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云
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续)
2024-6-16 10:11
阅读:1337

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续)

                              麦子 讲述   图谋 整理

图谋按:2024年6月15日,《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发布之后,麦子评论:“看了一下,发现这篇东西其实没有写完。我的很多发言的最大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对某些事情的认知。另外就是,有些似乎是一样的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完全不同的。最后,什么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即使在自以为是的人,到头来就是其实什么都不是。”6月16日,麦子通过QQ小窗进一步讲述,图谋进一步整理。

    世上很多事情,因为为了避免某种结果,所以采取了一些似乎很合理的预防措施,但其实结果未必是你想象的。美国高校馆长的位置,几乎清一色是面向社会招聘的。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那个不能算,因为这基本是个政治任命,如果这个人有图书馆背景,也只是为这做法背书,不代表什么。另外,和大家想的不同的是,美国一些高校的馆长的任职时间会极长,尤其是像加州大学这样的学校,原因是,如果你有了这个位置,除非你不做图书馆了,这是职业生涯中可能的最高位置。另外,一些高校图书馆优渥的退休待遇对人们的任职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人在年轻的时候对这个问题不是很重视,但到了50多岁,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为这意味着你是不是有没有安逸的退休生活。但对这类后悟后觉者有个很要命的问题,退休金和服务年限直接联系,所以一辈子辛辛苦苦,如果在快60岁的时候才开始在一个新地方工作,你就需要拼命延长在这个地方的工作时间再退休。所以,这类人往往来了以后,会在很大的年纪坚持很多年。同时,因为意识到了这点,你如果在一个系统里工作多年,在接近退休年龄的时候,也是你收入最高的年代,即使你有再大的压力和困难,你也只好忍下去,以便拿到最高的退休金。这类人其实蛮多的,我认识一个副馆长,在差不多20年里,受到很多挤压,有些是很难忍受的,一般人早走了,但他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而且离开以后,根本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收入和退休待遇,结果终于修成正果。我后来遇到满面春风的他,他赢了。这类事情,以后估计会越来越少,因为即使是大学,都改变了做法,有过去传统退休金的地方几乎是凤毛麟角。

    我经历了三个馆长,第一个,因为在40多岁就在我们这里做馆长,而且夫妻收入不错,自己有很多爱好,但同时也因为和学校关系不好,影响预算的争取,所以在不到60岁,就退了。我特别喜欢这个馆长,极其低调,也不做什么,他很依赖一个鞠躬尽瘁每天早出晚归的副馆长(也是唯一的副馆长),此人是单身,就是一个一本正经的company man, 我因为当时是馆员协会负责职称评定的委员会主席,每年有些评定的细节需要和馆里协调,需要和他讨论一些双方意见不一的条款,但他很难搞,因为坚持馆方的立场,但我一直很敬重他,因为我觉得他还是很公平,同时把馆里管得很好。这馆员协会是一个全体图书馆员的协会包括馆长副馆长,协调馆里的一些大的事情,但每人都只有一票,而且主席都是一线馆员。我可能受这第一个馆长的影响比较大,觉得图书馆的事情,不必搞得太复杂,就是一个简单的结构,每个部门都很有责任的把事情做好,不要多事,在背后把事情默默做好就好了,到你很张扬要显露自己,往往就是麻烦的开始。

    可能是这个馆长的个性,反正和学校里关系一直搞不好,所以学校也对图书馆的预算抠得很紧,这对馆藏建设的影响比较大,因为当时的图书馆除了基本的人员开支(大约是总预算的55%),其他的行政开支很小,余下的40%不到是用于买资源的,而资源受通货膨胀的压力比较大,所以一旦没钱,只能在资源上抠钱,因为人员这块基本是不能动的,在困难,就是揭不开锅了,也不能解雇人。当然,这事后来有松动,但原则上还是很难。另外,如果要解雇人,都是按年资或是不是永久雇员还是临时的,但在2000年左右,学校通过了一个规定,不能长期雇佣临时工,如果用了一个人超过1000小时还需要他,就必须自动转正,所以后来极少有临时的人,都是长期合同的雇员。

    等这个馆长退休后,学校里松了一口气,雇了新的馆长(她原来也是一个类似规模馆的馆长),并且在雇他的时候答应给她4年每年100万的附加预算,这样也就比较好开展工作。这个馆长来的时候已经68岁,后来整整做了11年,我查了一下,她考这11年,退休时拿到一笔很可以的退休金,而在其他地方时不可能的。后来,在她近80岁时,学校耍了一个核弹级的条款,让她辞职了。此人精神相当充沛,其实后来还继续想找工作,你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的基因很强大。

     说到预算问题,图书馆的预算都是维持日常开支,如果要建新馆,一般是靠社会捐款和学校通过州立发债券筹款,因为维护是很大的开支,很多馆的年龄其实很长了,我的办公室是1954年的,但因为维护得很好,除了建筑风格,你是很难看出房子的年龄的。同时,因为每个学校在建筑风格上要统一,所以即使新的建筑,往往在格调上也和过去的房子靠拢,所以从外表上很难看出新旧,而内部的改动往往更多一些。由于她的背景,她做事和审美十分老派,比如她喜欢地毯,把馆员的办公室都换成墨绿的地毯,而公共空间上改得很少。这其实是小事,但在其他方面她比较守旧。尽管美国图书馆进化缓慢,但如果离开趋势太远,会给实际工作带来困扰。

    可能我需要改正一下,她其实是比较喜欢她原来习惯的思维模式,但未必不愿尝试新的东西。在她在任期间,我们推出了PDA读者驱动的采购模式,这在整个UC系统里是最早的。其实,也就是有几个一线的馆员在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些趋势,觉得我们馆如果利用起来,会提高我们资源的利用率,因为如果是过去那种以防万一的采购做法是会让我们彻底破产的,另外,我们也没有其他UC大馆包袱(比如保证馆内要有纸本以防世纪末日灾难时有存档),所以电子采购在很短时间内就到了预算的90%。这点上她是支持的。而且这点上我们的确是很有远见的,她也就随水推舟了。

    应该说,和不坏的东西不去修一样,如果人家做的是对的,你就不要多去干涉,让事情顺顺当当地做下去,这也是馆长管理水平的一种吧。但她最大的问题是太勤奋,把几个副馆压得紧,而这种压力从上到下地传到每个人,弄得大家压力很大,但同时又没有作出什么东西来。具体的结果是,当时离职到其他学校去的人多,有几个馆员去了社区学校。这社区学校是钱多事少每周36小时工作有很长的寒暑假,另外预算绝对保证,因为读社区大学的是弱势群体,而弱势群体是最牛逼的,谁也不敢动他们的奶酪。离职的空位后来多达近40个,但都没有补上。所以,留下的压力更大,我自己最后心脏病发作,一年里去了3次急诊,甚至有一次住院。 

    延伸阅读:

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主任亲历的专业化馆长治馆故事(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38307.html)。这篇文字得益于biochem老师的指导已帮助,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当前阅读效果会更好一些。微信中只好“将错就错”(因为有修改次数及修改字数限制),建议以博文版为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启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43839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