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云
闲话连云港的知名度
2025-1-22 21:23
阅读:691

      《走向海洋,图强有我——<连云港向海图兴五千年>读后》(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69681.html)算是一篇书评文字,我在试图为该书的阅读推广及市场营销做点工作,助力”锦上添花“。该文借助微信推文分享后,友人评论:”不过2024年全省GDP和财政收入排名里连云港还都是倒数第一,亟待高速图兴。“

      我的回复为:"毋庸讳言,连云港作为一个欠发达的苏北城市,经济发展方面相对滞后。向海图兴五千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摘录其中一小段历史。1668年山东郯城大地震破坏巨大,海州'城倾十之二三'。最令人惊叹的是,海水因为这场地震退去15公里,造成云台山强烈抬升,海岛隆起。从此,云台山从海上的仙山,变成了与大陆紧密相连的陆地山。同时由于黄河夺淮入海、泥沙运移共同作用等原因,云台山和大陆之间由原来的海洋变成了滩涂。(摘自:王绪年《连云港向海图兴五千年》P332) "

     后来又摘了几句: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于江苏沿海城市,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靠海吃不上海“,这不仅是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座城市的痛点,也是江苏省需要补齐的发展短板。(摘自:王绪年《连云港向海图兴五千年》P506) “

      1988年,李进为彭云《海州乡谭》序言中提及:

      连云港是一个“海边崛起的新城”,甚至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上还没有列人它的名字,可见它是不怎么“著名”的。所谓“著名”,其实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在流行的说法是重视“知名度”,有了一个“度”字,那就有了大小、高低或多少之分。属于古老的海州的新兴的连云港,它的知名度正在超过古老的海州,而且越过越扩大。然而,海州乡谭》是从“往事沧桑”,悠久的历史说起的,大概作者正因此而把这本书称为《海州乡谭》,而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或追求所谓“古雅"吧!

      今天,连云港的”知名度“还是不够的,很大程度上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连云港市简称连,古称朐、东海、海州、郁洲、海宁州,别称港城,江苏省直辖市。1933年陇海铁路出海口由当时陇海铁路局钱宗泽局长取连岛和云台山的首字,以”连云“名港。1935年元月,民国江苏省政府决定设立连云市。1949年11月成立新海连市。1950年5月,新海连市和东海县合并为新海县,年底恢复新海连市和东海县建置。1961年9月,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1962年6月,徐州专区所辖的连云港市升格为省辖市,成为江苏省7个省辖市之一。1984年连云港被列为全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笔者试图进一步”走近“连云港,今日浏览了数本与连云港(或连云港人)有关的图书(见延伸阅读部分)。涉及连云港山海文化、连云港海洋文学、连云港历史文化、连云港文学……感兴趣者,可以同我一道,一起关注与阅读。

延伸阅读:

(1)彭云著.  海州乡谭[M]. 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

ISBN号 :7-5441-1605-0

内容提要: 本散文集内容分为:往事沧桑、文采风流、明山秀水、奇珍异物、村头野语、新浦旧话6组。

(注:彭云,1933年生,连云港人,原连云港市文联副主席,《连云港文学》主编。)

(2)李建军著. 一路走来[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4.06.

ISBN号 :978-7-5068-3980-8

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为三卷,主要内容包括:海里与海外、蟹脐沟、掌心丹、炸狐狸、东山根、牛房、十月“沙光”赛羊汤、三百条鱼一盘菜、吃豆丹、就子、米香、隔壁阿二等。

(3)李建军著. 因为爱 所以爱[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20.04.

