冬宫的防卫长官帕里琴斯基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他们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而阿芙乐尔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被临时任命的阿芙乐尔号的政委别雷舍夫仅仅向冬宫打了几发空弹(没有弹头)。起义当晚,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关于临时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刁承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48125-129776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