ISBN号 :978-7-5125-1191-0

简  介 : 本书作者通过对家乡的风土人情、人与动物、历史名胜等的描写,用流畅的行文、优美的文笔,以及深刻的文章内涵,表述了其对人生的哲思。本书为读者朋友们刻画出一幅幅才子英雄或挚热温情或荡气回肠的赞歌,是可读性较强的一部作品。

(图谋注:李建军,男,1965年12月出生,连云港市连云区人。二级文学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连云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4)徐则臣著. 无法返回的生活[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1.06. ISBN号 :978-7-5702-2022-9

内容提要: 本书为徐则臣散文精选。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徐则臣以小说著称,但其散文对人生本质和生命意义的探寻、情感的真诚流露,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极大的阅读价值。本书收录徐则臣被选作各地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理解的《风吹一生》《祖母说》《母亲的牙齿》等,并且收入其传播很广、诚挚动人的散文《生活在北京》《跑多远才能回到家》《祖父的早晨》等,及近年来创作的全新散文,按主题分类,集结成书。能够代表徐则臣散文创作的至高水准,读者可从中触摸作家徐则臣的文学世界与精神原乡。

(图谋注:徐则臣为连云港东海县人,2019年以长篇小说《北上》斩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成为茅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上述散文集中有多篇写东海县文字。)

(5) 程长春主编.岁月流影:连云港历史文化拾萃[M].南京出版社,2024.8.

《岁月流影》是2024年连云港市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全书共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地方风物三个部分,汇集了近年来《新华日报·连云港观察》“岁月流影”文化专栏刊发的60篇精品佳作。该书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精心萃取出连云港深厚历史人文底蕴的精华,清晰勾勒出连云港的“文化画像”,将为传承与保护港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繁荣发展赋能添彩。连云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以及港城人民的奋斗故事,给文艺创作提供了宏大的舞台和丰富的素材。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用文艺作品讲好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港城故事。

李超.传承生生不息的千年文脉——评《岁月流影:连云港历史文化拾萃》

https://xh.xhby.net/pc/con/202409/26/content_1373248.html 

最近,2024年连云港市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岁月流影:连云港历史文化拾萃》一书,由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地方风物三个部分,汇集了近年来《新华日报·连云港观察》“岁月流影”文化专栏刊发的60篇精品佳作。该书深入挖掘连云港历史文化,广泛聚焦地方文化新实践,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文化新篇。该书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图文并茂,思想性、史料性、真实性、可读性都很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映地方文化历史与现实全貌的“活教材”。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历史文化是祖先留下来的珍贵财富。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山海相拥的连云港,古称东海、海州,千百年间,这里享有渔盐之利、稻麦之实,民众在此繁衍生息,孕育了独有的“海属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个性,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和审美观念,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情感和记忆,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激发地方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对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促进社会繁荣发展意义重大。新华日报社连云港分社以积极传承、整理、传播地方历史文化的主动精神,组织力量深入挖掘连云港历史文脉,在《新华日报·连云港观察》开辟“岁月流影”专栏,通过图文推出连云港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地方风物,让地方文化“活”起来,很多作品不仅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而且具有独家性,在读者中得到广泛好评。

……

坚守文化理想,赓续历史文脉。《岁月流影:连云港历史文化拾萃》一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场地方文化盛宴,同时我们也能够从字里行间深刻感受到新华报业媒体人“择一事,精一事,成一事”的境界和担当,这也是这座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内核。

(6)陈庆港著. 历史的深处 二战日军中国慰安妇影像实录[M]. 2014.08.

ISBN号 :978-7-5179-0147-1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采访,记录了这40多位老人讲述的她们当年被迫成为日军“慰安妇”的经历,以及她们因为那段经历而遭改变了的人生。这几十位老人,其实也是日军侵华期间所有“慰安妇”的一个缩影,她们的苦难,实际上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苦难,而“慰安妇”代表的,也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史上最苦难最血泪的一页。那段历史是留在每一个中国人记忆深处的一道伤痕。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隐秘处,也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

(7)陈庆港著. 十四家 中国农民生存报告 2000-2010[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1.03.

ISBN号 :978-7-5399-4263-6

内容提要: 摄影家陈庆港在2000年到2010年间,对甘肃、云南、贵州等省14户人家的纪实性访问记录,反映中国社会文化的巨大变迁。

(图谋注:陈庆港,1966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代表作品《走出北川》曾获第52届荷赛突发新闻一等奖。曾为《苍梧晚报》摄影记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启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46993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5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